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芷宇,植物营养学家,致力于水稻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的研究,在对土壤养分状况与水稻器官协调生长的论述上有不少创见。80年代以来,在我国首先系统地发展了根际营养环境的研究。总结和建立了根际研究的测试技术,推动土壤—植物生理—微生物研究工作的开展。在丰富我国土壤植物营养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的研究内容方面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刘芷宇,1929年出生于
上海市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原籍为
江苏省常州市。小学期间即逢抗日战争。从小学到初中,随家庭颠沛避难,断断续续完成学业。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就读于
南京市人民中学,完成
高中课程。1949年全国解放,举国欢腾,怀着向往北京,报效祖国的热情,在上海考取了
北京大学生物系。四年丰富的学习和政治生活使她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校学习期间,于1952年参加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生物系植物生理研究室秘书,植物生理课程助教,并在曹宗教授指导下进行“有机物质在维管束中运输机制”的研究。
1957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初期曾从事过植物氧化还原特征的研究,参加了《渍水土壤化学与水稻生长的关系》一书的翻译。1958年10月参加
湖北省孝感地区丰产
经验总结,并任该基点副点长。完成了“深耕对水稻根系发育的影响”和“土壤中养分状况与小麦倒伏问题”的研究。一年后,调至“陈永康丰产经验总结”任务组,为负责人之一。在此期间,与有关同志一起,完成了“看土施肥原则的分析”研究和在
马溶之教授主持下,参加了《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一书的编写。此外,还领导完成了“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对水稻器官协调生长的影响”、“应用14C研究腊肥对小麦越冬期间物质累积的影响”等工作。于1961年升为助理研究员。此后,还负责
无锡市东亭公社和
丹阳市练湖农场两基点的工作,研究不同土壤上合理施肥的问题。与此同时,组织实验室的同志,筹备植物根系方面的研究工作,领导完成了”植物根系
阴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文革”期间,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工作。1970年她被下放到
泗阳县,直到1973年9月返回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重新开始工作。
重返工作岗位后,她担任了植物营养诊断组组长。参加了“全国土壤普查和营养诊断协作组”负责完成了土壤—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的筛选研究,为
江苏省重点县、社和全国农业计量工作人员多次举办培训班,并在宜兴县设点推广。领导了“主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的研究和编著。于1980年升任副研究员。
此后,刘芷宇担任植物营养组组长。根据学科规划,开展了“根际营养环境”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所开放实验室经费的支持下,对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微区研究的冰冻切片、放射自显影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完成了根际pH、氮、磷、钾、铁、锰等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科研成果。在全国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于1988年升任研究员。
刘芷宇自1983年起还参加了黄淮海平原“六五”攻关任务,承担了合理施肥中“
生石灰性土壤上
尿素合理施用”等研究项目,对尿素大量施用下出现问题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改进施用方法的建议。
刘芷宇自参加工作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作为第一主持人、主编以及参加撰写的专著曾多次获奖,其中《土壤—植物营养诊断》获1978年
江苏省科技奖、“作物营养失调”幻灯片获1981年
中国科学院成果
三等奖。《主要作物营养失调图谱》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土壤—根系界面营养环境的研究》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二等奖。此外,参加了多本获奖专著中有关章节的撰写。如《中国土壤氮素》中“根际土壤的氮素状况”(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稻土》中“水稻根际营养”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一等奖及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刘芷宇还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曾任五届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一届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五届中国植物生理学会营养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化学卷》编委等。曾参加1990年在日本召开的第14届国际土壤学会议并宣读了论文,还参加了其他有关的水稻土、微量元素等国际讨论会。并与
日本、美国等国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技术成就
刘芷宇在1959年参加完成“
陈永康丰产
经验总结”的任务中,从高产条件下看土施肥和拔节期重施有机肥的经验中受到启发,结合日本当时提出的“V”字型施肥理论,认为有必要弄清不同土壤的施肥原则和不同生育时期养分需求的机理。在与有关同志的合作下经过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根据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对苏南地区不同土壤稳肥性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原则。并据此在江宁农场和练湖农场拟定了四种土壤上晚稻高产的施肥方案,进行了中间试验,达到了高产。此外还在
