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1年5月12日成立,是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教学科研实体单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人才培训的教学科研机构。现任院长为戴锐教授,党委书记为
刘兴平研究员。
学院简介
河海大学在1915年创校之初(“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即确立“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的教育旨趣。学校是全国较早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高校之一,校友张闻天是
江苏省及
南京市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河海大学1962年开办政治理论师资班,1977年招收政治理论本科生,1986年合作培养硕士生,1993年获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11年成立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4年招收博士留学生,2018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为江苏省特色本科专业。2016年、2018年获批
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学院入选江苏省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3人、讲师18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为75%。另有兼职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教师中有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获得者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1人、影响力提名人物3人,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
江苏青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扬帆”计划人才2人,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1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8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指委委员1人,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分教指委委员2人。
专业设置
学院现已成为一所拥有法学、哲学两大学科门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2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具有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能力,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2016年、2018年两度入选
江苏省示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入选江苏省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
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河海大学重点学科,已列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和河海大学“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哲学为河海大学重点培育学科,列入学校“学科实力提升”计划。在2016年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列B+等次,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并列第24名,江苏省并列第2名。由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
科学教育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分专业类排名中,我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8-2019年排第15位。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在
武书连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近三年分别列于第6、第4、第8位。
学院设有政治教育系、哲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社区与社会建设、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中国革命与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与道德、社会思潮、生态文明建设等8个研究所及舆情调查与分析实验室;另有
河海大学张闻天研究所、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河海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挂靠我院。同时学院拥有
江苏省省公民道德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社科研究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新时代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研究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参与建设1个江苏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2005至2010年期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纵向课题80项,经费327.7万元,承担横向课题4项,经费13.1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基金33项,226.6万元;厅局级课题24项,29万元;校内基金项目47项,72.1万元;社会服务项目4项,13.1万元);出版学术专著与各类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558篇(其中,CSSCI检索源期刊188篇,一流期刊6篇,一流核心扩展期刊22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摘录31篇);获得各类学术奖励28项。目前学院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近20项,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学院CSSCI论文年度发表数在80篇左右。
学院胸怀
河海大学百年名校“河润万物、海纳百川”的人文气魄,追求“专特通结合、中西马融汇”的学术理想,秉承“求真致远、
正德笃行”院训,继承杰出校友张闻天、
沈泽民等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将进一步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努力为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文化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以高水平的成果回报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研究中心
学院设有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中心,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社区与社会建设研究所、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研究所、中国革命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文化与道德研究所、社会思潮研究所、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所。此外,还有张闻天研究所、水文化研究所、社区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等4个学校挂靠研究机构。拥有
江苏省公民道德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研究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和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参与建设江苏省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成果
学院坚持“专特通结合、马中西融汇”的学术理想,学科视野开阔,在研究领域上聚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读,努力发掘、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实践价值;聚焦精神生活领域,在
意识形态、信念信仰、精神境界方面成果显著;聚焦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进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资本伦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聚焦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开拓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学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公共性等方面影响较大;聚焦“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现实,在科学技术哲学和工程伦理、生态伦理以及水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教师中43%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0%以上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近五年内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1部,出版论著35部,发表CSSCI来源刊论文400余篇,近40篇被《
新华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获第八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
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
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全国型学术研讨会15次。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人才培养与培训200余次,教师参与社会上各类学术讲座400余场。学院还积极推进水利精神培育和水生态文明发展,行业服务特色明显。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