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Gracillimus'),又名拉手笼,是被子植物门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种植在湿地、林地公园、岩石园,也可盆栽观赏。我国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等地均有分布。
多年生暖季型
草本,株高100cm,冠幅60-80cm,叶片线形直立纤细;花期9-10月,由粉红色变银白色。喜全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少有病虫害。
细叶芒的园林用途极为广泛,在园林中可与岩石配植,也可种于路旁、小径、岸边、疏林下等,极具野趣 ;在绿地上长势优良,适于植于岩石园,路旁,溪边,或植于专类花镜中。芒属(
芒草)植物以其姿态优美、形态多样、抗逆性强、分布范围广、繁殖容易等特性越来越受到园林设计者的青睐.
细叶芒多年生暖季型
草本,株高1~2m,冠幅60~80cm,叶片线形直立纤细。其顶生
复总状花序扇形,花色初为红色,秋季转为银白色,9-10月为花期,最佳观赏期是5-11月。
芒属(Miscanthus),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
茎秆粗壮,中空。叶片扁平宽大。顶生圆锥花序扇型,长15-40厘米,主轴短毛,仅在花序中部以下延伸,有10-30个分枝,由多数
总状花序延伸的主轴排列成扇型。枝条粗壮,长10-35厘米,上升或稍平展,每节有1个短茎和1个长茎
小穗,有时3或4个小穗附着在同一节轴的基部。穗轴节间长4-10毫米。小穗含一两性花,具不等长的小穗柄(短的1.5-2(-3)mm长,老的4-6mm长,常向外展开),孪生于连续的总状花序轴之各节,基盘具长于小穗的丝状柔毛;两颖近
相等,厚纸质至膜质,第一颖背腹压扁,顶端尖,边缘内折成2脊,有2~4脉;第二颖舟形,具1~3脉;外透明膜质,第一外稃内空;第二外稃具1脉,顶端2裂,微齿间伸出一扭转膝曲之芒;内稃微小;鳞波2,楔形,
雄蕊3枚,先
雌蕊而成熟;花柱2,甚短;柱头帚刷状,近
小穗中部之两侧伸出。
颖果长圆形,胚大型。
染色体小型,基数为10 。
芒属植物的一般寿命为18~20年,最长可达25年以上,一旦定植可连续生长多年。其生长迅速,生物量在3~5年可达到最大,以后基本保持稳定。定植芒属植物的最佳时期取决于种植材料。若以根茎繁殖应在3~5月份种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若以幼苗或成苗直接定植应稍晚一些(4月下旬到5月下旬),这样可以避免晚期霜害,提高成活率。
芒属植物分蘖能力强,其分蘖从初春开始,以越冬茎为母茎,由基部分蘖节处的侧芽开始第一次分蘖,随后不断产生新的分蘖,并在出现旗叶时达到分蘖高峰,一直持续到深秋或初冬叶片枯萎时才停止。在一年中,约相当于越冬总茎数三成左右的新蘖是从早春到幼穗形成期出现的。据观察,芒属植物在分蘖最盛期出现的分蘖,当年生长缓慢,越冬后成为翌年株丛的主体。
芒草在生长季大约每周出叶1片,但当割或火烧处理后,出叶速度会明显加快,叶色也更浓,光合效率显著提高。生长期累计出叶数除因种而有差异外,环境条件也会产生显著影响,一般随着海拔增高,累计出叶数减少。随着季节的进展,芒草的叶一般从下叶位依次向上枯萎,这些枯叶当年不脱落。
干旱胁迫对细叶芒苗期
植物学特征影响显著,株高、绿叶面积、分蘖、总生物量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根冠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细叶芒苗期对干旱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Pn、Gs、Ci浓度、Tr均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升高,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Chl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说明细叶芒苗期在干旱土地上能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其耐旱性。MDA含量、SOD活性、Pro含量能客观反映植株在干旱胁迫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大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细叶芒苗期能迅速积累SOD和Pro来抵御干旱逆境,维持植株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