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论(英语:Atomism)是由古希腊哲学家
留基伯(Lewkippos)开创、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确立的哲学,是关于物质的间断性、离散性结构的哲学学说,是自米利都学派创始以来经历200年的发展的希腊各派哲学学说的大综合,也是古代
自然哲学的高峰和它的终结。
和
主张原子和虚空是
宇宙的本原。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空间和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毁灭。德谟克利特提出灵魂是亦是原子,其与肉体原子结合可构成生命。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的原子论哲学,其思想价值和理论贡献就在于,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之大成,系统化和体系化地建立起了古希腊哲学史乃至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和科学的物质结构假说。原子论哲学对
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的演进,对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历史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原子论解开了爱利亚学派辩论的症结,从而完成了伊奥尼亚唯物论
一元论。经过
德谟克利特运用启发和影响了
亚里士多德建立自己的自然哲学,而后由
伊壁鸠鲁和
卢克莱修传承,一直在希腊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代西方哲学中,原子论成为机械唯物论的理论基石。
托马斯·霍布斯把
伽利略·伽利莱的
动力学说和原子学说相结合,发展出机械唯物论的哲学。原子论对近代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和基础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17世纪的
罗伯特·波义耳采纳原子论,提出了新的“
化学元素”概念。这一思想被18世纪
法国的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所接受和发展,奠定了近代实验化学的基础。19世纪的
约翰·道尔顿以精确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系统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假说经过了2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理论,显示了它的科学价值。
词源与定义
词源
原子的英文为atom,来自希腊文ατομος。ατομος是由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α加上τομος(分开)构成的,意思是“不能分裂”的东西,原子不是近代科学上的一个数学点或一个力的中心,它不是在数学上不可分,而是在物理上不可分的,即在中间没有的空间。一切原子都在性质上相同。它们既不是土、气、火或水,也不是特殊的胚种。它们只是极小而结实的物质单元,在形状、大小、以及重量、排列和位置上彼此有所不同。它们是非衍生、不可毁灭和不变的。
原子论(atomism)是用固定不变的粒子或单元组成的集合体的观点来解释各种复杂现象的学说。原子论在自然科学中的运用取得了的成功,它借助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的差异和它们的位形来解释整体的可观测性质。原子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哲学时期和科学时期。在哲学原子论时期,人们注意具体现象的普遍性,探求根据怎样的一般线素才能使这些普遍性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古代影响深远的原子论是古希腊时代的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定义
原子论(atomism)是关于物质的间断性、离散性结构的哲学学说。在古希腊,以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的原子论,是自米利都学派创始以来经历200年的发展的各派哲学学说的大综合,也是古代
自然哲学的高峰和它的终结。
(Leukippos)和
(Demokritos)主张原子和虚空是
宇宙的本原。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空间和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毁灭。
德谟克利特坚持唯物论,论述灵魂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像,并且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形式问题。继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之后,德谟克利特提出影像说这种朴素的反映论,初步展开了对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研究。他认为各种感觉都产生自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视觉是眼睛和对象各自发出的原子射流,以空气为中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像。推而广之,各种感官得到的关于物体的印象都是影像,它是全部认识的来源。
这种
唯物主义原子论思想,由
伊壁鸠鲁和
卢克莱修加以进一步发展。直到17世纪
意大利的
伽利略·伽利莱仍然认为原子论是和他的经验研究一致的。后
法国皮埃尔·伽桑狄复活了这种原子论,并影响到
英国道尔顿(
约翰·道尔顿)制定科学的原子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成果才揭示出原子是由其他更基本的粒子构成的。
诞生背景
社会背景
原子论提出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此时是雅典内部极盛的时期,即
伯里克利。伯里克利击败贵族派政治家西蒙,从公元前461年至前429年执掌政权32年,使
雅典成为全
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是希腊古典文明达于鼎盛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推行民主政治革新:公民大会真正成为最高权力机机构,所有公民都可以直接参政,参加投票、选举和参与决策。他采取的许多举措发展了文化,这是希腊古典哲学与文化繁荣的直接条件。他将国家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城市建筑和文化设施。民主政治提供了较大的科学文化自由,希腊知识精英汇集雅典,各路智者和各派哲学家、众多文学艺术大师贡献才智,竞献精品。在这一时期,
希腊古典哲学以希腊本土为中心走向鼎盛,希腊古典文化从哲学、科学、人文社会知识到文学艺术达到整体性的繁荣。
