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唯物论
原子唯物论
原子唯物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学说,由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立。该学说主张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存在于虚空之中。此外,原子唯物论还尝试用原子来解释灵魂和人的认知过程。
学说起源
原子唯物论的创始人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受到阿拉克萨哥拉种子说的影响,提出了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的理论。留基波来自米利都,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深受巴门尼德埃利亚的芝诺的影响。德谟克利特则是在留基波的指导下,成为原子唯物论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原子概念
原子唯物论学者认为,原子是无限多的、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具有“充实性”的根本属性,即不存在空隙和可穿透性。原子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形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虚空虽然被称为“非存在”,但也被认为是实在的,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和条件。原子自身的运动能力使得它们在虚空中相互碰撞,最终形成了整个世界及其变化。
后续发展
伊壁鸠鲁在古希腊晚期发展了原子唯物论,提出了原子具有重量的概念,并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解释事物的偶然性卢克莱修在其著作《物性论》中详细阐述了原子唯物论,强调物质的永恒存在和多样性的统一基础。
观点结论
原子唯物论将原子视为世界的主体,认为原子是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存在。原子的自主性导致了自治,因为在原子之外的空间中,没有其他实体能够支配原子。原子的自由状态也被德谟克利特用来支持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现代企业实体论被视为一种原子论,同样强调企业的自主、自治和自由。
目录
概述
学说起源
原子概念
后续发展
观点结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