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野玉米
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
墨西哥野玉米(学名:Zea Mexicana (Schrad.) Kuntze),又名Euchlaena mexicana Schrad.,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墨西哥野玉米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该植物一年生高大草本,实心,秆多分,高2-3米。叶舌截形,顶端不规则齿裂;叶片宽大,长0.5米,宽达8厘米。墨西哥野玉米的花序单性,雌花序腋生,雌小穗长约7.5毫米。花果期为秋冬季。
墨西哥野玉米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热性强,最适抽芽温度为15℃,生长最适温度为20-35℃。该植物鲜草的质地松脆,口感清香,消化率高,可用于直接饲喂或制作青贮饲料饲喂各种家畜,如肉牛奶牛、羊、鹿等;也可饲喂鹅、兔、非洲鸵鸟、鱼等。墨西哥野玉米在中国台湾等地畜牧场、站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秆多分蘗,直立,高2-3米,实心。叶舌截形,顶端其不规则齿裂;叶片宽大,长约0.5米,宽达8厘米。花序单性;雌花序腋生,雌小糠长约7.5毫米,着生于肥厚序轴之凹穴内而呈圆柱状雌花序,全部为数枚苞鞘所包藏,雄花序组成大型顶生复总状花序,雄小穗长约8毫米,孪生于延续的序轴的一侧;第一颖具10多条脉纹,顶端尖;第二颖有5脉;鳞被2枚,顶端截形有齿,具数脉。花果期秋冬季。
生长习性
墨西哥野玉米(Zea mexicana (Schrad.) Kuntze),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禾本科,其生长习性体现了其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这种植物在生长季节内表现出快速的生长速度,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其生命周期内可以经历多个生长阶段。
墨西哥野玉米的生长周期开始于种子的萌发,其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发芽,幼芽破土而出。在幼苗阶段,墨西哥野玉米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光照,以支持其叶片的展开和茎秆的伸长。随着植株的成长,其根系深入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分,同时通过光合作用积累能量。
在成熟期,墨西哥野玉米的雄花序和雌花序开始发育,雄花序在顶部形成大型的复总状花序,而雌花序则在叶腋处形成圆柱状的构造。这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依赖于风媒传粉,花粉通过风力传播到雌花序,完成受精卵过程。
墨西哥野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其对温度和水分的广泛耐受性。它能够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但更偏好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田间管理上,需要定期进行中耕除草和适时灌溉,以保持土壤的疏松和湿润。此外,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还需进行合理的施肥,以满足其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
分布范围
墨西哥野玉米的自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其原产地——中美洲的墨西哥,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为墨西哥野玉米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植物的种子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引种,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
在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野玉米被引入中国,这一引种行为可能是通过与美国南部印度等地的农业交流实现的。在中国,台湾等地的畜牧所和站进行了引种栽培,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墨西哥野玉米的原生环境相似,因此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并生长。
墨西哥野玉米的分布范围不仅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它在温带地区也有种植。这得益于其对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温室栽培和灌溉系统的使用,使得墨西哥野玉米能够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生长。
生长繁殖
圃地准备
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若栽培面积较大,苗床应离移栽地较近,附近要有水源。在育苗前20-3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人畜粪尿3-4千克,腐熟厩肥5-6千克,然后与土壤拌匀。在播种前1周左右,每平方米施碳酸氢铵50克、过磷酸钙200-250克、硫酸钾20克,施肥后浅翻耕。育苗床的耕作层要做到肥、松、细、软、厚,手捏成团,落地即撒,面要求土粒大小一致。苗床应开沟做畦,建立排灌系统,一般畦宽1.7米,畦长以地块而定,畦沟深20-25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播前用清粪水浇透苗床,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亩用种量500克,然后覆上细土,覆土厚度2-3厘米。
播种方法
播种前一周可在待播地块上喷洒除草剂,以控制禾本科杂草生长。按株行距,采用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播种时只需略覆细土。播后保持畦面湿润,5天可出苗。种子播前用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量,穴播每亩750-1000克,育苗移栽400-600克。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春播或夏播,春播、夏播期分别为4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播种间距,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直接穴播株行距25厘米×35厘米,待苗高10-15厘米时,每穴定苗1株,缺株要补苗。播种深度视土壤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轻壤土宜深,重壤土宜浅,一般3-4厘米,尽量保持播种深度一致。
栽培技术
播后管理
春季育苗,应进行小拱棚覆膜,播后3天注意揭膜换气,移栽前10天揭去覆膜炼苗。育苗期间注意防除杂草,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15天,除去小苗、劣苗,根据出苗情况适当间苗,苗距保持3-4厘米,不可过密,以免幼苗徒长。在苗床种后30-40天、苗高10-15厘米、幼苗4-5片叶时起苗移栽。在移栽前l天,对苗床浇透水,以便起苗。移栽严格选苗,淘汰徒长苗,挖苗时带4-5厘米主根。边起苗边移栽,移栽采用高垄栽植。垄的规格:垄顶宽70厘米,垄沟宽30厘米,垄沟深25厘米。移栽时将根颈部分埋人土中,土稍压紧,使根部与土壤紧密接合。也可雨后抢墒栽植。移栽完后应浇透一次定根水。
选地整地
墨西哥野玉米种子硬实,地块深耕后要耕细整平,以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吸收水分,促进种子萌发。根据墨西哥野玉米需肥规律,按照有机无机化合物结合、底肥追肥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有机肥要求充分腐熟,作底肥。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时应施一次种肥,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应在移栽时施一次苗肥,每亩施尿素15千克,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割后,结合灌水追施一次氮肥,每亩施尿素15千克。
田间管理
定苗及查苗补栽:采用穴播的应及时进行匀苗和定苗。一般在幼苗长出4-5片叶时定苗,定苗的苗间距以30-40厘米为宜。移栽幼苗成活后应及时查苗,用壮苗补缺窝。
追施肥料:墨西哥野玉米长至30-50厘米、分蘖达3个以上,应重施追肥,每亩施人粪尿1000-1200千克,并加施尿素10千克,以利分蘖,加快生长速度。每次刈割后的1-2天,结合浇水追施氮肥。
灌溉:墨西哥野玉米需水较多,尤其在高温季节,应及时灌溉,保持田间适宜的水分,每次刈割后均应浇水。
清除禾本科杂草:在墨西哥野玉米封垄前中耕除草1-2次。植株长高后,杂草竞争力不如墨西哥野玉米,无草害之忧。每次刈割后也要除草。
收获管理
刈割:当墨西哥野玉米长到50-60厘米时,可开始刈割,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10-15厘米,以后每隔20-25天刈割一次,每次留茬比原来稍高1-1.5厘米,不割掉生长点以利再生。为促使刈割后再生,刈割前3-5天可田间施速效肥;7-9月间遇天晴地干,应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以利再生。
主要价值
墨西哥野玉米干草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粗蛋白质含量10.43%,粗脂肪含量3.31%,粗纤维含量26.85%。鲜草叶长茎脆,草质柔软,适合饲喂所有家畜家禽及草鱼。可解决伏天优质青饲料的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可作为秋季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料,制作的青贮饲料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墨西哥野玉米鲜草的质地松脆,青香可口,消化率高,可青刈后直接饲喂,也可晒干或制作青贮饲料饲喂。墨西哥玉米因适口性好、叶多、茎嫩,可用于饲喂肉牛奶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也可以饲喂鹅、兔、非洲鸵鸟和鱼等。
参考资料
墨西哥玉米.植物智.2024-09-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