公元前431一前404年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激化了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各种内在矛盾,驱使它在以后半个多世纪因两极分化和不断的党派斗争、城邦之间的战争而衰落。
雅典经过短暂的寡头政制和三十主政制后,虽然恢复了民主政制形式,但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基础。但战争后的精神文化演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元前4世纪
希腊古典文化仍在发展,科学知识增长并进向系统化超过了战前,而希腊古典哲学达于体系化的鼎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思想背景
人类最初的文明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而具有思辨性和精神性的哲学最早产生于希腊。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最早起源于有“惊异”和“闲暇”两个基本要素。“惊异”就是一种好奇,好奇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就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去求知。“闲暇”是指人有空闲去思考、探索和想象,去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建立哲学这样一门超越实用目的、只为求知的纯粹自由学术,既是人的自由本性使然,同时也受人的求知欲望所驱使。而古希腊社会为哲学家和思想家充分提供了这些的条件。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自然现象背后有某种支配和决定着它们的不变不动、不生不灭,具有永恒统一性的抽象本质和抽象原则,而这种抽象本质和原则就是所谓的“本原”。因此,古希腊哲学家们从进行哲学思维活动的一开始,就是要追求和探寻有关本原的问题。而针对本原问题的回答,在早期希腊哲学中,分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向。一条是
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向,而另一条则是
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向。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向是指哲学家把存在于自然世界中的某种自然物质抽取出来作为世界的本原来解释世界。
早期希腊哲学以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前546)为开端,他也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本原”或始基的哲学概念,并且第一个作出了有关本原问题的解答,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恩培多克勒(Empedeocles)是古
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多种自然元素作为世界本原的哲学家,他在综合早期希腊
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根说”。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一共有四个,即水、火、土、气四种。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后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至公元前4世纪初达到一个思想高峰,那就是由
留基伯开创、德谟克利特确立的原子论哲学。原子论实现了对早期希腊各派自然哲学的一次大综合。它既是早期
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也是希腊古典哲学时代的开始。
发展流变
希腊时期
留基伯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原子和虚空这对基本的本原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生灭成毁现象。他还初步论述了原子漩涡运动的宇宙论,并借以说明一些
天体现象。大体上说,他已经提出了原子论哲学的基本要点,而原子论的系统理论是德谟克利特完成的,其中某些内容是他们师生共同持有,而主要由德谟克利特充实、发展的。至于涉及认识与逻辑思想,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与审美等人文与社会知识的内容,是
德谟克利特在他所处时期的研究成就。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都研究过爱利亚学派,论述了
巴门尼德和
埃利亚的芝诺关于“一”的学说,原子论学说的出发点正是要解开爱利亚学派不能解开的“一”和“多”、静止和运动、本质和现象相互割裂的问题。原子论哲学继承和发展了伊奥尼亚
自然哲学传统,吸收、改造了南
意大利传统的哲学思想,循着元素说和种子论的道路,更深入地研究物质内部的粒子结构本原,从而提出更抽象、更有普遍意义也更科学的原子论假说。由
留基伯开创、德谟克利特完成的原子论哲学,可以说是对以前各派学说的综合与升华,登上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顶峰,也是它的终结。
公元前4世纪,德谟克利特的亲授弟子开俄斯岛的涅素斯(NessusofChios)主要关注社会文化问题,研究了荷马史诗的韵律及词源学问题。他的另一个弟子开俄斯岛的梅特罗多洛(MetrodorusofChios)撰写了《
论自然》,阐发他老师的关于原子和空以及
宇宙演化的学说。他强调人只能感知变易无常的现象,否定知识的可能性,有怀疑论倾向。他声称:“我否定我们知悉自己是否了解某一事物;我否定我们知悉有知或无知是否存在;总之,我们不知道任何事物存在或不存在。”发展到他的学生阿布德拉的阿那克萨库(AnaxarchusofAbder),更趋向怀疑论,他将实在看成是一个色彩变幻、难以认知的万花筒。阿那克萨库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顾问,较多地关注社会伦理研究。他的学生皮罗是希腊化时期怀疑论哲学的创立人。皮罗的学生提奥斯的
纳乌西法奈尼斯(NausiphanesofTeos)的学说,时而追随
德谟克利特,主张科学家应当尊重事实的知识,时而又响应皮罗的怀疑论。
希腊化、罗马时期
希腊化时代的
伊壁鸠鲁和
卢克莱修真正继承与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使他成为原子论哲学的弘扬者。卢克莱修的著作《
物性论》系统阐发并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原子论学说。在晚期
希腊和罗马哲学中,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阐扬、发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灵魂说、
无神论和伦理思想的代表。
罗马时期的
唯物主义者斐德罗(Phaedrus)与菲罗德谟(Philodemos)阐述原子论,反对宗教
