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师公舞
壮族师公舞
壮族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种舞蹈历史悠久,舞蹈语汇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2008年,壮族师公舞被正式申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与发展
壮族师公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民间艺人的说法包括周代黄帝时代以及汉代。尽管这些说法缺乏可靠的文献支持,但它们表明了壮族师公舞的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壮族师公舞吸收了傩舞的形式,并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此外,它还融合了民间传统艺术和体育形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艺术特点
壮族师公舞的艺术特点是表演形式和风格因地而异。在不同地区的壮族师公舞中,可以看到各自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例如,武鸣区、河池、上林县象州县等地的壮族师公舞就具有代表意义。
表现风格
壮族师公舞的动作风格古朴淳厚,强调低重心和丰富的肢体运动。舞蹈的基本要求包括矮马步、摆身、扭胯和颤膝。舞蹈者会在强节奏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伴随着身体的反复摆动,展现多种多样的腿部动作。
伴奏音乐
壮族师公舞通常使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因其形状类似黄蜂而得名,由陶土制成,两端大小不同,均覆盖羊皮。演奏时,鼓手通过棍子敲击较小的一端,产生清脆的声音,同时用手拍击较大的一端,发出浑厚的声音。
娱乐性
虽然壮族师公舞最初是一种祭祀舞蹈,但它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娱乐元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对民族文化的支持,师公舞得以摆脱宗教束缚,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艺术家们利用师公舞的语汇,创作出了多个新的舞蹈作品,如《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并在各级演出中获得了认可。
参考资料
师公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11-07
目录
概述
起源与发展
艺术特点
表现风格
伴奏音乐
娱乐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