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魔蜥(学名:Moloch horridus),又名棘蜥、山魔蜥、刺蜥以及刺龙等,是
鬣蜥科的一种蜥蜴,魔蜥属中唯一的物种。
澳洲魔蜥是
澳大利亚特有的物种,通常生活在覆盖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干旱
灌木丛和沙漠、内陆深处的沙原和沙脊沙漠以及
白千层属矮林带。它们眼睛很小,颈部后方有一个由软组织构成的长有尖刺的“假脑袋”,全身布满大多未钙化的圆锥形尖刺,身上有金黄色和棕色的斑块,腹部表面覆盖着圆锥形、互不重叠的鳞片,复杂的体表纹理帮助其通过身体接触来保持和吸收水分,尤其是体表水分的凝结。其繁殖方式为卵生,主要在冬末至初夏(8月至12月)进行交配和产卵,幼蜥平均体重1.8克,吻肛长为63到65毫米,成年个体总长度(包括尾巴)可达21厘米,通常
雌性比
雄性体型更大,野外生存的寿命为6至20年。澳洲魔蜥主要以蚂蚁为食,用舌头捕捉猎物,常常一天能吃掉数千只蚂蚁,其捕食者包括野生鸟类和
巨蜥属等。
2017年2月20日,澳洲魔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其分布范围与
吉布森沙漠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相重叠。
命名与分类
1840年,博物学家兼商人
古尔德在伦敦首次展出了澳洲魔蜥。1841年,生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以《
失乐园》为灵感为其首次命名为Moloch horridus,学名中的Moloch是著名神话史诗《
失乐园》中嗜血的神,horridus在拉丁语中意为“可怕的、粗糙的”,据说格雷当时想到了
约翰·弥尔顿的史诗。
澳洲魔蜥是魔蜥属(Moloch)中唯一的物种,但许多分类学家怀疑魔蜥属在野外可能还有未发现的另一个物种。澳洲魔蜥与北美洲角蜥属(Phrynosoma)的角蜥形态相似,但亲缘关系较远,两者的相似性通常被认为是趋同进化的一个样本。
形态特征
澳洲魔蜥的总长度(包括尾巴)可达21厘米(8.3英寸)。
雌性比
雄性体型大,平均体重45.5克(范围在33克到88.7克之间),吻肛长平均为91毫米(范围在80毫米到110毫米之间)。雄性平均体重31.2克,吻肛长78.7毫米,体重从不超过49克,体长从不超过96毫米。体重在一年中会有很大变化,而且变化迅速,在几个月内体重可能会增减多达30%。雌性产卵会导致体重大幅下降,但也能迅速恢复——有一例中,一只雌性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体重就增加了40%。
澳洲魔蜥全身布满大多未钙化的圆锥形尖刺,分布在西
澳大利亚的澳洲魔蜥身体的整个上半部分布满尖刺,其带刺的鳞片有助于它抵御捕食者。它们的大型尖刺完全无骨,只有两根顶骨上的尖刺由
颅骨上适度的骨质突起支撑。它们的身体覆盖着厚厚的盾甲和带刺的圆锥体,身上还有金黄色和棕色的斑块,帮助它们在干旱的
栖息地中伪装自己。澳洲魔蜥的颈部后方有一个由软组织构成的长有尖刺的“假脑袋”,眼睛很小,当它低下头时,就会把这个“假脑袋”展示给潜在的捕食者看。它们的腹部表面也覆盖着圆锥形、互不重叠的鳞片。
人们曾经认为澳洲魔蜥的带刺铠甲完全是一种防御特征,可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侵害。实际上,澳洲魔蜥复杂的体表纹理也有助于它们通过身体接触来保持和吸收水分,尤其是体表水分的凝结。澳洲魔蜥的皮肤颜色会随温度变化;个体在早晨呈棕色或橄榄色,下午气温升高时会变成浅黄色。观察表明,澳洲魔蜥会通过改变姿势来调节体温,要么最大限度地与温暖的表面(地面)接触,要么通过用两只脚抵住灌木站立来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接触。
与大多数
澳大利亚鬣蜥科动物不同,澳洲魔蜥的大腿腹面没有股孔,它们也缺少颞上骨,它们有21节荐前椎骨和22节荐后椎骨。它们的趾短,指骨数量也有变化,在其大部分分布区域内指骨数量有所减少,但在部分分布区域
内能发现原始的
鬣蜥科指骨模式。为了适应以蚂蚁为食的特殊饮食习惯,澳洲魔蜥下颌牙齿经过改造,能恰好嵌在两颗上颌牙齿之间,形成一个剪切装置。它们没有前侧的侧生齿,用舌头捕捉猎物。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澳洲魔蜥分布地区包括
澳大利亚北领地,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
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其中主要分布地区为西澳大利亚。
栖息环境