迷信,对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古代原子论在罗马的传播产生了影响。菲洛德谟撰写了有关宗教问題、
逻辑学、演讲术、
经济学和哲学史等方面的著作。他在其逻辑学著作中发展了归纳法和
经验主义认知论。菲洛德谟指出了如何根据对观察到的事实的研究构成科学观念,对我们不能知觉到的有关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原因作出科学的假设和预言。菲洛德谟的归纳逻辑的目的是反对斯多葛派的独断的逻辑和怀疑派的
不可知论。
16-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原子论哲学复苏,成为冲击
经院哲学的
亚里士多德主义和
天主教神学的思潮。科学殉道者
布鲁诺·鲍威尔崇敬
德谟克利特,从他的学说中吸取思想。在
法国,16世纪末的法官博亭(JeanBodin)和希尔(NicolausHill)撰写过论述原子论思想的专著,以反对被经院哲学僵化了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伽利略·伽利莱从物理学角度重新论述原子论,他在科学观察和实验中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并且开始将古代原子论引上经受物理学验证的轨道。近代
西方哲学中,原子论成为奠立机械唯物论的一块基石,成为思想家反对宗教
神学和唯心论的武器。
托马斯·霍布斯把伽利略的
动力学说和原子学说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机械唯物论的哲学。
皮埃尔·伽桑狄(PierreGassendi)阐发了古代原子论的科学精神,大力批判
经院哲学和当时的“
形而上学”。他认为
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运动则是原子固有的本性。世界万物的产生是原子按一定次序相互结合的结果,而万物的消亡则是原子相互分离的结果。牛顿(
艾萨克·牛顿)实现了物理学上的综合。他的存在于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中的宇宙体系,是由坚实不可分割的物质原子按照严格的力学规律构成的;他的严蓮论述使原子论获得科学上的正宗地位,也增强了它的哲学影响。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原子论通过
皮埃尔·伽桑狄和牛顿的宣扬进入18世纪,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
伏尔泰(Voltaire)在《
哲学辞典》中用原子和虚空给物质下定义,他继承
约翰·洛克和牛顿的思想,主张
自然神论。承认上帝是最初的推动者,但又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是客观存在,他把上帝理解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
几何学家”,是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
德尼·狄德罗认为万物由“元素”组成,元素不仅在性质上是多样的,而且在数量上无限的,故能组成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人和动物是诸元素的组合,上帝是不存在的,如果要有上帝,那么这个上帝也是由诸元素组合的。
霍尔巴赫的自然体系是由物质“分子”构成,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和运动的产物。物质具有广延性、可分性、不可入性、形象性、运动性,是永恒的。自然界的整体是一个大机器,由许多粒子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人脑的属性。古代原子论的科学理性,在
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发挥,以此削弱了宗教
神学的作用。
19-20世纪
19世纪的
约翰·道尔顿以精确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系统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他根据
原子理论来解释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各种规律,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推进到了定量的阶段。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按照原子量的顺序,科学地揭示了原子所构成的元素家族的谱系。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假说经过了2300多年,发展成为一种确凿验证的科学理论,显示了它的科学价值。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从
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原子自身结构的模型,到
高能加速器击碎了“坚实、不可分割”的原子,人类正在不断深入地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验证原子并不是物质结构的最基本的粒子。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结构深层次的认识,对宏观
宇宙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代和近代的原子论。但德谟克利特所涉及的一些
自然哲学意义上的问题,可至今仍由科学家在探讨,从而拓展了科学前进的道路。例如,早期希腊哲学争论的有关自然本原、物质结构和宇宙论的一些问题,对物质微粒可否进行无限分割,在各种
基本粒子里能否更深层次地找到最基本的共同的“基质〞、求得“一”与“多”的统一,当代物理学家在量子物理学与
天体物理学领域内仍在讨论;他们对“规范场〞、“夸克禁闭”、“
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的时空”等等的探索,仍然含有古老的自然哲学意义。
主要思想
宇宙的本原与生成
本原:原子和虚空
留基伯(Leukippos)和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主张原子和虚空是宇宙的本原。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空间和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毁灭。
原子论者认为不可分割的原子具有三个特质:(1)极其微小、不可见、不可感知、内部绝对充实而无任何空隙,是坚不可入、不可分割的
基本粒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微粒和最后单位。(2)原子数量无限、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次序、位置的差别,原子构成事物如同字母构成单词。(3)原子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原子具有能动性,原子是自动的,并且永恒运动。原子在虚空中做
直线运动。原子在虚空中结合和分离造成自然事物的生成与毁灭。原子论者亦将虚空看作
