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属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通过感染动物的尿液、组织直接或由感染动物的尿液污染水、土壤,间接传染给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钩体可分为致病性钩体(
问号钩端螺旋体)和非致病性钩体(双曲钩端螺旋体)。问号钩体为钩体病的病原,全世界问号钩体已发现24个血清群钩体,在中国问号钩体可分为18个血清群76个血清型,常见的有黄疸出
血型、犬型、秋季热型、波摩拿型等。
钩端螺旋体属病潜伏期多为7~14天,临床典型表现为早期出现钩端螺旋体
败血症(发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等),中期出现多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咳嗽、黄疸、
肾脏损伤等),后期出现眼部症状(巩膜表层炎、葡萄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脑膜炎、脑动脉炎等)等并发症。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易感者接触史等)、临床表现(急起发热、腓肠肌疼痛与压痛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钩体
免疫球蛋白M抗体等)。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如多西环素、
苄青霉素等)与对症治疗(如地西泮、
氢化可的松等)。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环境和预防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控制钩体病流行和减少发病的关键。该病轻型或亚临床病例预后良好,病死率低;而重症病例如肺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等病死率高。
钩端螺旋体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动物源性疾病之一,鼠类和猪是钩体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行传播。该病分布广泛,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热带、
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全年均可发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男性高于女性。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103万,重症人数30万~50万。中国发病率有显著下降趋势,2019年1~7月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人数为72例,死亡人数为2人。钩端螺旋体病属于中国法定报告
乙类传染病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被列为二类传染病、
寄生虫病。
病因
病原体
发病机制
钩体经皮肤与黏膜侵入人体后,经淋巴管或直接进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形成
钩端螺旋体属血症(leptospiremia),引起感染中毒症状。其后,钩体进入内脏器官,使其受到不同程度损害,造成中期多个器官损伤。各脏器损害严重程度因钩体血清型、毒力和人体免疫反应不同而异,表现为相应不同的临床类型。多数患者为单纯
败血症,内脏器官损害轻,少数患者有较重的内脏损害,出现肺出血、黄疸、
肾衰竭、脑膜脑炎等。起病后数天至数月为恢复期或后发症期,因免疫病理反应,可出现后发热、眼后发症和神经系统后发症等。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发病及死亡情况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103万,重症人数30万~50万。
菲律宾、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印度、
肯尼亚、
老挝、
尼加拉瓜及
泰国等国在洪水后都曾发生过钩体病暴发。
中国发病率有显著下降趋势。2019年1~7月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人数为72例,死亡人数为2人。钩体病疫情主要发生在
长江以南的省份(自治区),如
四川省、
云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
福建省、
贵州省等8省(自治区),病例中农民、学生、工人、自由职业者居多,60~75岁老年发病数最高,男性高于女性。
病理生理学
该病的病理变化属急性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引起不同程度的循环障碍和出血以及广泛的实质器官变性、坏死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炎性反应一般轻微。由于菌型和毒力的不同,所引起病变的轻重和主要累及器官也有差异。
肺
主要表现为肺出血,为无黄疸
钩端螺旋体属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光镜下可见肺毛细血管广泛充血,
支气管腔和肺泡充满红细胞。电镜可观察毛细血管未见裂口,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肺弥漫性出血的机制是非破裂性弥漫性肺毛细血管漏出性出血。钩体及其毒素作用于肺毛细血管导致肺微循环障碍,因凝血机制不正常,形成双肺弥漫性大出血。
肝
以黄疸出
血型患者最为显著。肉眼观:肝大,质软,色黄。镜下观:见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小叶中央灶性坏死。Disse腔水肿,肝细胞索离解。
Kupffer细胞增生。汇管区胆小管可见胆汁淤滞和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中,以肝的钩体含量为最多。主要存在于Disse腔和毛细胆管内,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内可见变性的
