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旱(学名
旱獭属 caudata),又名红旱獭、旱獭,是一种大型地栖
啮齿动物,属于
松鼠科、
旱獭属。体长可达530毫米,尾长约为体长的38%。长尾旱獭在中国新疆西部和南部的高山草原地带独有,是
中亚高山草原的代表种之一,也是
帕米尔高原特有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栖息在高山草甸草原,植被茂密的地方,如坡地、山脚小丘附近。 长尾旱獭的毛色呈锈红色或棕黄色,全身被毛长而蓬松,粗糙且少光泽。头部颜色较深,眉间至耳上为黑色或深棕色。由于体腹、背和侧面的毛色均为棕红色,故又名红旱獭。长尾旱獭的尾巴是旱獭中最长的,超过身躯的一半。 长尾旱獭的
栖息地海拔范围为2800-4500米,栖息区狭窄。喜在
土层较厚、植被丰富的河谷阶地和缓坡的坡脚等地筑洞,营家族式群居。主要食物包括多种牧草的茎叶,秋季也食取未成熟的植物种子和少量昆虫。 长尾旱獭的生存受到栖息地丧失的威胁,IUCN将其列为least concern物种。
形态特征
外形
体躯粗壮,略小于
灰旱獭,体重4-5kg,体长448~530mm,后足长75~85mm,尾在
旱獭属诸种中最长,为153~183mm,明显超过体长的1/3,平均约为体长的38%,故称长尾旱獭。头粗颈短,耳、眼均小,四肢短粗,前后足爪长而微钝。
毛发
整个体躯和四肢几乎是一色锈红或一色棕黄。体背毛色为深棕黄色或
褐色或锈红色,被毛长而蓬散(长约35~45mm),粗糙而少光泽。体背、体侧及腹面毛色无明显差别,体背由于浮露出大量黑褐或深棕色长毛尖而显得更深暗些。头顶从眉间向后至耳上,为一界线清晰的方形黑毛区,形如“黑帽”;眼下、颊部、鼻端亦为黑色;鼻端与眉间黑色毛区之间为棕黄色,杂以少量黑色毛尖。尾色与背色相似,但尾端黑色或黑色。
头骨
颅骨不甚宽,宽仅为颅长的57.8%;吻短而宽。颧弧前部明显比后部狭窄。颅骨上面呈弧形。鼻骨较短,仅为颅长的32%,其后部与中部几乎等宽,后端中尖或平直。超出前颌骨后端或约在同一水平线,但不越过眼眶的前缘。听泡不大,长约为颅长的19.2%。上齿隙略长于上颊齿列。
生活习性
活动
长尾旱獭有
冬眠习性,通常于4月初开始出蛰,地面活动时间约5个月。营昼间活动,几乎整个白天均甚活跃,但以当地时间上午7~10时,下午5~8时地面活动最为频繁,一般在洞群周围的20~100m内活动。9月中旬开始入蛰,下旬才完全入蜇。
洞系
长尾旱獭喜在
土层较厚,植被较为丰富的河谷阶地和缓坡的坡脚等处筑洞,营家族式群居。洞群由居住洞和临时洞组成,居住洞又分为冬眠洞和夏居洞和冬夏兼用洞三种。洞道略比
灰旱獭复杂,较深、较长,有4-5个洞口。洞深2-3m,洞长多在30m以上,长者可达50m以上,洞道曲折而复杂,洞室也较多,窝巢设在洞道尽端处。临时洞短浅,无分支,亦无窝巢。
食性
长尾旱獭以多种牧草的茎叶为食,秋季亦食取一些未完全成熟的种子和少量昆虫。
生长繁殖
长尾旱獭出蛰前在洞内进行交尾,出蛰时多数雌獭已经妊娠,甚至已处于妊娠中期。5月末6月初幼獭出现地面。每年繁殖一窝,每胎仔獭4或5只。
长尾旱獭同别种旱獭一样,性成熟较晚,一般需经2次或3次
冬眠,即在生后第三年或第四年才具有生育能力。成年獭只占整个
种群的49.1%,在
雌性成獭中每年仅有52.2%的个体参加繁殖。
栖息环境
长尾旱獭栖息于海拔2800~4500m的高山裸石冰雪寒漠带边缘,栖息区十分狭窄,平均密度为0.36只/公顷。在新疆境内其垂直分布范围多在海拔3500~4500m的亚高山和高山草甸草原,个别地段可沿河谷下降至3200m,或上升至5000m的高山裸石冰雪寒漠带的边缘。对其最为有利的栖息范围为3500~4000m(
乌恰县境内),或3900~4300m(塔什库尔于境内)的禾本科草类发育较为良好的真草原。在
帕米尔高原顶面一般栖息于3800~5000m的高山草甸草原带,覆盖度为20%~50%,平均密度1~3只/公顷;在高原的北坡与阿赖山则栖息于2800~4000m的高山革甸草原带,覆盖度为30%~50%,平均密度2~3只/公顷。
分布范围
中国以内分布于帕米尔高原和阿赖山山地;中国以外分布于蒙古、阿富汗和印度北部,是
中亚高山草原地带代表种之一,为帕米尔高原特有的啮齿类。在新疆境内只分布于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阿克陶县和
乌恰县境的
帕米尔高原以及
喀喇昆仑山脉西段、阿莱山和外阿莱山北部山地。中国以外主要分布予
苏联的帕米尔一阿莱山地、西天山及中天山南部。此外,尚见于
克什米尔和阿富汗东北部的新都库斯山地。
亚种分化
物种价值
长尾旱獭毛皮坚实耐磨,弹性和保暖性好,针毛整齐光亮,毛绒丰厚,可仿制
水獭亚科、水貂、
紫貂等多种名贵皮毛,是制作裘皮、衣帽、披肩的上等原料;尾毛和针毛可用于制造各种高级画笔、仪器刷等。
旱獭产肉多,獭肉属高蛋白食品,肉质细嫩,是高级宴席上的野味佳肴,也可以制成饲料。
每只旱獭平均可产油1公斤左右,獭油凝固点为-6℃,可制高级润滑油,也可食用,又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油脂外用可治疗
关节炎、烧伤、
烫伤、冻伤等,内服有化止血的功效,对于贫血、