澳洲魔蜥通常生活在覆盖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干旱
灌木丛和沙漠、内陆深处的沙原和沙脊沙漠以及
白千层属矮林带。在西澳大利亚,澳洲魔蜥的
栖息地更多地与沙壤土地区相契合,而非特定的气候条件。
生长习性
防御行为
澳洲魔蜥身上布满棘刺,包括其
颅骨顶部的带刺“假头”。当受到捕食者威胁时,它们会把头缩在前腿之间并露出 “假头”,使捕食者难以将其吞下。它们的身体保护色和精致的棘刺让其很难被发现,尤其是当它们静止不动时。澳洲魔蜥行动缓慢且时走时停,当威胁靠近时,常常会在行进途中僵住不动,还会鼓起身体,让自己更难对付。
澳洲蜥蜴的
捕食者包括澳大利亚鸨(学名:Ardeotis australis)、人类(智人,学名:Homo sapiens)、
黑胸钩嘴鸢(学名:Hamirostra melanosternon)和
巨蜥属(属名:Varanus),但它们凭借身上那全副武装般的硬刺以及具有伪装效果的体色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捕食。其他可能的捕食者还包括蛇以及被引入的
澳洲野犬(学名:Canis lupus familiaris)和
赤狐(学名:Vulpes vulpes)。
觅食行为
澳洲魔蜥是专性食蚁动物,只吃蚂蚁。它们主要食用虹
臭巨山蚁属(尤其是红黑虹臭蚁)和
举腹蚁属的蚂蚁。其食谱中记录的其他蚂蚁种类还包括埃克塔托姆蚁、
小家蚁、
弓背蚁属、大头蚁和
梅氏多刺蚁等属的蚂蚁。它们采用“守株待兔”式
捕食法,在隐蔽处附近找一个觅食点,等待蚂蚁经过。虹臭蚁属的蚂蚁在地面路径上经过时会被吃掉,举腹蚁属的蚂蚁主要是在醋栗灌木(普雷斯勒氏薄柱草)的路径上被食用。澳洲魔蜥会选择在三齿稃草丛或蓟木或
薄柱草灌木丛附近觅食,并且只有在气温高于24
摄氏度时才会积极觅食。在一些地区,人们观察到澳洲魔蜥只在早晨(上午11点之前)或傍晚(下午3点至6点)觅食,不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期间觅食。
由于蚂蚁含有
甲壳质和
甲酸,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所以澳洲魔蜥的胃很大,可以大量食用蚂蚁;据估计,它们每天要吃750只蚂蚁,平均进食速度为每分钟2.9只蚂蚁,但也有记录显示进食速度可达每秒1只蚂蚁。研究表明,澳洲魔蜥能吸收其食用的蚂蚁中约59%的可代谢能量,相比之下,一般昆虫食谱的吸收效率约为70%。它们的粪便颗粒很有特点:呈椭圆形、黑色且有光泽,很容易碾碎,能看到许多蚂蚁的外骨骼。
饮水行为
澳洲魔蜥通过露水凝结在干燥的沙漠中收集水分。清晨,当外界开始变暖时,露水会在它的皮肤上形成。然后,露水会借助重力和毛细作用,通过它尖刺之间的通道被输送到它的嘴里。在降雨时,毛细作用能让澳洲魔蜥从全身吸收水分。毛细作用还能让澳洲魔蜥从潮湿的沙子中吸收水分。通过沙子吸收水分是澳洲魔蜥获取水分的主要来源。
他会用身体在潮湿的地面上摩擦,并把潮湿的沙子铲到背上,其外层表皮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其角质纤维状的表皮是亲水性的,鳞片表面有
六边形的微观结构。当微量的水接触到它的皮肤(预湿润)时,这些微观结构就会充满水,皮肤表面就会变得超亲水。这使得水分能够在更广泛的表面区域扩散,从而能更快速地被吸收,因为水分是通过位于其鳞片之间的小通道中的毛细作用收集的。收集到的水会通过位于部分重叠鳞片下方的半管状通道中的毛细作用
被动运输,这个不对称且相互
连通的系统覆盖了蜥蜴的整个身体表面。当水分充足(比如有水坑时),这些通道会在嘴边终止,此时可以通过其
下颚的动作观察到它主动饮水的过程。
同样的亲水性水分收集生理机制也存在于德克萨斯角蜥(Phrynosoma cornutum)、圆尾角蜥(Phrynosoma modestum)、沙漠角蜥(Phrynosoma platyrhinos)、阿拉伯蟾头鬣蜥(Phrynocephalus arabicus)、观日蟾头鬣蜥(Phrynocephalus
旱地沙蜥)、霍氏蟾头鬣蜥(Phrynocephalus horvathi)、黄斑鬣蜥(Trapelus flavimaculatus)、苍白鬣蜥(Trapelus pallidus)和
沙漠鬣蜥(Trapelus mutabilis)身上。
运动行为
澳洲蜥蜴行走方式时而静止、时而摇摆,目的是为了缓慢移动寻找食物、水和配偶。
节律行为
澳洲魔蜥在多种体温条件下都能保持活跃,在一项研究中,其野外平均体温为28.3
