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lapping machine)是用涂上或嵌入
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
螺纹面和其他型面。研磨机的主要类型有圆盘式研磨机、转轴式研磨机和各种专用研磨机。研磨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文本显示器为人机对话界面的控制方式。人机对话界面可以就设备维护、运行、故障等信息与人对话;操作界面直观方便、程序控制、操作简单。全方位安全考虑,非正常状态的误操作无效。实时监控,故障、错误报警,维护方便。
特点
研磨是超精密加工中一种重要加工方法,其优点是加工精度高,加工材料范围广。但传统研磨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不稳定等缺点,这使得传统研磨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本项目解 决了传统研磨存在的绝大部分缺点,提高了研磨技术水平,在保证研磨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达到了纳米级)的同时,还显著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使研磨技术进一步实用化,有利于研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中国精密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增强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的竞争实力,特别是对振兴
东北地区老工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进加工制造业和光电子产业都是
中原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中国重点发展产业,研磨加工技术对这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组研制出的采用本项新技术的研磨机,即新型高速研磨机。由于性能先进,有关的研磨机样机已在国 内十几家单位得到了应用,而且还两次出口到
澳大利亚,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普遍好评。本项技术仅限于用于个别件的加工中,应用得还不够普遍,还应进一步完善加工工艺,优化研磨工艺参数,扩大研磨加工范围;还要完善研磨机,提高研磨机性能,改进研磨机造型,使其达到实用化、商品化的程度,以便更广泛地推广应用。
分类
研磨机的主要类型有圆盘式研磨机、转轴式研磨机和各种专用研磨机。
圆盘式研磨机
分单盘和双盘两种,以双盘研磨机应用最为普通。在双盘研磨机(见图[双盘研磨机])上,多个工件同时放入位于上、下
研磨盘之间的
保持架内,保持架和工件由偏心或
行星机构带动作平面平行运动。下研磨盘旋转,与之平行的上研磨盘可以不转,或与下研磨盘反向旋转,并可上下移动以压紧工件(压力可调)。此外,上研磨盘还可随
摇臂绕立柱转动一角度,以便装卸工件。双盘研磨机主要用于加工两平行面、一个平面(需增加压紧工件的附件)、外圆柱面和球面(采用带V形槽的研磨盘)等。加工外圆柱面时,因工件既要滑动又要滚动,须合理选择保持架孔槽型式和排列角度。单盘研磨机只有一个下
研磨盘,用于研磨工件的下平面,可使形状和尺寸各异的工件同盘加工,研磨精度较高。有些研磨机还带有能在研磨过程中自动校正研磨盘的机构。
转轴式研磨机
由正、反向旋转的
主轴带动工件或研具(可调式研磨环或研磨棒)旋转,结构比较简单,用于研磨内、外圆柱面。
专用研磨机
依被研磨工件的不同,有中心孔研磨机、钢球研磨机和
齿轮研磨机等。此外,还有一种采用类似无心磨削原理的无心研磨机,用于研磨圆柱形工件。
三辊研磨机
主要用途和性能特点:三研磨机是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
染料、
彩釉玻璃、塑料、皮革、橡胶、铅芯、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
绝缘材料等
化工行业原料的湿式研磨粉碎机械,该机具有粉碎、分散、乳化、均质、调色、回收废料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科研、试验、配方及粉碎微量调试生产。
本机主要部件是三个
轧辊,采用Cr12钢材进行强化保护处理,防耐磨硬度达HRC52°—58°,表面粗硬度可达0.2—0.1,本机操作方便,换色容易、外形美观,噪音低,价格优惠,用于各种材料的研 磨练制。
结构部件:本机主要由(1)机体(2)电器开关(3)出料板(4)轧辊(5)档料板(6)调整系统(7)传动系统(8)电动机。共八个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原料由中后两辊及两块档料板组成的自然料斗加入,经中、后两组的相反异步旋转,产生原料的急剧翻动,
剪力,破坏原料分子之间的结构
应力面粉碎,再经中、前连辊高速的二次研磨,进而达到各种原料的高速均匀混。
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表
自动研磨机
1、自动研磨机又为高速研磨机,精密研磨机。采用
砂布带,电器采用
日本和泉市、富士、整机喷塑,颜色为微机色.
3、刮胶采取卡式锁设计,能使变形刮胶调正,确保研磨品质. 4、此自动研磨机,高速研磨机,精密研磨机可用于机械式
油灰刀与手动式刮刀研磨.
5、特殊研磨轮设计,研磨布带无压力感,刮胶不变形,无波纹状现象,确保研磨精度.
6、研磨角度度以配合各种特殊印刷的效能.
7、研磨机装有洗尘装置,可减少
工业污染,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设备的保养.
8、自动研磨机,高速研磨机,精密研磨机操作简便,无需专业技术即可操作.
