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
苏联武装力量部前部长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又名: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年9月30日—1977年12月5日),军事家,苏联元帅,苏联武装力量部前部长。
1916年被提升为营长,获上尉军衔。1931年入苏联红军军训部,开始司令部机关工作。1936年,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入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次年毕业后到总参谋部供职,193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9年6月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43年,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苏联元帅,1945年,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欧战结束后任远东苏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发起“八月风暴”行动,击败关东军。1949年3月出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任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战争期间两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8枚。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著有回忆录《毕生的事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5年9月30日出生在位于伏尔加河中部平原的新戈利奇哈镇。父亲是本村教堂合唱团的指挥和诵经士,后来又被派到新波克罗夫斯科耶当神父。父亲的微薄收入不足以满足这个多子女家庭甚至最起码的需要,因此从小就到菜园和田地里从事劳动。小学生活是在家乡附近的一所教会办的学校度过的。
1909年夏天,从基涅什马神学学校毕业,进入科斯特罗马神学学校学习。在这一时期,学生中的进步活动,工人为反对资本家剥削而进行的罢工运动,给华西列夫斯基很大的影响。
1915年2月来到莫斯科,进入阿列克夫谢耶夫军事学校,在军校接受了为期4个月的速成训练,由于沙皇军队连遭败绩,军官严重不足,毕业后立即被编入预备队,获准尉衔。9月被派到西南方面军的第9集团军步兵第103师新霍皮奥尔斯克团,同奥匈帝国军队作战。
服役经历
1916年被提升为营长,获上尉军衔
1919年4月被新西尔县召去参加工农红军,被任命为排的教官(副排长),之后成为步兵第142旅第424团副团长。
1917年因承认苏维埃政权,接触布尔什维克,出席士兵代表会议而遭到一部分军官的冷遇。为此,决定结束军事生涯,去做一名农学家。十月革命爆发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升为团长。
1921年由于142旅参谋长奥维奇金患病,华西列夫斯基一度代理了参谋长职务。
1922年担任了整编后的红军第48师第142团代理团长的职务。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先后在这个师的各个团担任团长职务。这期间,于1926年到“维列斯特尔”步兵战术进修班学校团长班进修了一年。
1931年入苏联红军军训部,开始司令部机关工作。在调任新职之前,华西列夫斯基正式向团党委提出加入联共(布)的申请,并获得团党委通过和师党委批准。8月经莫斯科军区党委批准,成为联共(布)党的预备党员。然而,由于随之而来的清党运动,停止了吸收党员。
1933年调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任军训部部长。
193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同年被选派到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化正规高级军事教育。毕业后,被任命为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由于其工作表现出色,被提升为作战部第一副部长兼战役训练处处长。
1937年10月被任命为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主要任务是拟定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有关工农红军领导部门战役战略训练的年度命令和指示。通过这些文件进行年度总结,并在年度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下一年度的任务,并参与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粉碎日军挑衅的军事活动。
1938年年初在工农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转为正式党员。
1939年6月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1940年5月担任了作战部第一副部长。同年苏联红军军衔制实施改革。6月4日获少将军衔。
1941年7月30日升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9月底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领导总参谋部10人小组负责前线指挥,直接为大本营服务。10月28日被授予华西列夫斯基中将军衔。11月约瑟夫·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12月5日指挥苏军实施了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迫使德军败退,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2年4月晋升为上将,两个月后被任命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长。5月21日晋升为上将军衔。6月26日被正式任命为总参谋长,就任总参谋长后,便主要留在最高统帅斯大林身边,参与战略决策,或者代表大本营到各方面军去协调处理军事事务。7月23日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协助指挥战事。8月下旬,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市郊展开防御,减弱德军对市区的突击,再一次来到斯大林格勒,担负起领导调来的部队参加即将进行的反突击准备工作。10月前往斯大林格勒,与格奥尔基·朱可夫等共同拟定反攻计划,并亲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就地领导反攻的准备工作;同月提升为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11月13日在党中央政治局和大本营的会议上,报告了拟定的作战计划,并得到批准。
1943年1月18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2月16日发布命令,授予华西列夫斯基“苏联元帅军衔。7月5日阿道夫·希特勒为了重新夺回东部战线的主导权,在库尔斯克州战线发动了“堡垒作战”。8月3日华西列夫斯基组织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展开大规模反攻;11日收复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这是苏联红军收复的首座大城市。