宇宙本原,虚空除为原子运动提供场所外,其造就的原子间的空隙使得各原子间进行吸引与排斥,从而产生相互结合与分离的运动,最终造成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毁灭。
生成:原子漩涡运动
德谟克利特对宇宙总体提出原子漩涡运动的必然性,阐述了世界生成和宇宙演化的。即各种形状、无限数目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互相作用,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在彼此冲撞中同类相聚,并造成轻重有别的不同运动方向。轻原子则飞向漩涡的外层,重原子趋向运动中心。原子因运动的合力,结合成最初的一团球形,它像一层壳,逐渐厚固,就形成处于漩涡中心的大地。抛向外层的物体也不断有自由原子和新的物体附着上去,分别形成一团团紧密的物体。它们最初是潮湿泥泞的,后来逐渐干了。它们的基质构成同大地一样,都是原子的结合物,只是它们处在漩涡外层,运动速度快,所以燃烧而明亮发光。月亮、
太阳和各种星辰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各自运行的轨道同漩涡中心—大地的距离不等,因而速度也不等。我们人类所处的这个世界体系,就是这种井然有序的原子运动的大漩涡之一,是原子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
原子的漩涡运动遵循两条具有必然性的物理法则。第一条是同类相聚。即是同类原子或具有同一性质的事物本身彼此发生趋同的物理作用第二条是原子及其结合物在漩涡运动中造成轻重有别的运动方向。即原子的轻重和原子的形状大小紧密关联。形状小的原子从中心向外圈边线运动,就是轻的;形状大的原子从外圈向中心运动,就是重的。大小不同的原子在漩涡运动中形成了不同的运动方向。在漩涡运动中造成的轻重区别,不仅取决于原子的大小,也取决于原子与原子间包含虚空的多少。
灵魂原子和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坚持唯物论,论述灵魂是原子,人的感知是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像,并且局部涉及研究理性思维形式问题。他在原子论基础上,统一了身体与灵魂、灵魂与努斯、感知与理性。身体和灵魂的本原是同一的,都是原子,但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原子。他认为灵魂原子到处存在,强调灵魂的原子很精细,最能动,可以无孔不入;游离的灵魂原子须和肉体相结合,才能构成生命。人体生命就是身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组合体。生命体通过呼吸不断对灵魂原子吐故纳新。死亡是灵魂原子同身体分离,主张人们不应害怕死亡,不必因宗教
迷信所渲染的死后的惩罚而感到恐惧。
德谟克利特论述了灵魂和身体统一于原子,否定了灵魂不朽说,这样就为发展朴素反映论的认识论思想提供了生理基础。他认为灵魂具有感觉和理智这两种功能: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具有感觉的功能,而灵魂中有一个特殊部分努斯,是思想的器官。他主张一切认识都发源于外界物体对身体的作用,刺激了身体中的灵魂原子。
影像说(doctrineofimage)亦称“流射影像说”。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在
恩培多克勒(Empedeocles)的流射说基础上提出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都产生自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视觉是眼睛和对象各自发出的原子射流,以空气为中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像。推而广之,各种感官得到的关于物体的印象都是影像,它是全部认识的来源。坚持感觉和思想都是由影像造成的,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而感觉是物体的映象。在肯定客观对象对主观认识的决定性的前提下还重视研究认识中的主体因素。进一步认为事物的影像同事物的本原是相通的、相互有联系的,色、香、味、热等约定俗成的感觉的性质同原子形状大小有内在联系。德谟克里特指出感觉和理智并不是截然割裂的,感觉给理智提影像原料;而理智能纠正错误的感觉,透过现象洞悉原子和虚空的内在真理;理智优于感觉但又离不开感觉,它必须以感觉为基础。
代表人物
留基波
留基波(Leukippos)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
唯物主义创始人之一。关于他的可靠的传记材料都已失传,因此对是否确有其人,在
西方哲学史上形成所谓“留基伯问题”。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留基波出生于爱利亚,有人说他出生于阿布德拉,也有人说他出生于米利都。他是
埃利亚的芝诺的学生。他的生卒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既然是芝诺的学生,那么他一定比
巴门尼德要年轻,而作为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他又必定年长于
公元前460年左右出生的德谟克利特”。
留基伯主要著作有《大
宇宙系统》《论心灵》,均已佚失,仅留下一则残篇。留基波认为事物的全体是无限的,全体的一部分是原子,一部分是虚空。原子和虛空是万物的本原。提出原子运动的宇宙生成论。认为原子在虚空中作漩涡运动,轻的原子就像过筛似地被抛向外面的虛空,当这些原子体积增大而运动时就产生各种星体。他还最早提出了必然性概念,认为天体运动就是按照一定的必然性的。
留基波提出的原子论哲学是伊奥尼亚唯物论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革新。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
唯物主义奠基人。受伊奥尼亚学派
自然哲学的影响,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代表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顶峰。他约在公元前460年出生于色雷斯沿岸的阿布德拉商业城,他本人经商并且富有,曾周游各地。他是留基波的学生,阐述和发挥了留基波的原子论学说,于公元前370年逝于阿布德拉。
德谟克利特写了大量著作,涉及几乎所有各门知识,但无一著作保存下来。只存有260余条真伪有争议的道德格言。他提出崭新的自然模型,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處空,即存在和非存在。他把“一”和“多”“变”和“不变”“连续性”和”间断性”、自然的本原和现象,在物质的
原子结构说上统一起来,从而比较严密地建立起一个
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体系,形成同
柏拉图理念论对立的哲学学说。
德谟克利特一生经历奴隶主民主制由盛到衰而科学精神一直勃兴的时代,热诚拥护奴隶主民主制,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
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其哲学思想对以后的唯物主义、
无神论有深远影响。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kouros)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或花园学派)的奠基人,被誉为“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
