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逵(1912年2月12日—2001年2月25日),男,
汉族,出生于浙江宁波,
九三学社社员,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庆逵1932年本科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
伊利诺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2月25日逝世。
李庆逵长期致力于土壤
化学分析、土壤植物营养化学及施肥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出版了《中国红壤》《中国土壤》《中国磷矿农业利用》《中国水稻土》等专著。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2名。获评美国
伊利诺伊州大学农学院“著名科学家”称号、
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委发明
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李庆逵1912年2月12日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商人家庭。1921年在外祖父家所在地的
慈溪市慈湖小学毕业后,前往父亲工作所在地
宁波市读书。1925年毕业于
宁波效实中学。1925年到1928年在宁波效实中学
高中部读高中。1928年到1932年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
20世纪30年代,李庆逵吸收欧美的先进研究方法, 结合中国具体的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总结。1937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土壤分析法》,该书成为了土壤化学工作者经常参考的一部工具书。
1944年李庆逵获得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前往
美国留学,就读于美国
伊利诺大学研究生院,1946年获该校
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以《土壤有效养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的论文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李庆逵1948年回到中国,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副主任。
1953年起担任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同年加入
九三学社。1954年到1955年和他同事在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所属试验场及有关生产单位,进行了幼龄
橡胶树氮磷肥用量和比例的田间试验,通过实验提出了不同垦区的幼龄胶园的施肥原则和技术,促进了橡胶事业的发展。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华南和
云南省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副队长,历时六年对华南、云南地区的热量、寒害、风速、水分和土壤等进行调查,基本查清了适合种植橡胶的宜林地。
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磷矿粉肥效问题的理论基础》一文,总结了他多年进行磷矿粉肥效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
碳酸氢铵深施技术,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作出了贡献。1978年12月到1981年担任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
1983年主编的《中国红壤》出版,阐述了中国红壤的分类、
物理化学性质、土壤肥力特点、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等概念及其在农、林、牧业发展中的实践意义。1987年获评美国
伊利诺伊州大学农学院“著名科学家”称号。2000年获评
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逝世
2001年2月25日,李庆逵在
南京市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果
土壤化学分析
李庆逵研究了磷肥品种及其施用方法对小麦、玉米生长的影响;
磷灰石的肥效;华南、华中红壤区,华东黄褐土区和
淮北市石灰性冲积土区土壤磷素的形态及其转化;土壤性质和作物习性对于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影响;土壤中氮素状况与磷肥效应的相互关系等。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南方红壤区合理施用磷肥及磷肥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与同事研究了中国主要中低品位
磷矿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行为,进行了作物吸收磷素的研究。得出磷矿粉直接施用的肥效与土壤酸度密切相关的结论。
红壤研究
李庆逵带领团队对红壤的分布、发生、演化过程、利用与改良进行了调查研究。李庆逵主编出版了《中国红壤》,阐述了中国红壤的分类、
物理化学性质、土壤肥力特点、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等概念及其在农、林、牧业发展中的实践意义,为综合持续利用红壤资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碳酸氢铵粒肥研制
李庆逵提出了将粉状碳酸氢加工制成粒状肥深施的设想,经过严格的田间试验,施用粒状碳酸氢铵肥比粉状肥增产稻谷36.2%—52.6%,证实了其设想的实践意义。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
金坛区第二农具厂等单位研制出碳酸氢铵造粒机,装配在
小氮肥厂的肥料出料处,直接生产粒状碳酸氢铵。结果表明粉肥的氮素利用率为22.3%,粒肥深施可提高到64.8%。从粮食增产效果看,每公斤
碳酸氢铵粒肥比粉肥可增稻谷1.9公斤,小麦1.0公斤,玉米1.3公斤。李庆逵根据磷肥对
橡胶树速生高产具有促进作用,提出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多年生的橡胶树时,以磷矿粉做基肥的建议。试验结果证明种植橡胶树时,以
江苏锦屏磷矿生产的磷矿粉为基肥,肥效可与
过磷酸钙肥相比拟。施用后的前4年的肥效相当于过磷酸钙的1/2—2/3,后4年的肥效则为过磷酸钙的3倍以上。种植橡胶树时
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成功,解决了大面积开发
天然橡胶园磷肥不足的困难,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口天然橡胶的封锁,开创了有效利用磷矿资源的途径。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李庆逵共发表论文9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李庆逵主编了《中国红壤》《中国土壤》《中国磷矿农业利用》《中国水稻土》等专著。妻子《土壤分析法》经2次修订,多次再版,成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对推动中国现代土壤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李庆逵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委发明
一等奖、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李庆逵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2名。代表性学生有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所长,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
曹志洪,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健民。
影响与后世纪念
李庆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李庆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由南京土壤研究所于2012年4月20日上午举行。
人物评价
时任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先贵表示:“李庆逵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土壤科学事业,学术上的精深造诣、科研上的卓著功绩与他的优秀品格交相辉映,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李庆逵的很多朋友、同事、学生评价李庆逵:“心态平和,淡定乐观,容易相处”。
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
沈仁芳表示:“李庆逵先生把一生献给了我国土壤科学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表示:“李庆逵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优秀的园丁、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科研成果及担任的职务,更在于他为人师表及提携后人的高尚风范、为中国土壤科学进行科学谋划及凝聚土壤学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宏大气魄。”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23-04-03
历任所长书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23-04-03
李庆逵.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