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
文水县刘胡兰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刘胡兰纪念馆向北进入刘胡兰村,由十字路口向西走30米,便到了刘胡兰烈士的故居。这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农家四合小院,正房3间,东西房各3间,南面是敞口平房,供存放劳动工具用。在这所普通小院里,西房是刘胡兰出生并居住过的地方,在这里,刘胡兰学会了“毛主席、共产党、打
日本”等字;在这里,刘胡兰曾彻底夜不眠地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文化知识;也是在这里,刘胡兰曾夜以继日地为前线的将士纺线、做军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刘胡兰烈士,党和政府将该院列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并授匾“胡兰之家”,于国庆10周年,即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
刘胡兰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
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
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艺术形象,实际在烈士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入党,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
太谷区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
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情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继母所生。她牺牲时,二妹
刘爱兰在场目睹, 1948年底
参军被分配到
战斗剧社,在《刘胡兰》中扮演姐姐。
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
刘胡兰村”。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
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
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
当时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
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
王朝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
不过,有一段时间,刘胡兰的继母遇到严重的政治麻烦。究竟是谁出卖了刘胡兰,这个疑团长期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怀疑,为此还遭到过批斗。刘胡兰的父亲
刘景谦敦厚老实,对此却无法沉默。他和女儿
刘芳兰一同赶到北京,找党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最后反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
事实真相直到1963年才查清:叛徒是
刘胡兰村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故怀恨在心。一俟
晋绥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7人全部出卖。石五则于1963年2月14日被政府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