公元前341年出生在萨摩斯岛,父母是
雅典平民。伊壁鸠鲁住在加葛特镇,在雅典殖民萨摩斯后,迁往萨摩斯。伊壁鸠鲁早年曾听过
德谟克利特派的瑙昔芬尼的讲课,熟悉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成年后从雅典到了克洛封,在那里独自研习哲学十二年。公元前310年在米底勒尼建了一所学校,后迁往拉姆萨卡斯,最后于公元前306年在雅典定居,把学校设在自家花园,称伊壁鸠鲁花园,成为古
希腊晚期哲学中一个有很大影响的学派。其于公元前270年逝世。
他在学校讲学和著述,写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有《
论自然》《准则学》《论人生》以及用问答体写成44个命题的《主要学说》等,但全都失传,只有极少残篇留传下来。另有三封书信,其中两封被确认为
伊壁鸠鲁本人所写,是仅有的保存至今的完整资料。其哲学包括物理学(关于存在的学说)、准则学(关于认识及其标准的、
伦理学(关于幸福的学说)。认为达到幸福是人生的目的,而物理学和淮则学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在物理学上,反对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以及其他超自然的本原。和德谟克里特一样,认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万物是可灭的,原子是不灭的,虛空是原子得以运动的必需场所。他的原子偏高说贯穿其整个体系并占有重要地位,是为其物理学、快乐主义的伦理学和
无神论作论证的。在准则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认为准则学的目的是寻找真正认识真理的标淮。把感觉-知觉看作是人类共有的,认为它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在
伦理学上,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和快乐是同义的。
伊壁鸠鲁(Epikouros)继承和发展了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唯物主义,在古希腊晚期哲学步入衰落的历史环境中成为唯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出生于1642年,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自然哲学家。1665年毕业于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9年任数学讲座教授。曾两度代表
剑桥大学入选议会。1703年获选皇家学院主席。于公元1727年逝世。
牛顿主要著作有《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光学》(1704)、《自然哲学论文和书信集》(1958)、《牛顿未发表科学论文集》(1962)、《牛顿书信集》(前3卷,1956-1961)。
在哲学上
艾萨克·牛顿认为
自然哲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运动现象发现自然的力即描述性的机械规律,并据此论证其他现象。牛顿实现了物理学上的综合。他的存在于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中的
宇宙体系,是由坚实不可分割的物质原子按照严格的力学规律构成的;他的严谨论述使古希腊原子论获得科学上的正宗地位,也增强了它的哲学影响。
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将牛顿和古代创建原子论的伟人相提并论,说牛顿“象古代
德谟克利特一样,他真可算是人类中杰出的天才”
道尔顿
道尔顿(J·Dalton)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66年9月6日出生于
北英格兰的昆布兰,父亲是贫苦农民兼
手工业者,家庭经济一般。道尔顿早年在教友会的学校学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12岁时因经济原因终止学业,开始了教师生涯,负责低年级的教学。1787年10月,道尔顿前往
曼彻斯特讲授
自然哲学,这门学科后来发展成科学哲学。1817年道尔顿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会长。6年之后,他辞职去讲师职务,开始专注于实验研究。于1844年逝世。
约翰·道尔顿从古希腊原子论中得到启发,提出了科学原子论。他根据
原子理论来解释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各种规律,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推进到了定量的阶段。1808年道尔顿在其著作《化学哲学新体系》中阐明了这一学说。道尔顿把原子的模糊概念变为科学的原子理论,在科学上、哲学史上均具有重大意义,为整个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关联学派
埃利亚学派
埃利亚学派(EleaticSchool)古希腊哲学学派。形成于前6世纪一前5世纪
亚平宁半岛南部古希腊殖民城邦埃利亚。标志着早期
希腊哲学由米利都学派和
赫拉克利特以研究
自然哲学为主,转向以存在或本质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该学派前后100年左右经历了三代。第一代
色诺芬尼为这个学派作了理论准备,以“神”的形式表述了不动的、无生灭的“一”,但并不否认变和多。第二代
巴门尼德是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以哲学范畴“存在"代替了色诺芬尼的“神”,认为“存在”是不动的“一”,把“多”和”运动”从真理世界中排除出去。以存在和非存在、思想和感觉、真理和意见三对范畴为中心,用逻辑论证的方法,系统地闸述了存在的学说,确立了埃利亚学派的体系,并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信徒,从而正式形成学派。但是其学说受到当时持常识观点的普通人以及其他哲学学派的反驳。以
埃利亚的芝诺和
麦里梭为代表的第三代,用纯粹的逻辑论证进一步论证了
本体论的基本思想。芝诺运用四个悖论揭示,在“多”和“动”的概念中包含了有限和无限、间断性和非间断性等矛盾,以此表明,要是承认“多”和“运动”,那么所碰到的困难要比承认”一”和“静止"要大得多。这些论证促进了后世
逻辑学说和辦证法的发展。稍后于芝诺的麦里梭在新的形势下修正和补充了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由于他们最终不能超越自己提出的“存在”和“非存在”这对最一般的哲学范畴,因此这个学派也就逐渐自行趋于消亡。
埃利亚学派是人类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进展到最高抽象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
西方哲学的发展中有深远的影响,此后西方哲学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与这个学派提出的