1943年1944年1~2月在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中,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的作战。4月协调苏军解放克里木。7月29日因战功卓著,荣苏联英雄称号,并被授予“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在白俄罗斯战役取得胜利后,华西列夫斯基又负责领导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这一战略性战役包括4个方面的战役行动:里加战役(1944年9月14日~1944年10月22日)、库尔兰战役(1944年9月14日~1944年11月24日)、莫昂海峡战役(1944年9月30日~1944年11月24日)和麦列河战役(1944年10月5日~1944年10月22日)。
1945年1月13日普鲁士战役开始。2月18日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员,总参谋长一职由安东诺夫大将继任,同时国防委员会发布命令,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华西列夫斯基接到任命后,立即动身于1945年2月20日抵达位于东普鲁士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部,指挥部队协同友军对德对战。4月上旬指挥部队协同友军攻克了东普鲁士首府、被阿道夫·希特勒称之为“绝对攻不破的德意志精神堡垒”的加里宁格勒
1945年6月被任命为远东苏联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以及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在东北地区日本作战于8月9日开始(参见远东战役),至8月底结束,共毙伤俘日军68万余人,彻底粉碎了关东军主力,解放了中国东北、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以及北朝鲜。苏军远东战役的胜利,缩短了对日作战取胜的时间,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一战役过程中再度表现出他作为军事首长所具有的干练的组织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因此第二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任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
1949年3月~1953年3月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约瑟夫·斯大林死后,降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3~1956年)、国防部主管军事科学的副部长(1956~1957年)。
1953年任国防部副部长。
1959年起出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
曾在苏联共产党的第十九、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第二、第三、第四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77年12月5日因病去世,终年82岁。
主要影响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是原苏联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军事家和统帅。他曾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和多枚勋章,作为军事风云人物而载入史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较长时间里,他主要是充当高级幕僚的角色。协助最高统帅制定苏联红军战略和重大战役计划,领导解决了各方面军、各军兵种所需人员及大量装备技术保障问题。他受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委托,亲临战争的各条战线,处理了许多异常紧急复杂的情况,解决了许多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他以其坚定的意志,正派的作风,谦逊的品德,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作为总参谋长,他不仅是整个战役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而且是战役各个阶段实施计划的主要制定者,充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组织才能。在战役初期的远接近地防御阶段,他组织指挥两个坦克集团军对突向顿河的德军集团实施反突击,迟滞了德军的行动;在参与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反攻战中,精心组织最后一击,彻底歼灭了德军鲍卢斯集团。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其辉煌的胜利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华西列夫斯基也因其在会战中的巨大功绩,写下军事生涯的光彩篇章。
在远东对日作战中,他领导总参谋部周密制定了远东战局作战计划。受任远东苏联红军总司令后,又亲临战地现场勘查,果断对预定方案做了重大修改,缩短了原训令中规定的各部队完成基本任务的时限。在短短24天时间里,统帅远东苏军,对关东军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埋葬日军于中国东北地区。远东战役的胜利,使日本在短时间内丧失了一支机动精锐作战部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中主要是在统帅部运筹帷幄,而不是作为前线指挥员决战疆场,其直接的战绩不足。战争期间,作为苏联红军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的主要活动是同约瑟夫·斯大林、朱可夫在统帅部里谋划,或者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几个方面军行动,而不是作为方面军司令员指挥大军,在战场上同敌人决战,因而缺少战绩,直接影响到他的统帅功名。华西列夫斯基只是在战争的最后半年,才接替阵亡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担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这还不是主要的方面军。那时,每当苏军打了胜仗,苏联都要在首都鸣放礼炮,向取得胜利的方面军司令员及其全体官兵致敬。那些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可谓出尽风头。如1945年5月24日,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战胜德国的盛大招待会,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带领全场人员为红军统帅们干杯,他最先提到的是那些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员的名字: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而华西列夫斯基的名字则被排在这些人的后面。相对这些在前台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方面军司令员,这位幕后的总参谋长显得黯然失色。如华西列夫斯基之后任总参谋长的安东诺夫,在战争中也功勋卓著,是荣获胜利勋章的佼佼者之一,但直到战后去世仍是一名大将。而那些方面军司令员们,则几乎全部荣升元帅,其中几位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员,如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都在俄罗斯官方确定和民众评选的十大军事家中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生涯中,确有过麦城之战的经历,影响了他的统帅形象。