肺结核等病症也有疗效。
旱獭的心、肝、胆、爪等亦可入药,有治病滋补的作用。
饲养管理
(1)冬眠期的管理。
冬眠时旱獭体温最低达5-5.9℃,再低就可能死亡。冬眠时,呈昏睡状态,不吃不喝。此时舍温最低要保持在10.8℃以上,最高不超过15℃,太高会造成旱獭不冬眠。要保持理想的舍温,就要采取措施,将旱獭放在室内,或用塑料布做大棚,窝舍内放一定数量的保温稻草。也可在外面挖地窖,使窑的深度要超过当地冻层70厘米以下即可安全越冬。
(2)旱獭配种期的管理。出蛰后要加强营养,每天每只喂200-250g胡萝卜、100g白菜、在精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奶粉,以满足受配雌獭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3)哺乳期的管理。旱獭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7-8月,日食量350克左右,其他月份,每只日需要150-400克。产仔后,雌獭每天需增加日食量200-300克,平时日喂3次,产仔后增加1次,特别晚间更应喂些质量好的饲料。哺乳期在日粮中应增加牛奶100克、
豆粉50克,放人饲料中做成
窝窝头喂给。同时还要喂给一定数量的催乳药品,以促进多泌乳,还要保持饲料新鲜、不变质。
(4)静止期的管理。
雄性成熟旱獭从配种后到入蛰前的一段时间为静止期;
雌性成獭从仔獭分窝断奶到入蛰前为静止期。没有达到性成熟的旱獭,从出蛰到入蛰这段时间也为静止期。处于静止期所有旱獭,出蛰后的日饲量很少,而随着时间变化而日闻量逐渐增加,到入蛰前,日食量最大,主要是积累脂肪,准备越冬期的能量消耗。所以在静止期只要喂一般的配合饲料就可以。
(5)仔獭饲养管理。仔獭生长发育的速度快,9月龄可达体重2.25公斤左右。而雄性又比雌性生长发育快。仔獭的体重与母獭哺乳期的饲料质量有关,为此,仔獭在45日龄前,应适当加喂牛奶和骨粉,
鱼粉及豆制品等饲料。应掌握以青绿饲料为主,饲喂采取定时定量。45日龄后可以进行断奶,实行分开饲养。每窝小獭应在一个窝室中饲养。仔獭分窝后,最初有食欲不振,精神不安、胆小怕人而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此期间应在饲料中加喂25克熟黄豆粉或
鸡蛋,每天再喂胡萝卜100-150克,并增加适量微量元素。8-9月为小旱獭采食高峰期,应当增加饲喂次数和饲料量,使小旱獭能积累体脂肪,以备越冬能量消耗。
(5)旱獭驯化。对野外捕获的旱獭,首先要用5%可显性
六氯环己烷粉剂,使每只旱獭药浴3~5min(水温20~25℃)以除却其体内寄生物,隔日后取血2—3ml做血清学试验以排除旱獭疾病,直至确认为健康。捕获对象以幼体或亚成体为宜,因其性情温顺、易驯,食物信号建立也较迅速。野生动物移人室内人工饲养,开始应供食以近似野外旱獭嗜食饲料为主,并逐步提高配方中精饲料含量,待完全适应后,则以精饲料为主搭配青饲料,注意添加粗纤维饲料及适量营养食物。
危害
长尾旱獭栖息于良好的牧场,在草原上挖洞营巢,食取优质牧草,而且食量甚大,对牧场和畜牧业危害很大,是草原
害兽。
与疫病关系:长尾旱獭是帕米尔高原森林草原长尾旱獭
鼠疫自然疫源地罗的主要宿主,也是与中国乌恰山地相接壤的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萨雷塔什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此外还检出过炭、枪形吸虫病的
病原体Q热血清学阳性。
防治方法
防治时间
猎脯期:为了猎取合乎要求的皮革毛,应于出蛰至5月下旬或8月中旬至于入蛰期间进行。
消灭期:整个旱獭活动期都可进行,但熏蒸法只不过适用于夏季气温较高的时期。
防治原则
旱獭利害兼顾,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旱獭的皮毛和油脂价值很高。故多采用消灭与利用相结合的办法。它不吃人工投放的各种毒饵,故不能用毒饵法消灭。原则上旱獭分布区内所有的均应加以消灭。但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多困难。因此,首先应当注意旱獭最喜欢栖居的地段是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高密度地区,而这里也是冬春牧场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地区,采取不断消灭的办法以便继续消灭新迁居进的个体,然后再根据人力和物力扩展到其它地段进行消灭。
防治举措
捕杀:使用最多的有大型弓形夹和多股细铁丝制成的圈套。弓形夹较笨重,较贵,但捕获率高。一般在密度高的未开发地区,用圈套较好;而在密度低的地区,或在反复灭獭后,用弓形夹较好。旱獭对洞口环境的改变甚为敏感,使用工具捕杀时须注意伪装。
熏杀:可用
氯化苦、
溴甲烷、
磷化铝、
磷化钙、
氰化钙及牛粪烟剂熏杀。由于洞道长而复杂,容积大,熏蒸剂的用量也大,如氯化苦每洞50~100克、化钙每洞50克。主要用于处理疫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