摄氏度。它们的活动模式呈双峰型,在秋季(3月至5月)以及冬末至初夏(8月至12月)较为活跃;在一年中最热(1月至2月)和最冷(6月和7月)的时候,它们几乎完全不活动,会躲进自己挖掘的洞穴里。其活动模式被描述为“半游牧式”,根据蚂蚁分布情况进行变化,但这种游牧式活动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的。在夏季和秋季,澳洲魔蜥居住地相对比较固定,活动区域包括几丛灌木、蚂蚁的路径以及一个排便点。其个体在早晨从灌木的遮蔽处出来,在沙地上晒太阳取暖,然后走到排便点,再沿原路返回灌木遮蔽处,途中有时会停下来吃蚂蚁。在8月和9月,它们会大范围活动,目的可能是寻找配偶。它们会藏身于小型洞穴中,洞穴足够容纳一只个体,位于地表以下至多10厘米处,面积大约为5×5×12立方厘米。它们似乎会将排便区和觅食区分开,排便区能发现它们独特的粪便颗粒堆积。
感知与沟通
1998年,皮安卡等人提出,澳洲魔蜥可能会利用地标进行视觉导航。
活动范围
澳洲魔蜥个体对空间的利用情况各不相同。有记录显示,被追踪的个体有的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局限于非常小的区域活动,有的则会四处游走。在为期3年的观察中,发现其个体出现在最初记录位置的100米范围内。它们没有领地意识,似乎也不存在专属的活动范围,被追踪的个体在活动区域上有大量重叠。在一项研究中,它们平均每日移动距离估计为77.9米,但有些个体的移动距离超过了500米。平均而言,
雄性可能比
雌性移动得更多。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关于澳洲魔蜥的交配制度,目前所知信息不多。传闻证据以及它们在交配季节广泛的活动习性表明,澳洲魔蜥可能会跋涉相对较长的距离,聚集在地标处进行交配。有限的观察显示,雄性会靠近雌性,上下摆动头部,如果雌性似乎有接受的意愿,雄性就会爬到雌性身上。如果雌性不愿意接受,就会翻滚以摆脱雄性。它们主要在冬末至初夏(8月至12月)进行交配和产卵,在秋季也观察到过交配现象,这表明它们可能存在精子储存机制。
筑巢产卵
澳洲魔蜥每年繁殖一次。
雌性会在产卵洞穴中产卵,这些洞穴最长可达15厘米,位于地表以下最深22厘米处。这些洞穴与它们平时居住的洞穴不同,通常是在朝南的沙脊上挖掘而成。雌性每次产卵3到10枚(中位数为8枚),卵的孵化期为90到132天(平均118天)。产完卵后,雌性会填平产卵洞穴并将表面弄平,以掩盖其活动的痕迹。
生长发育
幼蜥平均体重1.8克,吻肛长为63到65毫米,幼蜥会在爬出产
卵巢之前吃掉自己的卵壳。
雄性和雌性澳洲魔蜥从蛋中孵出时大小大致相同,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也相近。此后,
雌性开始生长得更快,并一直持续生长到5岁。澳洲魔蜥在野外的寿命为6至20年,野生状态下,平均寿命6年,最高寿命20年。
人工繁殖
繁殖澳洲魔蜥的难度不高,但在雌雄的判别上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在幼体阶段,成体的雌性体型比 雄性大很多。交配是以一般蜥蜴的交尾方式进行。雌性一年只产卵一次,每次产下3-10颗卵,一般都是8颗。卵的孵化期约为90-130天,平均是120天。初生的魔蜥头尾长6.5公分左右,只要饲养得当,魔蜥可以活上十年至二十年。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澳洲魔蜥是蚂蚁专食性动物,会对其栖息地区的蚂蚁
种群产生影响。它们与其他食虫的
鬣蜥科蜥蜴共同生存,包括栉尾蜥属的异鳞栉尾蜥(Ctenophorus isolepis)和无鳞栉尾蜥(Ctenophorus inermis)。澳洲魔蜥通常会受到大量
线虫(卡塔纳副咽线虫以及短缩线虫属的一些种类)的
寄生。这些线虫可能会利用蚂蚁或
白蚁作为中间宿主,进入澳洲魔蜥体内。此外,已在它们的肠道内发现一种新的
绦虫纲种类——皮安卡瑞列绦虫(
食虫类:Oochoristica piankai)。
经济价值
澳洲魔蜥因其奇特的外形在动物园中很受欢迎,它们是在恶劣环境下适应特殊饮食的代表案例,可用于研究和教学。该物种在国际宠物贸易中有一定需求,但由于其严格的饮食要求,需求较为有限。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澳洲魔蜥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没有对其生存构成重大威胁的因素。根据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评估,澳洲魔蜥是一个常见物种,其
种群数量稳定。其物种分布范围与
吉布森沙漠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相重叠。
保护级别
2017年2月20日,澳洲魔蜥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评估是无危物种,也未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中。
物种危害
澳洲魔蜥对人类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