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守德(1510年-1577年),字纯甫,号宛溪,人称宛溪先生,
宛陵(今属安徽)人。公元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举
进士。登弟后授给事中,出为浙江台州
推官、户部主事、
山东省学政、
云南省参政。因
严嵩出任
绍兴知府。梅精研理学,是“
宣城市心学”奠基人之一。有子梅鼎。
梅守德11岁即以“神童”而著称乡里,深受宁国府知府
胡东皋器重。18岁补邑生,为督学使
闻人诠所特赏。当时的宁国府通判李默将他与太平县的
周怡并赞为“国器”,令二人交拜,结金兰之好,给予格外的关照与辅导。1538年(嘉靖十七年),梅守德考取
举人。由于当年直隶乡试试题触犯了
朱厚熜的忌讳,所以该科举人一律不准参加会试。直到1541年(嘉靖二十年)才在大臣的建议下准予复试,于是守德顺利考取是年
进士。
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梅守德授浙江台州府
推官。他精明强干,办事果决,审案速度极快,早上升堂,不待中午就已结案,因而被当地群众誉为“盐梅”。又因他清正廉明,抑强扶弱,时有“清香唯有一枝梅”之谣。从而深得巡按
御史舒汀的倚信,不久就被提拔为户部四川清吏司
主事。未几,司徐州仓。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升任吏科给事中,次年,又升户科右给事中。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梅守德出任
绍兴市府
知府。当时
浙江省沿海倭患严重,军备废弛,守德一到任,就整顿军械,征集粮草,修缮城墙,准备战船,并在沿海各战略要地驻守重兵,使倭寇无机可乘,倭患得到大大的缓解。同时他深入民间询问疾苦,减免赋税,重视教育,颁刻《三礼图注》,邀请著名学者、阳明心学的嫡系传人
王畿到文成讲堂讲学。他礼贤下士,曾三次拜访当地隐士杨珂,虽终被婉拒,但不以为忤,还亲书“高士里”三个大字立碑以示表彰。故守德深受
绍兴士民拥戴,其政绩被广为传诵,“今家户能诵述之”。守德去世后,也被祀绍兴“
名宦祠”。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梅守德升任
山东省曹道兵副使,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扑灭了西一带的积年盗患,稳定了地方治安。第二年,改任山东省督学副使。他亲自教授士子,“疏条阔目,评试义,锱铢不爽”。事隔多年之后,巡按
御史、山东新城人耿鸣世南巡至
宣城市,还亲往梅府吊唁守德,称赞他“海内称数良督学,必为府君屈一指。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梅守德升任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到任仅四月,他念及老母在堂,再加上倦宦已久,就托病乞休,从此未再出仕。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是梅守德为官的基本准则。嘉靖朝,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守德始终待之以不卑不亢。
顺天府尹胡奎,是严氏私党,极力谋任
工部侍郎,守德上“厘弊政,黜庸污以安远迩”之疏,“胪列其贪鄙状显斥之。”好友周怡等因上疏弹劾严嵩,被关押在
锦衣卫狱三年,时人避之惟恐不及,而守德却常常带着酒食前去看望,以诗唱和,并写有《三君咏》,赞扬他们的正义之举,毫不以严嵩父子为意。也正因为如此,梅守德才先后多次遭到严嵩父子的打击、排挤,但他毫不屈服,最后以辞官归里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妥协。
回到故乡,没有政事俗务的干扰,梅守德二十年如一日,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早在守德为诸生时,就已师从
邹守益钻研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任
绍兴市知府时,又延请
王畿到绍兴讲学,同时与阳明心学的主要传人
钱德洪、
欧阳德等交往过密,相互诗书往来,探讨研习,“参考互证,独得之心。”阳明之学以“心学”相标榜,往往失之空疏,而守德“以随处体认为真修,以处事当理为应用,以伦常物则为本宗,以反躬笃践为实地。”注重学养与经时致用,一改阳明
心学的疏阔之弊。时
罗汝芳任宁国府知府,在开元寺创立志学书院,拜请梅守德与贡安国、沈宠前去讲学,一时远近响应,前来观摩学习的士子有时多达千人。贡、梅、沈三人,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志学三先生”,他们共同奠定了
宣城市心学的基础,对繁荣宣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流风所披,代有传人,后代许多学人如
施闰章,
梅文鼎等都深受其影响,直到清
乾隆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梅守德一生著述颇丰,其主要著作有《沧洲摘稿》、《沧洲续稿》、《无文漫草》、《宣风集》、《古今家诫家塾故事》,还编过《
徐州志》、万历《
宁国府志》。未完成的著述尚有《宛陵人物传》、《资省名言》、《理学诠粹》、《
景行录》等。任
绍兴知府期间,他还翻刻过《
越绝书》、《三礼图注》等。可惜大多亡佚,不能不说是
宣城市文化的一大损失。
梅守德:宛陵梅22世,文峰梅12世。继先长子,字纯甫,号宛溪。嘉靖辛丑
进士,由
台州市推官历吏、户二科给事中,出知
绍兴府,升
山东省曹濮道兵备副使,改督山东学政,迁
云南省参政。以亲老任远,四十七而致仕。屡荐不出,与文成弟子讲学,奖掖后进,人谓有
程颢、范希文之风。著有《
宁国府志》、《
徐州志》、《宣风集》、《古今家诫》、《沧州摘稿》、《无文漫草》等书。妻郭氏,封安人。生明
正德五年庚午,卒明万历五年
丁丑。子三:梅元祚、梅光祚、
梅鼎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