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英世(
日语名:のぐち ひでよ,英语名:Noguchi Hideyo),1876年11月24日出生于日本猪苗代市,1928年5月21日逝世于
黄金海岸殖民地阿克拉(现
加纳)。野口英世是一位
日本细菌学家,他首先发现了梅毒
病原体,并在蛇毒、天花和黄热病疫苗研究以及
沙眼的实验室诊断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野口英世出生于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他家境贫寒,立志学医,24岁开始赴美研究蛇毒。1911年,野口英世在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成功制作出“梅毒螺旋体”纯培养物,并成为
诺贝尔奖候选人。1918年野口英世前往南美
黄热病疫区研究,研制出“野口疫苗”,降低了
南美洲黄热病的死亡率。1928年他在西非黄金海岸地区研究黄热病时感染黄热病并在那里去世。
野口英世被认为是他所在领域的先驱之一。作为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医生用
日语和英语撰写了200多篇科学论文,毕生致力于寻找疾病成因,但在他生前还没有发明
电子显微镜,他的研究随着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成功。野口英世的头像被印在了1000
日元纸币上。野口英世的主要作品有《蛇毒》、《梅毒的实验诊断》等。
人物经历
1876年11月24日,野口英世出生于
日本猪苗代市,他儿时的名字是“Seisaku”。野口英世的家庭困苦,童年时他的左手被壁炉烧伤,落下残疾。16岁时,野口英世在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下,对左手进行了手术,从而使左手可以恢复功能。
野口英世自幼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他曾在
北里柴三郎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工作。1893年,他以药学专业学生的身份加入日本的海洋诊所(Kaiyo Clinic),学习了三年基础医学、英语、法语和德语,他阅读了几乎所有能读到的西方书籍,并在课堂上训练口语。1895年,18岁的野口英世在日本基督教会若松教会受洗。
1900年,24岁的野口英世赴美开始研究蛇毒,野口英世的的研究成功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1902年,26岁的他成为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病理学助理,并于次年成为卡内基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同期,野口英世前往
丹麦,在州立血清研究所学习细菌学基础知识。
1904年,野口英世回到
美国,并受邀到弗莱克斯纳博士领导的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01年)。1907年,他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11年,野口英世获得
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又于1914年获得
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晋升为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正式会员,并因其对
梅毒螺旋体的研究而获得
诺贝尔奖提名(1915年和1920年再次获得提名),获得了全球认可。
1915年,野口英世获得
日本学士院赏金,他也与同期回到日本,参加各地的讲座会和欢迎仪式,但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返回日本。
从1918年开始,野口博士成为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派出的研究小组的一员,针对当时在
南美洲蔓延的
黄热病采取措施,他研究出的“野口疫苗”,迅速降低了南美洲黄热病的死亡率。
1927年,他自愿参加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任务,前往非洲防治黄热病。在
黄金海岸(今
加纳)为期半年的研究结束后,野口英世在一次实验中感染了黄热病,于1928年5月21日去世,享年51岁,他死后被追授二级
旭日勋章、金星和
银星勋章,同年6月15日,他被埋葬在纽约
布朗克斯区的
伍德劳恩公墓。
主要成就
1909年,野口出版了一部内容广泛的专著,题为《蛇毒:对毒蛇的调查,特别关注其毒液的现象》。这一著作奠定了他作为一位严肃而多产的科学家的声誉,并巩固了他在日本