本体论有关。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School)亦名“花园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由
伊壁鸠鲁创立于
雅典。一直存在到4世纪,前后持续达700年之久。
伊壁鸠鲁学派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1)早期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于前307年在雅典创立学派,广收门徒,制定并传播其学说。学生来自欧、亚、非三洲。学生们普遍认为他的学说充满真理,对现实生活有直接的吸引力,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准则,以致以后很少有变动和发展,代表人物有拉姆萨库斯的梅特罗多洛、数学家波吕埃努斯(Polyaenus)、狄奥尼修斯(Dionysios)、巴西莱伊得斯(Basileides)等。
伊壁鸠鲁早期受到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哲学的影响,采用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但伊壁鸠鲁却不以为是自然律在支配着原子的运动。对他而言,万物的产生并无目的和计划,只是原子的碰撞、反弹和彼此交织的结果。
宇宙是永恒无限的。
(2)中期伊壁鸠鲁学派。于前150年左右由阿玛菲纽斯(Amafinus或Amafanius)在罗马确立,他用拉丁文撰写有关伊壁鸠鲁学说的著作,从而为在罗马拉丁语世界传播其学说开拓了道路。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波罗多鲁(Apollodoros),别名“著作宏富的人”或“花园的巨擘”撰有著作400多种;腓尼基西顿的
埃利亚的芝诺(ZenonofSidon,生于前150年左右),攻击
苏格拉底是“阿提卡的小丑”,强调文章逻辑的严密和风格的华美,其著作成为他的学生菲洛得谟的主要基础;伊壁鸠鲁学派的费德罗,在
雅典于前70年左右任该学派校长。他们主要是通过
马库斯·西塞罗的著作而为后世所知。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
卢克莱修,他确认伊壁鳩鲁的学说和高贵的灵观是一致的。
(3)晚期伊壁鸠鲁学派,又称
罗马帝国时期伊壁鸠鲁学派。其间的著名代表是俄诺安达的
第欧根尼(DiogeneofOenoanda),约于2世纪发表有关
伊壁鸠鲁的著作,并将其镌刻在该地城门的入口处。进入1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政治斗争的加剧,各种哲学学派遣到罗马皇帝多米香(
图密善)的取缔,直到马可•奥勒留时,伊壁鸠鲁学派和
斯多葛主义、
柏拉图学派、道遥学派一起又得到广泛传播,一直存在到4世纪。这时的伊壁鸠鲁主义,一方面成为统治阶级进行享乐的辩护词;另方面,增加了悲观厌世的内容。因而它的位置被新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新柏拉图学派所取代,整个学派的活动基本上告一段落。但
伊壁鸠鲁的思想继续影响到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优秀思想家,如
法国皮埃尔·伽桑狄、
让-雅克·卢梭、
伏尔泰等。
古印度哲学的原子论
古印度哲学中提出的原子论,认为原子不可分、无始无终、无限、永恒,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的属性,原子的结合常由两个不同性质或对立的原子构成,又由更多的以至无限的不同原子构成大的复合体,并以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分解和聚合来说明物理世界的变化。认为原子的初始状态是静止的,原子的运动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引起的。物理世界由原子(极微)积聚而成,它是最高的物质因素,它是永恒不变的;诸原子各有自身特征,互不相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实在;诸原子间的关系是一种机械的并列关系,其结合形式是无限多样的,从而形成物质世界的多种形态;原子相互结合的运动来源手“不可见力的规律”。
印度哲学中对原子论作过论述的主要有六个派别,分别是“非正统派 ”的
顺世论、
耆那教和佛教与“正统派”的数论、胜论、正理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印度古典胜论的原子论。其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承认客观物质世界是由不同性质的原子(paramanu极微)组成。所谓原子就是实体被分割成最小的单位,它永恒不变,但它们所构成的一切现象都是可变的、暂时的。其次,原子两两成双成对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各种现象。第三、原子呈现出来的基本形态有地、水、火、光、风,且它们各自具有不同性质。第四、原子在“不可见力规律”(adasta)的支配下运动、结合。
德谟克利特和古典胜论的原子论在
宇宙本原问题上都持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原子是物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是永恒的,原子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而由原子所结合而成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可变的、暂时的。二者的差异在于,德谟克利特坚持
一元论,认为原子虽然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所有的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且原子的运动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所引起的冲撞。而古典胜论表现出多元多质的特点,认为原子的基本形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原子的运动是由一种“不可见的规律”所导致的,认为这种“不可见力”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自然力量,因此它最终倒向了宗教神学。
中国古代的原子论
古
希腊原子论产生的同时,中国战国时代
儒家的
孔伋所著的《
中庸》提出“妇夫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小到“莫能破”的物体与
德谟克利特说的“不可分”的原子一致,因而意味着原子观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战国时代哲学家
惠子也说过:“至大无外,谓之
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如果把“大一”理解为
宇宙,则“小一”可理解为原子,因为它是最小的物体,并且没有内部组成。
《墨经》中的原子论思想与古希腊的原子论相比,记载的篇幅较少,说法与数学和光学方面的内容混淆在一起,有利有弊,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物质组成理论。关于《墨经》中所谈论的“端”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界看法分歧。这些看法可大致分为三种,一种认为“端”是数学点,而不是原子。第二种认为“端”既是数学点又是原子。第三种认为《墨经》中已经有了原子论或“朴素的原子论”。通过分析《墨经》中的端说,能得出《墨经》中的端说有了原子概念,但尚不具备原子论的起码条件,也不能说明
