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杂双七
禾本科稻属植物
培杂双七属感温型中迟熟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早季全生育期127~130天,晚季全生育期110~112天,比汕优63早熟5—6天;株高:早季101厘米,晚季96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生长前期早生快发,中后期株叶挺直,集散适中,转色好,耐寒性强,亩有效穗17~20万,成穗率高,每穗粒数150~185粒,结实率86.8%,千粒重19克。米质达广东省优质米特二级标准,糙米率82.0%,精米率75.9%,整精米率74.9%,碱消值6.3级,胶稠度64毫米,蛋白质含量11.0%,这六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粒长5.7毫米、长宽比2.9、垩白度2.0%、透明度2%、直链淀粉含量24.3%,五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抗性:在广东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细条病,不抗稻曲病和核盘菌
正文
基本信息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23
品种名称:培杂双七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孖七占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表现
1996年广东省晚季区试平均亩产38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8.22%,1997年复试平均亩产423.8公斤,比汕优63减
0.59%;1998—1999年参加广西区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68.3公斤和445.4公斤,比对照汕优桂99分别增产10.97%和11.5%。
栽培与制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子消毒与打破休眠: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如种子是收获不久的新种,应用强氯精浸种和打破种子休眠,使出苗整齐一致;
2、施足基肥,稀播培育壮秧;
3、适时抛插,适当密植:早季秧龄以30天左右为宜,晚季应不超过20天,抛秧晚季12天左右。一般插植规格以20×16.7厘米为宜,亩插2万穴,每穴插双株,争取亩有效穗达19~20万左右;
4、肥水管理:本田以农家肥为主,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后期巧施穗粒肥,重施磷钾肥;采用薄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分蘖,够苗后及时排水晒田,中期湿润灌溉,浅水养花,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切忌断水过早,影响基部结实;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要注意防治稻曲病和黑粉病。
制种技术要点
1、安全抽穗期的选择:充分考虑制种基地的气候特点,确保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日平均温度不低于25℃。
2、确保不少于25天的时间隔离或不少于300米空间隔离,并做好田间除杂工作,收获过程严防机械混杂;
3、第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第二期推后5天,主攻父本,增大父本花粉量;
4、后期注意防治黑粉病。
专家建议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感温型中迟熟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广东省作早造全生育期127~130天。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米质优良,适宜在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区作双季稻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照片说明
培杂双七在广东省高要区蚬岗镇大面积示范现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基本信息
产量表现
栽培与制种
栽培技术要点
制种技术要点
专家建议
照片说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