无锡市(现
锡山区)进一步验证,对该县各公社不同土壤上如何改进水稻施肥方法提出了意见,深受当地各级领导的欢迎。县委曾将提出的意见加按语铅印成册,发至基层。为农业生产合理施肥,特别是针对一些低产地区提高产量起了积极作用。
为了弄清不同生育时期施肥后的养分供应状况与水稻器官协调生长,从而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刘芷宇还领导有关课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氮素供应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是影响水稻器官协调生长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被认为是有创意的见解,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1974年刘芷宇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土壤普查和营养诊断协作任务,进行了土壤—植物营养诊断测试方法的筛选工作。有关植物营养诊断,国内外的测试方法很多,但尚缺乏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特点,并能指导生产上合理施肥,既适宜又能够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指标。为此,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刘芷宇领导有关同志,深入基点,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开展室内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和指标。其中就水稻而言,国内外还没有测定植株氮素水平的速测方法和指标。通过研究,刘芷宇提出了以
游离氨基酸含量作为检测水稻对氮肥需求的指标,并对该测定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条件研究。并将该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验证,在宜兴县设点推广,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合理追肥均获得大面积增产,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为全国计量单位和
江苏省农技干部多次进行宣讲,对全国开展作物营养诊断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汇集了丰富的营养失调症状,编制了一套彩色幻灯片,并主编了《主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一书。受到国内各有关研究单位、院校和基层的欢迎,填补了我国植物营养学在这方面的空白,成为检索植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参考书。
刘芷宇攻读的是植物生理专业,到土壤研究所工作以来,一直有志于将植物生理和土壤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60年代初起,即探索从根系的生长环境着手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因“文革”而未能如愿。后又因承担农业部任务未能实施,直至70年代末,根据学科规划才能全力以赴开展根际营养环境的研究。根际是涉及到土壤—植物生理一微生物学科交叉的领域,是7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毫米级植物根与土壤接触界面间的微区,首先在技术方法上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刘芷宇迎难而上,带领研究组内的同志,从研究方法入手,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适合微区研究的技术,如冰冻切片法,电子探针法,根际特异分泌物的分离鉴定,以及
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等等。并与研究微生物的同志合作,主编《根际研究法》一书(1997,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水稻根一土界面显微特征,植物根表面对
阴离子吸附特性,根际氮、磷、钾等养分浓度梯度的变化规律,根际的pH、Eh状况与磷、铁等难溶性养分有效利用的关系,植物根系特定分泌物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酸性土壤上重金属在根际的
化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植物根表面区分吸附性阴离子的方法和吸附特性,全面阐明了水稻根—土界面的显微特征;根际的养分分布;特定分泌物的性质及其与难溶性铁利用的机理以及根际的pH状况和土壤中磷、铁利用率的关系;揭示了根际NO3N和NH4-N分布的规律;速效钾亏缺或累积的
梯度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明确了禾谷类作物根系特定分泌物麦根酸的性质和在根际土壤中的分布。她还研究了铁,锰在根际土壤中的扩散和
吸附、解吸的过程。其中的一些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某些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对根际营养环境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关“土壤中磷、铁根际效应的论文于第14届国际土壤学会会议上宣读(1991,
日本)。
为了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在全国开展,刘芷宇多次发表综述文章,介绍国际上有关这方面的概况和进展,曾为全国农业院校的植物营养教师宣讲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亲赴全国各地的主要农业大学,为有关的研究生开课,并两次举办“根际研究法培训班”和学术讨论会,拓宽了植物营养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提倡通过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多学科的交流渗透。为推动植物营养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农业应用的进一步提高作出了贡献。