原理
研磨机采用无级调速系统控制,可轻易调整出适合研磨各种部件的研磨速度。采用电—气
比例阀闭环反馈 压力控制,可独立调控压力装置。上盘设置缓降功能,有效的防止薄脆工件的破碎。通过一个
时间继电器和一个研磨
计数器,可按加工要求准确设置和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圈数。工作时可调整压力模式,达到研磨设定的时间或圈速时就会自动停机报警提示,实现半自动化操作。
研磨机变速控制方法,研磨加工有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正式阶段和结束阶段,开始阶段
磨具升速旋转,正式阶段磨具恒速旋转,结束阶段磨具降速旋转,其特征在于,在研磨加工开始阶段,人为控制磨具转速的加速度从零由慢到快地增大,当磨具转速升到正式研磨速度的一半时,加速度的变化出现一个
拐点,控制磨具转速的加速度由最大值由快到慢地减小,直到磨具转速达到正式的研磨速度,磨具转速的加速度降为零。
利用固着
磨料研磨的这一特点,根据工件磨具间的相对运动轨迹密度分布,合理地设计磨具上磨料密度分布,以使磨具在研磨过程中所出现的磨损不影响磨具面型精度,从而显著提高工件的面型精度,并且避免修整磨具的麻烦。在平面固着磨料研磨中,
磨具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工件的运动是辅助运动。在大部分情况下,工件是浮动压在磨具上,其运动规律是未知的。因此,要对工件受力进行分析,才能求出其受力状态及运动规律。取工件为整个研磨系统的分离体,建立工件受力平衡
微分方程,求解该方程就能得到工件的运动规律。
研磨机主机采用
调速电机驱动,配置大功率减速系统,软启动、软停止,运转平稳。通过上、下
研磨盘、太阳轮、游星轮在加工时形成四个方向、速度相互协调的研磨运动,达到上下表面同时研磨的高效运作。下研磨盘可升降,方便工件装卸。
气动太阳轮变向装置,精确控制工件两面研磨精度和速度。随机配有修正轮,用于修正上下研磨盘的平行误差。
研磨篮式研磨机继承了篮式研磨机分散研磨两道工序在一台机器、一道工序上实现的特点,同时还可以作为
分散机单独使用(当分散盘在工作位置,研磨篮未下降时)。对于需要研磨的物料,又可以实现先分散后研磨的功能(当研磨篮下降到工作位时,可对物料进行高效率的精研磨)。
操作方法
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一般结构及性能,不得超性能使用设备。零件与
磨具体积之和不得超过料斗体积的90%。接通电源后,进行空运转,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工件研磨前,必须将工件进行脱油去污处理。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件研磨情况适时添加研磨剂和控制水的添加量。工作完毕停机时,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紧固螺钉,检查电机轴等转动是否灵活。设备在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即停车。每隔6个月,应向
振动电机或旋转轴的轴承注油口加注锂基脂。下班,应切断电源。
空负荷试运转。主机和
分析机转向正确。主机空负荷试运转按转向要求,其运转时间不少于1h。主机空负荷运转时,应将
磨辊装置用
钢丝绳扎紧,避免磨辊与磨环接触打击,如无条件,亦可将磨辊装置拆卸。主机空负荷试运转应平稳,润滑油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0c。温升不得超过400c。分析机大小
锥齿轮运转应平稳,无不正常声音,并保证油路畅通。
鼓风机应观察转动方向,不应有不正常声音和振动,
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温升不超过350c。符合试运转。经空负荷试运转证明,各部件能正常工作时,才可进行符合试运转。符合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h(小时)。磨机工作应正常,传动部分不得有不正常声音和冲击振动。滚动轴承和润滑油最高温度不超过800c,温升不超过400c。管道装置中各
法兰接触不应有漏风现象。磨粉产量达到规定指标。调整
分析机转速,使成品粒度控制在0.44-0.125mm范围内。经空负荷及负荷使运转合格后,再次把
紧固件拧紧,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
研磨机在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其
传动轴振动及小牙轮断齿一直困扰着系统的
安全生产,前一时期我厂制粉系统也倍受这两个缺陷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了机组燃料的供应,经检修人员多次调整,效果显著,传动轴振动低于0.08mm。
具体措施:
1、齿顶间隙是齿轮传动装置的重要装配参数之一,规程中规定大、小牙轮间隙为7.5-8.5mm,实际生产中,设备经长期运行,
大齿轮齿圈受
应力冲击变形,由原来的圆形渐变为椭圆形,所以其齿顶间隙局部甚至低于6mm,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将齿顶间隙调为8.5-10mm,以减少因齿顶间隙引起的冲击,造成轮齿过载折断。
2、大齿圈的紧力不够也是引起其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操作中,除加大
螺栓紧力外,用10mm厚钢板将大齿圈接合面连接起来,加大紧固面,防止齿圈变形,保证主、从动轮
角速度一致,防止传动比变化引起的
惯性力,造成疲劳折断。
3、
传动轴轴承的充分润滑也是保证其平稳运行的主要原因,采用传统的定期、手工加油,此举虽也能够保证轴承得到足够的润滑,但易造成润滑油量的过多或不足,建议采用机械定时、定量科学地补充
润滑脂,从而保证轴承的适度润滑,降低振动,避免轴承的磨损和
保持架的破裂,延长寿命。
发展前景
供求关系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前提。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很大的,而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尤其是拥有核心
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并不多,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在需求旺盛的阶段,行业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保持行业的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需要业内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发挥吹毛求的研发精神,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
降低成本,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严把质量关,提供最可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