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
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
根据我国近代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绿色制造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姚福生院士在上海市理工大学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创建并直接领导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研究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并将成果转化为服务上海和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的上海市虚拟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团队在虚拟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多项核心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各级学报、会议上发表虚拟制造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专利4项,已形成8个专业领域的近20个应用种类的虚拟制造基础软件模块。承担科技部、公安部、市科委、发改委、世博、大飞机、隧道、电力等重点课题若干,与18个大型企业成立了产学研关系,服务企业项目30余项。成为上海市虚拟制造科普基地、杨浦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受到科技部、出版印刷总署、公安部、上海市市府等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成立背景
早在2000年,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姚福生院士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工作,提出了针对我国“自主创新、绿色制造”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大机械类学科整合进行学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的思想,并成立了“全国DAMA虚拟现实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团队作为主干成员之一,定位于虚拟仿真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发展急需的虚拟仿真实用技术和教学科研支持技术。
在姚福生院士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经过5年的技术研究和科研项目积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于2005年3月成立了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姚院士任院长,并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组成虚拟仿真研发团队,与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学术成果,以及实用化软硬件系统。在为博士生、研究生开设课程的同时,在全国率先为本科生开设了“虚拟制造技术”、“虚拟样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动态设计技术”等课程,为虚拟仿真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基本简介
2005年,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姚福生院士创建并领导了“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建立了“上海理工大学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现面向全校“大机械”专业学生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培养。
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是国内成立的首家虚拟制造技术专门研究机构,上海科学与艺术协会理事单位,致力于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的理论研究以及虚拟技术在现代化制造业中的应用开发。是在上海理工大学装备制造、光电与计算机、出版印刷等学科群的技术基础上学术和师资融合的上海理工大学直属重点研究机构,致力于虚拟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建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虚拟制造技术研发平台,拥有虚拟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与相关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数字传媒等重点实验室的设备连接和共享。
基础设施
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自2005年起,经过9年的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到2014年已建设成为以虚拟制造技术实验室为核心,融合全校5个装备制造实验中心/实验室(能源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现代出版印刷实验教学中心和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并具有网络化实验教学和科研与服务联盟的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基地。其中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包括基础类实验、装备类专业实验和创新类实验,覆盖全校7个学院18个涉装备制造领域本科各相关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教师团队31人,为学生新开设装备制造虚拟仿真相关的课程14门,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迄今为止,实验室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2个,实验平台5个,实验装置12套,22米x4米画面的大型实验内容20个,虚拟仿真数据库1个,包含机电设备虚拟样机500个、三维虚拟生产与物流设备模型近1万个,零部件模型200万个,自主开发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软件52个,在3校5区范围内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有600余套学生电脑终端可以访问并学习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服务于7个学院18个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已正式出版实验教材15本,自编实验讲义20余套。学生参与的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80余项,获得国家和上海市学生创新奖项10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68篇。与28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与行业内企业、研究院所进行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实现了校企、校所、基础教育、大型仪器的共享。
师资队伍
1 丁晓红 博士 教授 主任,总体负责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规划 负责《材料力学》、《有限元法》及《机械结构多学科优化》等课程,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2 杜宝江 硕士 副教授 常务副主任,技术总负责 中心建立至今任中心副主任。企业工作经历,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负责《虚拟制造》《CAD》等课程。
3 李郝林 博士 教授 虚拟测控 负责《数控技术》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学名师。
4 朱坚民博士 教授 自动化 全国模范教师、负责《机械自动化控制原理》课程,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5 胡寿根 博士 教授 力学仿真分析 负责《有限元分析实践》课程,“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原机械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6 杨茉 博士 教授 传热学仿真 负责《传热学》课程,全国优秀精品课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热工基础课程分委员会委员。
7 汪中厚 博士 教授 虚拟分析 负责《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课程,企业工作经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8 仲梁维 硕士 教授 敏捷设计 负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课程。
9 刘道平 博士 教授 制冷设备控制 负责《制冷装置与自动化》课程,中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0 张守玉 博士 教授 发电装备虚拟 负责《清洁燃烧技术》课程。
11 苏明旭 博士 教授 实验设计 负责《计算机软件实践课程》。
12 郭雪岩 博士 副教授 数值仿真 负责《CFD数值模拟》课程
13 王艳 博士 教授 虚拟设计 负责《汽车原理》课程。
14 吴恩启 博士 副教授 虚拟制造 负责《计算机动态设计技术》课程,2007.3至今,负责实验项目建设。
15 章立新 硕士 副教授 节能优化仿真 负责《热力学装置与系统优化》课程。
16 李凌 博士 副教授 实验设计 负责《太阳能发电和热应用》课程。
17 谢应明 博士 副教授 核电装备虚拟 负责《核反应工程》课程
18 赵兵涛 博士 副教授 环保仿真 负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
19 林献坤 博士 副教授 机器人作业仿真 负责《机器人技术》课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 白国振 硕士 副教授 创新实验 负责《机械创新设计》实践课程,具有丰富的与企业合作经历。
21 胡育佳 博士 副教授 虚拟样机 负责《数控机床》课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2 陈劲杰 硕士 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负责《计算机工艺》课程。
23 王波 博士 副教授 材料仿真 负责《锅炉材料与强度》课程。
24 马艳艳 博士 副教授 产品维护 负责《印机结构与设计》课程。
25 邵屏 硕士 副教授 产品展示 负责《包装设计》课程
26 张朝晖 硕士 副教授 虚拟环境 负责《环境艺术设计》课程
27 葛斌 硕士 副教授 医疗器械仿真 负责《医疗器械设计》课程
28 余慧杰 博士 讲师 CAE 负责《工程力学》课程
29 熊敏 硕士 讲师 CAE 负责《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29 熊敏 硕士 讲师 CAE 负责《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30 胡春燕 硕士 讲师 网络信息管理 负责《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课程。
31 卢菁 博士 讲师 虚拟模型加密 负责《网络数据安全》课程。
科研成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指导大学生参加国家、上海市市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0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78篇,并获得12项国家专利,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国家级奖励6项、上海市级奖励50余项。
依托于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的建设成果如下
1)专业平台建设成果
机械工程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
机械工程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优秀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专业
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团队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上海市重点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
动力机械及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市优秀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市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
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专业
热工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
(2)实验中心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
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级1项、上海市级18项、校级50项
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65项、上海市级56项、校级580项
教学成果奖国家级1项、上海市市级8项、校级12项
质量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6门、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20门
科研奖励省部级18项
教改论文63篇
教材专著26部
专利发明109项、实用新型228项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7个
大学生创新大赛奖励国家20余项、省部级90余项
参考资料
院士风采.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研究院.2014-12-03
研究院简介.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2014-12-03
虚拟制造中心简介.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2014-12-03
师资队伍.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研究院.2014-12-03
教学科研成果.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研究院.2014-12-03
目录
概述
成立背景
基本简介
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