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干
三国时期曹魏宗室
曹干(公元215年—公元261年),又名曹良,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三国时期宗室,的儿子。
曹干是曹操与陈妾的儿子,陈妾死后,由王夫人抚养长大。刘协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干因父亲曹操的功绩,获封爵位为高平亭侯,后来又转封为赖亭侯、弘农侯。曹操临终之际,因曹干年幼,放心不下,特地委托曹丕关照曹干。曹丕代汉称帝后,在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晋封曹干为燕公;次年,又晋爵位河间王。后来,又先后两次将曹干的封地迁移到乐城县(今河北献县东南)、巨鹿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北)。曹叡曹叡继位后,对曹干同样厚待有加,在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曹干为赵王。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曹干私自结交太子宾客,被人告发后,遭到曹下诏书指责。景初、正元、景元年间,朝廷多次下诏增加曹干的封邑,达到五千户。曹干在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八月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晋封
曹干是曹操与妾陈生所生的儿子。曹干出生后不久,陈妾便去世了,于是曹操令王昭仪抚养他。二十年(公元215年),曹干被封为高平亭侯。两年后,迁移封地,先后改为赖亭侯、弘农侯。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干晋升爵位,迁移封地,封为燕公。次年,再度晋升爵位为河间王。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再度改封乐城县。曹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干迁移封地到巨鹿。曹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为赵王。
因母受宠
曹干的养母王昭仪很受太祖宠爱,她还曾帮助曹丕获得太子之位,曹操在弥留之际,又专程将曹干托付给曹丕。因此,曹丕登上王位后,将曹干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远甚于其他兄弟。那时曹干年幼,常把曹丕叫作阿翁,曹丕纠正他,说我是你的兄长,但又格外心疼曹干。
受侄恩待
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曹干私自结交太子宾客,遭到官员上奏举报。曹叡曹叡在赐给曹干的诏书中,告诫教诲他。曹叡认为太祖创业时,就劝诫诸侯要谨慎,不能和宾客来往过密,以免犯错;高祖也曾下令诸侯不得干涉朝政。赵王曹干不尊祖制,在家中私会宾客,本该削减食邑以示惩处,但曹叡考虑曹干向来恭敬顺从,先帝又曾在临终前将曹干托付于他,所以法外开恩,希望曹干能引以为鉴,谨守自己份内之事。
这次风波之后,魏明帝曹叡、魏曹髦曹髦及曹奂曹奂分别在景初年间、正元年间、景元期间给曹干增加封邑,使曹干最后的封邑达到了五千户。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八月,曹干去世。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晋封
因母受宠
受侄恩待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