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冷村是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三江水族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三江水族乡西部,东临乔由村、南抵友埃村、西接
三都水族自治县巫不乡、北靠长岭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
基本概况
2010年底,全村有355户,1313人,其中:男680人,女633人,劳力820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1%,其中
水族人口48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6.8%,
苗族人口199人,占总人口的15.2%,
侗族人口279人,占总人口的21.2%,是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地。群众居住在乌红河和冷堆河两岸,居住河谷地带的有怎冷村一组、二组、新寨、里口、冷报、乌红等6个村民小组,居住在山腰、半山腰的有月亮山、故最、阶加3个村民小组,河谷地带海拔360米,山腰半山腰海拔400余米,全村耕地面积759.5亩,以
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人均耕地面积0.63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48元,人均吃粮350公斤。村内设有完小一所,在校教师22人,学生396人,有乡医院一所,医务人员9人,床位17个。全村9个村民小组均通
中国国电,还有阶加不通公路。
新村建设
三江有乌下溪、乌红溪和里口溪三条溪水在怎冷汇合。景点为三条溪纵山纵水汇合处。建立三座公路桥,每座
桥长50至80米。溪旁两岸阔叶林木、
杉木、
榕树、竹子杂夹房屋其间,举目四眺,绿树成荫,乌语声声,飞来飞去,溪水缓缓地流,人声、车声叫响。怎冷桥面上,车水马龙,人们在桥上赶场,土特产品交易。桥上观赏自然风光,别有一番新鲜。
三江水族乡坡高路陡,人民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为从根本上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江乡党委、政府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乡“民生工程”予以重点支持,无偿划拨
地基、接电、接水、通路等为群众修建房子,并对搬入新区的贫困户给予经济补助,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群众积极筹资建房,一栋栋楼房如雨后
春笋新建起来。据统计,现全乡入驻新城区120多户,同时乡党委、政府还把移民扶贫与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引导搬迁户开辟新的增收门路,为群众脱贫致富献计献策。如今,有的搬迁户做起了旅店、门市、屠宰、木材、房屋装修、饭馆等。图为
三江水族乡怎冷村
新城区一角。
人文历史
清代以来,乡内留存的古墓较多,尤以
水族古墓最为特色。水族古墓有圆形封土圈
石墓,也有方形盒子石雕
墓。门楼式墓碑,八字形墓门。碑上刻有香案牌位,牌位上写着墓主姓名,两旁雕刻有龙凤,形象生动,凸现出水族碑刻的匠心独运。水族墓门,除雕刻有太极圈、
龙鱼吻、葫芦宝顶、麟凤狮龙,
白鹤长蛇、八仙过海、官宦战将、古塔祠庙外,还雕刻有花鸟虫鱼,水牛望月,肥猪吃、猴子爬树,岩鹰捕鼠等。水族古墓较有名的有:怎冷村里口寨潘公墓,墓碑雕有“猛虎下山”、“猴子爬树”、“岩鹰捕鼠”、“
画眉鸣枝”以及盘中供品,肥大美味的山中四足叉螃(又称石磅)的两股间,雕有
雌性器官,显示出构图者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怎冷街杨公墓雕刻有渔翁钩鱼,双马交配,以及飞禽走兽等图案。故衣下寨背后坡石公墓,墓门雕龙画凤,有
水牛交配等图案。除此之外,其他村寨有很多雕墓。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13亩(其中:田726亩,地287亩),人均耕地0.99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9133.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亩,主要种植梨、桃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2亩,其中养殖面积40亩;草地100亩;荒山荒地560亩,其他面积1436.5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电、路、电视、电话四通,无路灯。有27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79户通电,有1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和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4户(分别占总数的81%和66%)。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2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60亩,有效灌溉率为35.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21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56户;建有小水窖11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160户。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
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农村经济总收入1046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235万元,占总收入的22.5%;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11.5%(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939头,
肉牛105头,
肉羊217头);
渔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7%;林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2%;第二、三产业收入652万元,占总收入的62.3%;工资性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5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3人(占劳动力的15.9%),在省内务工112人,到省外务工11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养植业、
种植业,主要销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79户,乡村人口107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531人。其中农业人口1012人,劳动力704人。该村以
汉族为主(是汉、
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656人,彝族378人,其他民族2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9人,占人口总数的15.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86人,参合率95%;享受低保64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684平方米,拥有教师6人,在校学生94人,距离共和镇中学6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5人,其中小学生87人,中学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1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3万元,有固定资产22.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5人,少数民族党员23人,其中男党员38人、女党员7人。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7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共有团员23人。
人文地理
该村委会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当地的村民喜爱民间传统艺术---手工刺绣、弹弦子、跳左脚舞歌舞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
201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该村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大力发展
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