如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后,德军挟战胜之势,长驱进犯伏尔加格勒苏联红军西南战线的几个方面军都未能阻住敌人,让德军打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城下。主要过失固然在几位方面军司令员,但作为最高统帅部在南线的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也必须承担责任。8月23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的这一天,怒不可遏的斯大林在电话中对华西列夫斯基厉声斥责,改派格奥尔基·朱可夫前来救急。在斯大林格勒的关键阶段,阿道夫·希特勒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来解围,他主观的断定曼斯坦因一定会取最短的路径进攻,并把主力都集中在这个方向上,不料曼斯坦因却选择了一条比较遥远的路程,击溃了苏军51集团军,杀到离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一天的路程之内,他直到此时才如梦方醒,被迫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第2近卫集团军,这样虽然击退了曼斯坦因,但直插罗斯托夫,截断整个南方德军的计划却因为兵力不足而被迫放弃,大大降低了胜利的价值,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联红军向西穷追之时,遭到德军名将曼施泰因的突然反击,接连败退数百公里才站住脚跟,丢失了刚夺回的哈尔科夫。这次败退的主要责任在方面军司令员尼古拉·瓦图京,但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又免不了被斯大林一顿痛斥。而格奥尔基·朱可夫则幸运得多,他主要指挥的西部战线,有罗科索夫斯基这样能战善守的骁将,从未给他丢过面子。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朱可夫所坐镇的北线,由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据守,让德国入撞得头破血流;而华西列夫斯基坐镇的南线,由瓦杜丁将军的方面军据守,被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的党卫军坦克兵团突破了防线。苏联红军大本营不得不出动了战略预备队~~伊万·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同曼施泰因的党卫军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坦克大战,才将敌军逐退。自然,斯大林这一次也不会给华西列夫斯基好脸色。1944年,他协调指挥4个方面军围歼德国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结果因为斐迪南·舍尔纳的顽强抗击,在主攻方向上进展迟缓,导致德军最后完整退守库尔兰半岛,一直到战争结束。
就是他的恩主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对他的军事才能也只是定性为参谋军官,莫洛托夫回忆说:“我对华西列夫斯基很熟悉,他是一个很好的总参谋部军官。但是作为司令官,格奥尔基·朱可夫是属于第一个三驾马车上的。其中有朱可夫,这不是问题,罗科索夫斯基也在内,谁是第三位,得想一想。”一般认为第三位司令官应该是伊万·科涅夫约瑟夫·斯大林在评论朱可夫时说:他比科涅夫强,可以和罗科索夫斯基一比。莫洛托夫也提到具体让他觉得朱强于华的事例:“朱可夫大喊大叫,但是,战争末期,斯大林把华西列夫斯基叫来问他攻克加里宁格勒需要多少时间,这时我对他的才干真是深信不疑了。“两三周。”华西列夫斯基答道。然后又找来了格奥尔基·朱可夫,他真实描述了即将发动的强攻的情况,说这件事很不简单,需要两三个月。事情果真是这样。”这些人的评价影响了世人。如英国陆军元帅迈克尔·卡弗在他编著的《现代世界名将》一书中,便把华西列夫斯基说成是低于朱可夫的“二等军人”。
那么,华西列夫斯基能否称为第一流的统帅呢?答案是肯定的。战争是统帅才能的试金石,战争期间,许多不称职的人都被撤换下去了,包括苏俄国内战争中威名赫赫的老将谢苗·布琼尼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约瑟夫·斯大林在战争中所重用提拔的人,都经过了苏德战争的残酷考验。他们当中,被提升最快的就是华西列夫斯基。战争开始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一年半后就晋升为元帅,其升迁之神速,恐怕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人能出其右,这是对他军事才干的最好肯定。一位杰出统帅的军事才能并不是若干次作战失利就能否定的。更何况,在决定东线战场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反攻期间,是他坐镇斯大林格勒前线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而格奥尔基·朱可夫却在火星战役中遭到挫败。
亲属成员
父母
兄弟姐妹
妻子
儿子
获得荣誉
苏联党和政府为表彰华西列夫斯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除两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以外,还先后授予他列宁勋章8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红星勋章1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1枚,“胜利”胜利勋章2枚,奖章多枚,荣誉武器1件。华西列夫斯基还获得14枚外国勋章
后世纪念
纪念碑与雕像
俄罗斯和其他苏联国家,许多城市都为华西列夫斯基树立了纪念碑和雕像。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等地都有他的纪念雕像,这些雕像不仅纪念他的军事贡献,也激励后人铭记历史。
命名街道和公共设施
多个城市将街道、学校和公共设施以华西列夫斯基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的贡献。例如,莫斯科的华西列夫斯基大街和圣彼得堡的华西列夫斯基中学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示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纪念。
军事博物馆展览
在莫斯科的中央军事博物馆和伏尔加格勒的战争纪念馆中,有专门的展览区展示华西列夫斯基的生平事迹和军事成就。这些展览通过照片、文物和多媒体展示,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军事家的贡献。
纪念活动和研讨会
每年在华西列夫斯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俄罗斯和其他苏联国家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和研讨会,缅怀他的军事贡献和战略智慧。这些活动通常由政府部门、军事机构和学术机构联合举办,邀请军事专家和历史学者进行讨论和讲座。
出版物和影视作品
有关华西列夫斯基的传记、回忆录和研究专著不断出版,这些出版物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军事战略和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此外,关于他的纪录片和影视剧也在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播放,让更多人了解这位苏联元帅的伟大人生。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服役经历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主要影响
人物评价
亲属成员
父母
兄弟姐妹
妻子
儿子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纪念碑与雕像
命名街道和公共设施
军事博物馆展览
纪念活动和研讨会
出版物和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