刘芷宇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爱业敬业。虽然在人生的历程中遭遇了种种曲折和坎坷,但始终坚信真理,对她一生所挚爱的土壤—植物营养研究工作倾注了自己的一切,孜孜追求,终身不倦。退休后,她仍在著书立说,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本学科的发展和前途。
在学术思想上,刘芷宇积极主张多学科的交流和渗透,注意发展交叉学科上的新的生长点。为此,她在国内首先系统地建立和发展了土壤—植物根际环境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实验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是该新兴学科在国内的
波特兰开拓者队和奠基人。
刘芷宇不仅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创建上有着人所共睹的建树和创新,同时她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必需为生产服务”这一宗旨,关心国民经济的发展,关心人民大众的衣、食问题。50年代末,她参与并负责了“
陈永康丰产
经验总结”;60年代,又参加了苏南地区不同土壤合理施肥的研究;70年代她利用自己的“植物营养诊断”研究成果,指导了苏南地区水稻的追肥;80年代参加了黄淮海平原“六五”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提出了
生石灰性土壤大量施用
尿素后出现的障阻机理新见解和改进施肥方法的建议。这些研究工作的成果,都大大推动了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开拓新兴学科的同时,刘芷宇一贯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除亲自培养研究生外,对后辈的同事们也不断以新的知识加以充实和提高。她对研究工作要求严格,务求试验数据的规范与准确。对后辈们,她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甚至为他们逐字逐句修改试验报告和论文。为推动土壤—植物根际营养环境这门新兴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她亲自为全国农业院校的植物营养教师开办了数期培训班,并为有关院校的研究生开课。她那种“三老四严”的科学道德和良师益友的风貌,受到了同行们的称道,后辈们的敬重。
简历
1929年1月 出生于
上海市(原籍
江苏省常州市)。
1953-1956年 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助教。
1957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主要论著
1 曹宗巽,刘芷宇。关于有机物质在维管束中运输的机制问题。植物学报.1957,7(4):269
2 刘芷宇等。土壤养分状况与小麦倒伏问题的探讨。土壤学报.1960,8(1):74
3 刘芷宇,刘兰。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对水稻器官协调生长的影响。土壤学报.1962,10(2):145
4 刘芷宇。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离子的途径。土壤学报.1964,12(2):235
5 刘芷宇等。江苏练湖农场两种主要土壤的供肥特点及其对晚稻生长的影响。土壤学报.1965,13(4):387
6 刘芷宇,朱兆良,陈家坊。
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中看土施肥原则的分析。科学通报.1965(7):585
7 刘芷宇等。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见: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编著。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8 刘芷宇等。氨基酸总量作为水稻氮素诊断指标的研究。植物学报.1977,19(3):200
9 刘芷宇,曹亚澄。根系对磷酸离子
吸附特性的研究。中国科学.1980,英文版,23(8):1046(中文版),7:706
10 刘芷宇。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环境的研究概况。土壤学进展.1980,3:1
11
许曼丽,刘芷宇。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状况的研究,Ⅰ.微钾玻璃电极的应用。土壤学报.1982,19(14):367
12刘芷宇等。主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图谱。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13许曼丽,刘芷宇。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状况的研究,Ⅱ.钾离子的富集与亏缺。土壤学报.1983,20(3):295
14钦绳武,刘芷宇。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状况的研究,Ⅲ.水稻根际氮素的变化。土壤学报.1984,21(3):238
15 罗质超,刘芷宇等。
尿素水解中NH3对根系的抑制作用。土壤学报.1985,22(1):56
16施卫明,刘芷宇等。土壤—根系微区养分状况的研究,Ⅳ.电子探针制样方法及其应用。土壤学报.1987,24(3):286
17刘芷宇,施卫明。应用电子探针对植物根际和根内营养元素微区分布的探讨。植物生理学报.1988,14(1):23
18 钦绳武,刘芷宇。土壤—根系养分状况的研究,Ⅴ.不同形态肥料氮素在根际的迁移规律。土壤学报.1989,26(2):117
19
王健林,刘芷宇等。根际中Si、Fe、Mn和Al的状况与水稻生长。应用生态学报.1991,2(3):232
20范晓晖,刘芷宇。稻、麦根系H+的分泌与介质磷水平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报.1991,17(2):125
21 施卫明,刘芷宇。麦类作物根际麦根酸的分布和难溶性铁的活化。科学通报.1991,36(1):64
22刘芷宇。我国根际微域营养环境的研究。见:
李庆逵与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4
23刘芷宇。根际土壤的氮素状况。见:中国土壤氮素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
24 刘芷宇。水稻的根际土壤环境。见:中国水稻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5
王健林,刘芷宇。根圈
化学。地球科学进展.1993,8(2):88
26刘芷宇等。根际研究法。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