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阿诺德
英国诗人、评论家
英国诗人、评论家。拉格比公学校长、托马斯·阿诺德之子。曾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1857~1867)。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其诗歌和评论对时弊很敏感,并能做出理性的评判。代表作有《评论一集》、《评论二集》、《文化与无政府主义》、诗歌《郡莱布和罗斯托》、《吉卜赛学者》、《色希斯》和《多佛滩》等。
教育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年--1888年)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出身于教师家庭,其父托马斯·阿诺德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有名的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的校长。1841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844年毕业,1847-1851年为兰斯当公爵的私人秘书。从1851年开始被公爵委任为为学校视导,直至1886年。1859年加入纽卡斯尔委员会,调查英格兰普通教育状况。1865年受唐顿委员会指派,就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高等教育提出报告。1885年奉命考察德国瑞士荷兰法国的自由教育,以及教师地位、培训及待遇等,其考察报告对国家制定教育法规、政策有一定影响。任学校视导期间,提出许多改进教育的建议,多为当局采纳。强调阅读文学著作的重要性及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认为语法具有心智训练价值。要求教师向学生敞开胸怀,鼓励青年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于文学,并自修伦敦大学的课程。与其父一样不重视科学教育,亦不注重教育理论的科学基础而注重实效。在英国教育史上,阿诺德父子均有重要影响。著有《报告集》(1909),出版后即被指定为教师候选人的必读书。
诗歌
他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长达十年。诗歌灵感得之于古希腊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威廉·华兹华斯,写过大量文学,教育,社会问题的随笔,猛烈抨击英国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地方主义,庸俗风气,功利主义,成为当时知识界的批评之声,影响了托·斯·艾略特,利维斯等一代文人。1849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迷途浪子》(The Strayed Reveller)。他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进行文学创作,但即便是业余之作却已使他得以身于维多利亚时代主要作家的行列。在中国较为流传的散文为《英国民族的精神》。阿诺德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1850年代,1860年后主要从事散文写作,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社会评论作品。阿诺德的诗作主要收集在《诗集》(Poems, 1853)、《诗歌二集》(Poems: Second Series, 1855)和《新诗集》(New Poems, 1867)中。其批评论著有《评论集》(Essay in Criticism, 1865)、《文化与无政府》(Culture and Anarchy, 1869)《文学与教条》(Literature and Dogma,1873)《评论荷马史诗译本》和《评论集》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教育
诗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