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村
河南省永城市茴村乡下辖村
永城市茴村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文化艺术人才,尤其是书法方面,传承书法艺术的传统已逾百年,享有“文化之乡”和“书法村”的美誉。
历史沿革
茴村乡的书法传统源于人们对隶书的喜爱,村民们习惯于每年自制春联,鲜少购买。在村里,提到书法,人人都称赞郑效治。郑先生出生于1919年,是一位教师,他博学多才,精通诗词歌赋、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他对书法有着终身不懈的研究热情,凭借卓越的天赋,他的隶书艺术备受赞誉。郑先生的作品包括许多碑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篆刻的汉高祖斩蛇碑和彭雪枫将军纪念碑。他还每年春节期间为全村书写春联,并教授村民书法技艺,培养了许多书法人才。在他的影响下,茴村掀起了一股“书法热”,涌现出了众多成功的书法人才。
群众基础
茴村乡的书法爱好者人数已达千余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书法群体。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人,省级会员8人,市级会员18人。村民们获得国家级书法奖项的作品多达百余件,还有不少作品获得了国际认可。例如,书法家杜起文潜心书法40余年,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包括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等多个奖项。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并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另一位书法家杜强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殊荣,现任中国书协会员等多项职务。此外,还有多位书法家在业内颇具名声。这些成功者将书法作为职业,开办书画社,出版书法资料,长期举办书法培训班,推动书法艺术进入社会和市场。他们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他们在家乡和城市都有自己的住所,通过书法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现状
为了推动“书法村”从自发状态转向管理模式,从分散状态转向规范状态,促进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永城市宣传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对“书法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书法村”发展为核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书法村”品牌的方针。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规划制定
乡党委政府发布了《关于打造“书法村”品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
协会成立
2004年成立了书画协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使“书法村”的发展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的轨道。
运营模式创新
实施了“政府支持、市场运营、协会搭建平台、经济唱主角”的运营模式。成立了书法展厅,展示了村民家中悬挂的字画,精选了数百幅作品展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展厅如同一座文化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体验。同时,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政府投入资金建造了高标准的乡文化服务中心,集图书馆、展览馆、广播影视、文艺表演、书法培训、书法竞赛、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全乡村级文化大院24个、文化书屋20个、文化信息网点20个,将书法活动列为重要内容,加大了书法文化工作的力度。乡里定期举办书法比赛、书友聚会、书法培训班、少儿书法班以及义务为村民撰写春联等活动,并在学校开设艺术、书法课程,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鼓励村民练习书法,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练习书法。一位名叫黄昌东的60岁村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每天都会抽空练习书法,最终练就了一手好字,自家的春联都是他自己写的,感到非常快乐。像黄昌东这样热爱书法的爱好者有200多人,整个村庄形成了浓郁的书法氛围。
效果评估
茴村乡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书法艺术人才。全乡共有1000多名书法爱好者,其中专业从事书法工作并取得成功的人员超过百人。这些人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人、省级会员8人、市级会员18人,形成了一个在全国乡村中罕见的书法人才群体。他们的作品已经在市场上流通,销往省内外各地。
社会影响
茴村乡的书法艺术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量的优秀作品已经进入了市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书法艺术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茴村乡的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戏曲、腰鼓、竹马、旱船、舞狮等,这些都是永城市的特色文化。由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些民间文化也变得异常活跃。除了本地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外,还邀请了省市的艺术家团体前来表演。仅在今年11月,就有10场演出,吸引了约5万名观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
经济贡献
茴村乡的书法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交效应,提升了茴村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许多外地投资者来到茴村,都被当地的书法文化所吸引和震撼,认为茴村人文化素质高,是可靠的合作伙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茴村人的声誉和美誉度,促进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全乡引进外资2.6亿元,新增项目51个,其中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15个。全乡工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财政收入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各项经济指标均有明显增长。茴村乡依托“皮革工业园区”和“蔬菜园区”两个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了“中原皮都”的品牌形象,温室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生产了20多种优质农产品,实现了工商业、养殖业、加工制造业的全面发展,走上了“工业强乡、文化名乡、和谐兴乡、富民强乡”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思考启示
应当大力扶持“书法村”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茴村乡“书法村”的发展历程、实践方法及其成效表明,“书法村”的发展及其意义不容小觑。我们应该认识到,“书法村”具有独特的原创性、新颖性、影响力和实用性,是文化产业宝贵的资源和创新成果,是豫东地区乃至中原文化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一个应及时发现、大力宣传、肯定和支持的文化新载体。
文化力量
应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力量。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对于“书法村”的文化,我们要加倍珍惜,加倍爱护,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努力将其转化为文化力量,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应重视文化资源的持续沉淀。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一代代的积累,表面的文化现象背后是文化的沉淀。沉淀越深,文化核心的凝聚力就越强,从而形成的人文精神也就越有生命力。茴村乡的文化积淀证明了这一点。从某些地方的发展和崛起经验来看,文化积淀越深厚,发展潜力就越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越强。书法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值得进一步沉淀、发掘和发扬光大。弘扬和创新书法文化,对外可以重塑永城市茴村的形象,扩大永城、茴村的影响,增强永城、茴村对外的吸引力,促进一方经济的崛起。对内则可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增强永城、茴村人民的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全力打造“书法村”品牌。书法文化的确辉煌,继承和弘扬书法文化,对于促进茴村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具体行动。为此,必须全力打造“书法村”品牌。从实际情况来看,“书法村”在外宣、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档次升级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打造书法文化品牌,要做、应做、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党委政府、书画协会要精心策划,长远考虑,或者请专家学者讨论,或者创新活动载体,千方百计做大做好“书法村”这篇文章,让“书法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书法村”魅力无限,前景光明。
参考资料
百度地图.百度地图.2024-09-19
百度地图.百度地图.2024-09-19
郑效治.抖音短视频.2024-09-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群众基础
发展现状
规划制定
协会成立
运营模式创新
效果评估
社会影响
经济贡献
思考启示
文化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