神户的岛根医学研究所(RIMR)的地位。
继1905年
德国科学家弗里茨·沙乌丁发现
梅毒病原体梅毒螺旋体(T. pallidum)之后,野口开发了一种改进的梅毒诊断方法,采用了补体结合分析,并引入了叶黄素皮试。1913年,野口成功地从全身麻痹和脊髓痨患者的大脑中分离出梅毒螺旋体,从而为
神经梅毒的病因学奠定了基础。
1910年,野口发表了一本有关梅毒的专著,题为《梅毒血清诊断》。他的有关梅毒的发现和草图随后在1928年乔丹和福尔克的《细菌学新知识》中被转载。尽管野口的英语表达不太流利,但他在
法兰克福、
柏林、
哥本哈根、
斯德哥尔摩和伦敦等欧洲城市进行了多次演讲。他在
细菌学领域的工作为他赢得了国际赞誉,得到了当代科学家如弗里德里希·冯·穆勒和保罗·埃利希的认可,并获得了多所大学的
荣誉学位。然而,尽管他多次被提名
诺贝尔奖,但他从未获奖。
野口还因成功生产出对抗
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的抗血清而受到赞誉,并因其研究表明杆状
巴尔通氏体属是奥罗亚热和秘鲁疣的同一
病原体而受到称赞。
野口英世生涯共发表了超过200篇论文,涉及
梅毒、
肺结核、
沙眼、
脊髓灰质炎、
狂犬病、秘鲁疣、
黄热病、落基山斑疹热和奥罗亚热等一系列传染病,获得过3次诺贝尔奖提名。
人物争议
尽管野口在梅毒螺旋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科学贡献,但他也致力于解决其他传染病,包括脊髓灰质炎、狂犬病、
疱疹、黄热病和沙眼。然而,这些项目并没有获得同等程度的成功。他最初对脊髓灰质炎、沙眼、狂犬病和黄热病病因的识别被证明是错误的,尤其令人失望的是他在黄热病领域的研究。
1918年,在一次前往
厄瓜多尔的探险中,野口在一小部分被诊断患有
黄热病的患者体内发现了
螺旋体,即黄疸钩端螺旋体(L. icteroides)。然而,随后的
豚鼠类实验不幸地没有得到足够的控制,导致他错误地得出结论:黄热病是由
黄疸乳杆菌引起的。尽管厄瓜多尔政府表彰了他在
公共卫生方面的贡献,但其他研究人员很快开始对野口的研究结果提出反驳,揭示了他的
方法论问题、记录保存不善、过度自信和仓促的缺点。事实上,黄热病后来被证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野口可能将这一病毒性疾病与
钩端螺旋体病混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野口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和不准确。许多他的发现都无法复现,包括他声称能够培养梅毒螺旋体的结论。此外,他还受到指责进行不道德的人体实验,例如将
梅毒提取物亮氨酸接种到正常儿童的皮肤中。值得注意的是,野口自己也感染了梅毒,并可能发展为
神经梅毒,这或许可以解释他后来显露的遮掩和偏执狂。在实验室中,他的粗心和鲁莽行为使他和同事置身于危险的
病原体之下。
国际认可
野口英世去世后,日本政府向野口授予了著名的
旭日勋章、金星勋章和银星勋章,这是该奖项的第二高级别,并将他的头像印在了1000
日元纸币上。
野口英世被认为是他所在领域的先驱之一,为了纪念这位医生的成就并延续他的志向,野口在日本的支持下在大学成立了野口纪念医学研究1979年在
加纳成立,该研究所是当今非洲研究传染病的领先实验室之一。
2006年,日本政府设立了野口英世非洲奖,以表彰在非洲抗击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时任加纳卫生部副部长金斯利·阿博阿吉·盖杜(Kingsley Aboagye-Geydu)表示,加纳将永远感谢野口秀世博士对加纳乃至全世界的奉献和承诺。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野口英世出生在山区猪苗代町的三和村,在丰富自然环境中长大,立志从事医学事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类的幸福。他曾在东京的高山牙科诊所、顺天堂诊所和传染病研究所工作,他对梅毒螺旋体的研究十分痴迷,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通过医学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后于200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1000
日元纸币上,以纪念他对人类作出的贡献。(Cao.go评)
野口英世小时候被严重烧伤,无法自由使用左手。然而,尽管有这样的障碍,他还是努力学习,渴望从事医学事业,并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他曾三次获得
诺贝尔奖提名,以表彰其多项研究成果,包括成功培养纯
梅毒螺旋体。(Rekisiru评)
参考资料
生涯年表.cao.go.jp.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