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髁亚纲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双髁亚纲(学名:Dicondylia),又称双髁类,是一个包括所有现存昆虫(除古口目)的分类群。
形态特征
双髁类的特征是大颚有两个球形关节,与头部相连,而古口目的大颚只有一个球形的关节。双髁类的体柔软,长形,平扁,表面常有鳞片,有复眼,触角长,丝状,达30节以上,末端逐渐尖削。除了这些特征,双髁亚纲的成员还具有其他一些群体特异性,如连续的枕缝,以及上肢和下肢之间的进一步关节。在产卵管(卵钳)的基部,有一个额外的硬板,称为生殖器盾,可以改善生殖器的运动协调。此外,所有这些昆虫在胚胎发育方面也有一个特征;所有双髁亚纲在胚胎周围形成一个封闭的羊膜腔,产生两个完整的胚胎壳(羊膜和胚胎膜)。
具体分类
衣鱼目
中、小型原始无翅昆虫。体柔软,长形,平扁,表常有鳞片。有复眼。触角长,丝状,达30节以上,末端逐渐尖削。口器咀嚼式,露出头外。下颚须5~6节,下唇须3节。腹部末端有线状多节的尾须和中尾丝雌性有发达的产卵器。表变态。 性喜温暖的环境,多数夜出活动。快速逃跑时多为横向动作。全世界广布。有的生活于室内,为害储藏物。迄今已知3科约250种。我国5种1亚种。常和石目合并为缨尾目Thysanura。
蜉蝣目
体柔软纤细。口为退化的咀嚼型,已丧失功能。触角刚毛状。翅三角形,后翅明显小于前翅。腹末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常有一条中尾丝。原变态,即稚虫发育至成虫有一个很短的亚成虫期,此期足较短,翅较不透明,较不活跃,经脱皮羽化为成虫。稚虫期1~3年,蜕24次皮,捕食小型水生动物,捕食范围很广,是淡水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成虫生命极短,“朝生暮死”,飞翔力弱,部分种类有趋光性,飞翔中交配。全世界2250余种,我国250余种,分属14科。蜉对监测水质有重要作用,是国际流行的EPT(E-蜉蝣目;P-襀翅目;T-石蛾)水质监测三大水生昆虫之一。
蜻蜓目
包括蜻蜓和豆娘。头大,半球形或亚铃形。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刚毛状。翅膜质,分布有发达的网状翅脉。腹部细长。交配状态特异。半变态。多数以“差翅亚目点水”方式每次投下几颗卵。稚虫水生。成虫陆生,捕食性。按其捕食能力,可分三类:豆娘类,体纤瘦弱,飞翔力差,捕食能力也弱;蜻类,飞翔力强,捕食功能健全;蜓类,飞行极强,在山间小溪迅速来回飞行捕捉猎物。全世界6500余种,我国有400余种,分属20多个科。
襀翅目
通称石蝇。体长而扁平,两侧几乎平行。口器咀嚼式,较软弱。触角丝状,多节。复眼发达。翅2对,膜质,后翅常大于前翅。飞翔能力不强。尾须1对,多节,丝状。半变态。稚虫水生,1~4年1代,捕食蜉蝣稚虫和双翅目的幼虫等,或取食藻类以及其他植物碎片。稚虫对监测水质有重要作用。成虫常栖息于流水附近的树干、岩石上或堤坡缝隙间,部分植食性,主要取食蓝菌门。全世界共2500多种,我国有320多种,分属20余科。
纺足目
通称足丝蚁。体长而扁,体长4~6毫米。行动活泼。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无单眼。触角念珠状。雌虫无翅,状如若虫;雄虫一般有翅,前后翅相似。前足第一跗节膨大,有纺丝腺开口于此,故名。能分泌丝,结成丝管,栖息其中。常见于石块、树皮裂缝间。种类甚少,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见于广东省福建省,在桉树皮下缝里营隧道生活。已知有2亚目8科200多种,我国已知仅有5种。
直翅目
包括蝗、蟋蟀科螽蟖蝼蛄科等。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多数单眼3个。前翅狭长且稍硬化,为覆翅,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可引起蝗灾。后足强大,适于跳跃。腹端有尾须一对,短或中等长,并有产卵器。渐变态若虫类似成虫,但体裁较小,前、后翅位置反迭。全世界已知近3万种,分为3亚目12总科26科,我国已知1000余种。
虫脩目
((竹节虫)读音xiū)包括竹叶虫和叶(虫脩),前者体竹节状,体及附肢细长,雌雄异型现象普遍;叶(虫脩)叶片状,体肢宽扁,头小,非常珍稀。头小,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短;中、后胸长,第1腹节与后胸合并。翅发达或消失,具高度的拟态和保护色。体长通常在10-130毫米之间,但最长的种类可达330毫米,是昆虫中身体最长的一种。植食性,部分种类为农林害虫。世界已知约2500种,均为植食性种类,大多数种类发现在热带潮湿地区,主要分布在东方澳洲地区,但在干燥与温带地区也有发现。世界已知约2500种,分属5科,大多数分布于热带潮湿地区,以大洋洲为多。我国已记载200多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具体分类
衣鱼目
蜉蝣目
蜻蜓目
襀翅目
纺足目
直翅目
虫脩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