宇宙万象,因而尚来形成原子论。
相关著作
留基波、德谟克利特的著作
留基波主要著作有《大宇宙系统》《论心灵》,但均已佚失,仅留下一则残篇。残篇中提到有关必然性的问题:“没有任何事物的产生是无缘无故的,万物的产生都有其根源,是必然的。”
德谟克利特写了大量著作,涉及几乎所有各门知识,可以考证的主要有《宇宙大系统》《宇宙小系统》和《小宇宙秩序》《
论自然》等。但无一著作保存下来,只存有260余条真伪有争议的道德格言。
伊壁鸠鲁的著作
伊壁鸠鲁写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有《
论自然》《准则学》《论人生》以及用问答体写成44个命题的《主要学说》等,但全都失传,只有极少残篇留传下来。另有三封书信,其中两封被确认为伊壁鸠鲁本人所写,是仅有的保存至今的完整资料。伊壁鸠鲁的三封书信收录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
名哲言行录》第十卷中。第一封信是写给
希罗多德的,中心内容是物理学,阐释了原子以及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方式;第二封信致匹素克勒,中心内容是
天文学或
气象学;第三封信是写给美诺俄库的,中心内容是人生论,阐释了了快乐是德性唯一标志的幸福观。在第一封信中,
伊壁鸠鲁认为:“无物生于无,世界的基本单元是永恒、不变和不可分的单元或原子。这些原子为数无限,运动于虛空,即空虚且无限的空间。倘若没有虚空,运动就不可能。这种运动没有开端,最初是原子以均等速度无休无止地向下运动。不过,它们经常涡旋运动,相互碰撞。正是由于原子的相互碰撞,天地里的万物得以生成。原子涡旋运动为人类自由留出范围,它们在运动时盲目而无目的。感知物体的属性并非是幻象,而是伴随原子基本属性产生的。有无数个世界,有些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有些不像是我们自己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14卷。由后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文和讲演编定。最早由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于前1世纪根据纸
草本编定,置于《物理学》一书之后,故原名《物理学之后》;后来,
克莱门称之为“第一哲学”,以区别于亚里士多德自称为“
第二哲学"的《物理学》,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
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原。中国的学者在翻译这个概念时,取了《
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把它译为“
形而上学”,意指一种超经验的、高深莫测的根本之学。该书是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它对于了解
亚里士多德和研究古希腊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中译本由昊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
《物理学》(Physics)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共8卷。讨论
自然哲学。第1-2卷是导论。亚里士多德在第1卷内从历史上追溯和批评希腊哲学家有关本原的学说,其中包括以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他们都未能正确地全面地解决本原问题。第2卷区别自然和自然物。认为凡存在的事物,有的由于自然(本性)而存在,有的则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中译本由
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物性论》(OntheNatureofThings)
古罗马卢克莱修著。用拉丁文写成的长诗。共6卷,7000余行。用六音步,无脚韵。是古希腊罗马流传至今唯一完整而系统的哲学长诗。主要阐述和发挥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
无神论思想。作者生前来不及对全诗润色加工,去世后由
马库斯·西塞罗整理完稿。第1卷,主要讨论宇宙的终极构成物(本原),认为宇宙是由在无限空间中运动的无限数的原子构成的。分别讨论物质的永恒性和原子的存在、原子和虚空、原子是固体、永恒和不可分的粒子、宇宙是无限的等问题。第2卷,主要讨论原子的运动和形态,以及原子在事物中的结合。第3卷,主要讨论灵魂的本性及其命运。分别讨论心灵和灵魂之间的区别、灵魂可朽的种种证明等问题。第4卷,主要讨论感觉和思想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第5卷,主要讨论世界及其形成、天文现象、生命和文明的起源。第6卷,主要从原子论观点出发,解释地震、
瘟疫等种种异常和奇怪的现象。中文本由
方书春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
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
《化学哲学新体系》(Anewsystemofchemicalphilosophy)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著。于1808年出版,道尔顿在书中阐述其原子学说。他在古希腊原子论的启发下提出了原子量的概念,把它视为
化学元素最基本的特征和新原子论的核心。其要点如下:一切物质都是由极小的微粒—原子所组成,原子不能自生自灭,也不可再分;
同种物质含有同种原子,不同物质含有不同原子,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大小、性质和质量;单质由简单原子所组成,化合物则由复杂原子所组成。
约翰·道尔顿的原子论把原子的模糊概念变为科学的
原子理论,在科学上、哲学史上均具有重大意义,为整个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中文版由李家玉译,
武汉出版社1992年出版。
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从1840年到1841年完成撰写并以此被授予
耶拿大学博士学位的一篇哲学论文。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以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和
伊壁鸠鲁(Epikur)的
自然哲学为分析范本,讨论了二者原子论的差异,驳斥了伊壁鸠鲁哲学是德谟克利特哲学的拙劣模仿的观点,肯定了伊壁鸠鲁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肯定伊壁鸠鲁哲学中所蕴含的“自我意识”概念,马克思对
古希腊建筑哲学的解释进行现代化和政治化,显示出其所处的时代的精神风貌。
博士论文是
