西花蓟马
缨翅目蓟马科的昆虫
西花马(学名: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又称苜蓟马,属蓟马科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年首先在夏威夷可爱岛发现,曾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自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强势种类,对不同环境和杀虫剂抗性增强,因此逐渐向外扩展。1990年后扩展至亚洲中原地区于2009年首次在北京发现,后迅速扩展到云南省贵州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等地。
形态特征
触角8节,第2节顶点简单,第3节突起或轻微扭曲。身体颜色从红黄到棕褐,腹节黄色,通常有灰色边缘。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头,胸两侧常有灰斑。眼前刚毛和眼后刚毛等长;前缘和后角刚毛发育完全,几等长。翅发育完全,边缘有灰色至黑色缨毛;在翅折叠时,可在腹中部下端形成1条黑线,翅上有2列刚毛。冬天的种群体色较深。卵长2毫米,白色,多肾形。若虫黄色,眼浅红。雄成虫体长0.9-1.1毫米;雌成虫略大1.3-1.4毫米。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西花蓟马繁殖能力很强,个体细小,极具隐匿性,一般田间防治难以有效控制。在温室内的稳定温度下,一年可连续发生12-15代,雌虫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发育,从卵到成虫只需14天;27.2℃产子最多,一只雌虫可产卵229个,在通常的宿主植物上,发育迅速,且繁殖能力极强。
危害症状
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既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据了解,该虫曾导致美国夏威夷的番茄减产50-90%。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2023年)》,西花蓟马入选害虫名录。
寄主范围
西花蓟马食性杂,目前已知宿主植物多达500余种,主要有李、桃、苹果葡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随着西花蓟马的不断扩散蔓延,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据称,依据西花蓟马的习性分析,在其分布区内,几乎所有观赏类花卉均有夹带西花蓟马的可能。对于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西花蓟马虽有喜好程度的差别,但均能生存且具有相当的繁殖能力。
传播方式
西花蓟马远距离扩散主要依靠人为因素。种苗、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的调运,尤其是切花运输及人工携带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其生存能力强,经过辗转运销到外埠后西花蓟马仍能存活。另外,该害虫与很容易随风飘散,易随衣服、运输工具等携带传播。
检疫地位
1997年,西花蓟马列入我国《潜在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单》;2003年,首次报道在北京郊区的温室内发现西花蓟马,现在云南省浙江省山东省均有西花蓟马的报道。
近种区别
与近似种威廉斯花蓟马Frankliniella williamsi(Hood)的区别是:威廉斯花蓟马的雌虫身体上的刚毛黄颜色比西花蓟马淡。
控制方法
西花蓟马由于虫体微小,具强趋触性,常生活于花、芽等隐蔽处,高繁殖性,短生活期,而且产卵于植物组织中,所以给化学防治带来很大的难度。一种药剂或一次喷药很难将其各个虫态全部或大部分杀死,多次或高浓度用药很容易使其产生抗药性。所以近年主张对该虫的控制主要采用下列综合防控的方法。
(1)加强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首要措施。
近年研究较多的是钝绥蛾,在温室仙客来上,每7天释放200-350头/米²的处理中,完全可控制其危害。释放小花蝽也有良好防效,这些天敌在缺乏食物时能取食花粉,所以效果持久。
(3)合理施药
多数文献报道西花蓟马对拟菊类、有机氮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效果差,但不同地方种群对不同药剂敏感性不同。昆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氟啶脲虱螨脲等效果较慢但持久,并可与捕食性天敌协同防治。不同地区在筛选敏感性药剂的基础上采取轮换不同杀虫脒药剂品种、减少施药次数、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可减轻化学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产生。
防治方法
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协调应用植物检疫、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
严格植物检疫措施由于目前该虫种仅在个别省(直辖市)发生为害,做好植物检疫工作至关重要。实行普查和专业检验结合的办法,禁止从疫区调运蔬菜、花卉、苗木,保护广大非疫区。蔬菜生产管理人员和广大菜农,要增强植物检疫意识,不从疫区盲目引进苗木,防止人为传播扩散。西花蓟马传人新区零星发生时,应在植物检疫部门的指导下,采取铲除宿主和封锁疫区的措施。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危害症状
寄主范围
传播方式
检疫地位
近种区别
控制方法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