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是由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研究生学刊,是研究生会全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之一,致力于打造一片崇尚真理、自由平等、百家争鸣的学术新天地。
它承继两代《励学》之优良传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与支持下,在院研究生会“知新明德,修己安人”之宗旨指导下,重新确立了“守先待后,斯文在兹”的办刊理念和“励精笃志,学究天人,培育新秀,阐扬文化”的办刊宗旨。结合
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目标与学院之定位与特色,致力于为院内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术风采、读书求知、创新发展的舞台;同时《励学》坚持实行开放办刊,积极吸纳院外乃至校外人文社科研究生的优秀论文,敢于面向名师专家约稿,意在鼓励学以致用的人文思考,砥砺踏实严谨的学术精神,致力于打造一片崇尚真理、自由平等、百家争鸣的学术新天地。
1933年12月,国立山东大学“励学社”创办了综合性杂志《励学》,时任山东大学校长
赵太侔亲自为其作序。《励学》作为半年刊,国内各大书局均代售,前后共出版7期,与当时的《科学丛刊》(1933年创办,共出两2期)、《文史丛刊》(1934年创办,共出1期)、《刁斗》(共出2卷6期)、《二五年刊》等刊物齐名。赵太、
游国恩、
萧涤非、
任之恭、
汤腾汉、
李珩等诸位先生对刊物给予热情赞助和支持;据记载,
老舍先生曾亲自帮助审阅和修改文章;
童第周先生和时为学生的
臧克家都曾在上面发表文章;
傅斯年对所刊发文章曾给予高度褒奖。刊物不仅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以至蜚声海外,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会图书馆曾致函该社,全份订购该刊。
2003年6月,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创办研究生刊物《励学》,时任文史哲研究院院长
王学典教授特地撰写了“世俗社会的精神圣地”一文作为首期之发刊词。自创刊以来,《励学》便旗帜鲜明地提出接续国立
山东大学“励学社”传统,重拾《励学》命名学刊,以“承续学术传统,倡扬思想创新,培育栋梁之才,重铸山大形象”为办刊精神,打造研究生自己的学术平台,7年间共出版14期,在院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2011-2012年该刊因故停办。
2012年1月,新的儒学高等研究院整合组建以来,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励学》期刊的再刊工作。2013年3月,学院委派第一届研究生会负责成立《励学》编辑部,并于3月12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正式展开再刊工作。“复刊十周年特刊”于2013年7月基本定稿,9月正式出版,自此《励学》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两代励学,一脉相承,三次发展”,80年沧桑砥砺,《励学》以其一脉相承的担当精神与人文情怀,迎来了它的第三次发展。我们深信,在大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它必将焕发新生,不断向前。
耕凿:泛指耕种,务农。
南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某执鞭贱品,耕凿庸流,沉影南亩之间,滞迹东皋之上。”唐
吴筠《高士咏·庞德公》:“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清
赵翼《山行杂诗》之七:“美此家居,足以老耕凿。”
锄理:犹锄治。唐
韦应物《晚归川》诗:“野庐不锄理,翳起荒烟。”唐
柳宗元《序饮》:“一日锄理,一日洗涤。”宋
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孜孜:勤勉;不懈怠。《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孔颖达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姜子牙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
周文王,得行其说,封於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有生多幸,获遇昌期,受寄名藩,每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
颍川(今
许昌市)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
县丞、
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
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
唐朝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
新唐书·艺文志》、《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
崇文总目》作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