卡尔·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所写作的纯粹学术性的哲学研究著作,论文揭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正向的、进步的作用。体现了马克思改造现实世界的哲学观,标志着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
影响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的原子论哲学,其思想价值和理论贡献就在于,集早期希腊
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之大成,系统化和体系化地建立起了古希腊哲学史乃至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和科学的物质结构假说。原子论哲学对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的演进,对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历史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原子论在很多方面是在柏拉图以前希腊哲学所达到的最高峰,它解开了爱利亚学派辩论的症结,从而完成了伊奥尼亚唯物论
一元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崭新的概念,被
德谟克利特广泛运用,启发和影响了
亚里士多德建立自己的
自然哲学,而后由
伊壁鸠鲁和
卢克莱修传承,一直在希腊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代西方哲学中,原子论成为机械唯物论的理论基石。
托马斯·霍布斯把
伽利略·伽利莱的
动力学说和原子学说相结合,发展出一种机械唯物论的哲学。
勒内·笛卡尔虽然否认虚空,主张物质可以无限分割,但他修正了原子论,形成广延、质量、
动量等范畴,用物质粒子的机械运动解释种种自然现象。
原子论对近代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和基础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已经在物理学上为物质的
原子结构做了定性工作,牛顿指出光的结构基本上是原子的,提出了光的微粒说。17世纪的
罗伯特·波义耳采纳原子论,摒弃了“四元素”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化学元素”概念。这一思想被18世纪
法国的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所接受和发展,奠定了近代实验化学的基础。19世纪的
约翰·道尔顿以精确的定量分析,建立了系统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按照原子量的顺序,科学地揭示了原子所构成的元素家族的谱系。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假说经过了2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理论,充分显示了它的科学价值。
评价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在《
论产生和毁灭》中指出原子论有重大的理论创新:“而最系统、最始终一贯,并且可以应用于一切物体的学说,是由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
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认为原子论“没有任何意义”,是“空洞的陈述”和“模糊的混乱的概念”。
德国哲学家
文德尔班在《哲学史》中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同出于
毕达哥拉斯主义,认为原子“抽象”掉了可感物体(物质)的一切性质,只剩下光凸凸的数学形式,说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都把纯粹的形式(idea)设计成事物的真正的本性〞。
美国哲学家梯利在《
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提到:“
德谟克利特确实同所有的早期希腊哲学家一样,是一个唯理主义者。”
英国哲学史家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已经很接近近代哲学的观点。相比古代学者提出的其他所有理论,原子论更接近代科学。”
美国学者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所设想的
原子理论在历史上造成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虽然在
中世纪曾一度式微,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又东山再起,并且为接下来几个世纪里的科学工作提供了模式。”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李达在《
社会学大纲》一书中提到:“德谟克里特的唯物论,是
古希腊建筑原子论的唯物论的最优秀的代表。德谟克里特虽然把物质做了机械的解释,但在他把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归着于原子的种种结合及其转变与冲突的见解,却已到达于物质的抽象的概念了。我们可以说,德谟克里特的哲学,是机械唯物论的
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虽是很原始的东西,但它对于后来的原子论学说的发展,给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处所,我们看到哲学指导科学发展的倾向。”
争议
关于原子的运动的原因存在争议。
亚里士多德在《
形而上学》认为:“原子论者没有说明世界运动的原因和“最初的运动者。”而当代科学史家萨姆伯斯基在《希腊人的物理世界》评述道:“正是这种真实的科学本能,使原子论学派的奠基人摆脱了亚里士多德本人所纠缠的问题之网。”格思里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在拒绝需要运动的第一推动者这点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比亚里士多德更加接近自从
伽利略·伽利莱和
勒内·笛卡尔以来的
欧洲科学家的流行观点。”原子论者继承与发展了早期伊奥尼亚
自然哲学的传统,认为物质原子本身就是能动的动因,不需要从原子以外去寻求动因。
关于虚空是否存在,哲学史上亦有争议。据《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残篇》记载,爱利亚学派认为只有存在,非存在是不存在的,他们明确否认运动与虚空。
麦里梭认为,存在是充实的,它所以不能运动,就由于它没有虛空;因为如果有虚空,它就向空中移动了,既然没有虚空,也就没有可借以移动的空间。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列举了原子论者强调的虚空是运动条件的论据:“如果没有虚空,运动就不存在,凡是充实的(地方)就不能包含更多的东西。”现代科学也已证明,自然界没有脱离物质的绝对真空。原子论者在当时提出“虚空”范畴,已颇相似于近代牛顿提出的绝对空间,在当时有积极的哲学与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