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是200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彭利贞。
内容简介
该书分情态语义系统、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情态与情状、情态与体、情态与否定、情态动词的同现6章。
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多义的情态动词与其他语法范畴的互动关系,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词情状、体、否定等范畴与多义情态动词同现时对情态解读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汉语多义情态动词情态语义的语法形式解释系统,深化了对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的认识。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论述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
本文回顾了逻辑学和语言学对情态的研究,对比了逻辑学的模态研究与语言学的情态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指出逻辑学上对模态的形式分析与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存在距离,有些逻辑推导甚至与自然语言脱节的情况,但同时也认为语言学中的情态研究是借鉴模态逻辑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
本文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情态的主要表现手段,即情态动词。文章先通过对已有文献就这类词冠以不同名称、采取不同的归类、存在不同的功能认识、使用不同的划界标准的分析,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对情态动词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同一体的假说,认定了一些有争议词项的情态动词身份。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编辑推荐
本书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独到之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情态语义系统
1.1情态研究回顾
1.1.1逻辑学对情态的研究
1.1.2语言学史上对情态的主要看法
1.1.3对情态的系统研究
1.1.4现代汉语的情态研究
1.2情态及其类型
1.2.1情态的定义
1.2.2对情态定义的分析
1.2.3情态的类型
1.2.4情态类型间的联系
1.3与情态有关的几组概念
1.3.1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
1.3.2语气与情态
1.3.3现实与非现实
第二章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
2.1情态动词的范畴地位
2.1.1名称
2.1.2情态动词的范围
2.1.3划定范围的标准
2.1.4典型范畴与情态动词身份的确定
2.2情态动词的功能与分类
2.2.1归类
2.2.2功能
2.2.3情态动词的下位分类
2.3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义系统
2.3.1两种研究方法的争论
2.3.2单义的情态动词
2.3.3多义的情态动词
2.3.4多义情态动词不同的典型性
2.3.5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
2.4多义情态动词情态的分化手段
2.4.1意义的阐释:解释成分与被解释成分
2.4.2多义情态动词的主要解释成分
第三章情态与情状
3.1动词的情状与情态的关系
3.1.1动词的情状分类
3.1.2动词的情状对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的影响
3.2静态情状与认识情态
3.2.1静态情状
3.2.2静态情状与认识情态
3.2.3静态情状与非认识情态
3.3动态情状与根情态
3.3.1动态情状
3.3.2动态情状与情态的关系
3.3.3动态动词与情态解读
3.3.4动态情状构式与情态解释
第四章情态与体
4.1情态与体的关系
4.1.1体与现代汉语的体
4.1.2情态与体的相互联系
4.2认识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
4.2.1现实体
4.2.2经历体
4.2.3静态持续体
4.3根情态与体标记的同现限制
4.3.1起始体
4.3.2继续体
4.3.3短时体
4.4“着”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4.1“着”的内部分化
4.4.2“着2”与根情态动词的同现
4.4.3“着”的分化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5“了”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5.1“了”的分化与情态解读
4.5.2“了2”与根情态
4.5.3“了3”与情态
第五章情态与否定
5.1情态的否定
5.1.1否定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5.1.2否定与情态的关系
5.1.3情态否定的类型
5.1.4否定在多义情态动词解释中的作用
5.2“没”的情态外部否定
5.2.1引言
5.2.2“没”的现实性与情态匹配
5.2.3“没”对情态动词的多义滤除
5.2.4动力情态的内部差异
5.2.5对“致能条件”的否定
5.2.6从否定致能条件到否定现实事件
5.3“没”的情态内部否定
5.3.1内部否定“没”的性质
5.3.2内部否定“没”对情态解读的影响
5.4情态的双重否定
5.4.1双重否定与情态的双重否定
5.4.2“不M不”
5.4.3“不M没”
5.4.4“没M不”
第六章情态动词的同现
6.1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同现
6.1.1人类语言的情态同现
6.1.2汉语的情态动词同现
6.1.3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同现规则
6.2单义情态动词的定位作用
6.2.1前定位
6.2.2后定位
6.3多义情态动词之间的相互索引
6.3.1同现多义情态动词的相互限制
6.3.2语义组配本身的限定
6.3.3语义组配个案穷尽分析
6.3.4多义情态可能出现的情态组配
6.4同类情态组配与EDD规则修正
6.4.1动力情态内部组配
6.4.2道义情态内部组配
6.4.3认识情态内部组配
6.4.4修正EDD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彭利贞,男,江西会昌人,1965年1月生。1984年牛业于赣南师范大学。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代汉语语法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汉语言研究所副教授、语言与认知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语义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主持或参与其他课题多项。
参考资料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京东.2016-10-2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