钩端螺旋体属。肝细胞的损害可引起胆汁排泄功能降低和凝血功能障碍,故临床上可见重度黄疸和广泛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功能不全或
肝肾综合征。
肾
主要见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上皮
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肾小管腔扩大,并可伴管型阻塞肾小管管腔。肾间质可见充血、水肿或出血,有散在的小灶性炎细胞浸润。肾小球一般无明显改变。
肾脏损伤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造成肾损害的原因除毒素作用外,肾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缺氧亦起一定的作用。
心脏
心脏常扩大,质地较软,心外膜和心内膜可见出血点。镜下观:心肌细胞普遍混浊
肿胀,偶见灶性坏死。间质有水肿、出血和血管周围炎,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夹杂有少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临床上可出现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及
心肌炎的征象。
横纹肌
以腓肠肌病变最为明显。镜下观:主要见肌纤维节段性变性、肿胀、横纹模糊或消失,并可出现肌浆空泡或溶解性坏死,肌浆及肌原纤维溶解消失,仅存肌纤维轮廓。间质有水肿、出血和少量炎
细胞浸润。临床上出现腓肠肌压痛。
神经系统
部分病例有脑膜及
脑卒中、出血,炎细胞浸润和神经细胞变性。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常可见到出血,脑动脉炎、
脑梗死及
脑萎缩。镜下脑及脊髓的白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这些病变在钩体病的脑膜脑炎型中最为明显。临床上出现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
传播机制
传染源
钩体的动物宿主相当广泛,鼠类和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鼠类是中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鼠类所带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其次为波摩那群、犬群和流感
伤寒群。猪是中国北方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易引起洪水型或雨水型流行。猪携带钩体主要是波摩那群,其次是犬群和黄疸出血群。犬的带菌率也较高,是造成雨水型流行的重要传染源。犬所带钩体主要是犬群,其毒力较低,所致钩体病较轻。牛、羊、马等亦能长期带菌,但其传染源作用远不如猪和犬重要。人带菌时间短,排菌量小,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传播途径
经皮肤传播
钩体在野生动物体内长期存在,它可以传染给家畜,通过家畜再传染给人;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水和土壤等,人群经常接触疫水和土壤,钩体经破损皮肤侵入机体。与疫水等接触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土壤环境偏碱,气温22℃以上等因素,均有利于传染。
经消化道传播
当饮大量水后胃酸被稀释,吃了被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的食品或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后,钩体容易经消化道黏膜入侵体内。
其他途径
从家畜羊水、
胎盘、脐血、乳汁及流产胚胎的肝肾组织中都能分离出钩体,说明有可能通过哺乳及经胎盘感染而发病。也可能通过吸血
节肢动物门如蜱、螨等吸血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常与疫水接触者多为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
兽医学、野战军人及饲养员等,因而从事农业、
渔业劳动者发病率较高。从外地进入疫区的人员,由于缺乏免疫力,比本地人易感。病后可获较强的
同型免疫力。在气温较高地区、屠宰场、矿区等,终年可见散发病例。
临床表现
潜伏期
潜伏期多为7~14天,可长至28天,短至2天。
典型表现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3期:早期、中期和后期。
早期(钩体血症期)
起病后1~3天内,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
急起发热,伴
畏寒或寒战,体温39℃左右,多为稽留热,热程约7天,亦可达10天。
头痛、身痛
头痛症状有时突出,可至恢复期仍有症状。全身肌肉酸痛明显。
全身乏力
乏力显著,特别是腿软明显,甚至不能站立和行走。
眼结膜充血
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眼结膜充血,以后迅速加重,可发生结膜下出血。
腓肠肌疼痛
第1病日即可出现腓肠肌疼痛,轻者仅感小腿胀,轻度压痛;重者疼痛剧烈,不能行走,甚至拒按,有一定的特征性。
淋巴结肿大
一般病后第2天即可出现,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其次是腋窝淋巴结。一般为黄豆或蚕豆大,个别也可大如
鸽蛋。质较软,有压痛,但无红肿和化脓。
其他还可有咽部疼痛和充血,扁桃体肿大,软腭小出血点,恶心、呕吐、
腹泻和肝脾轻度肿大等。
中期(器官损伤期)
起病后3~10天,为症状明显阶段,其表现各异,分为以下五型:
流感伤寒型
流感伤寒型是早期钩体血症症状的继续,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无明显器官损害,是钩体病的轻型。经治疗热退或自然缓解,病程一般5~10天。此型最多见。
肺出血型
在早期感染中毒表现的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临床上分为以下两型:
以上3期演变,短则数小时,长则24小时,有时3期难以截然划分。偶有暴发起病者,可迅速出现肺弥漫性出血而死亡。
黄疸出血型
此型又称外耳病。于病程4~8天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和
肾脏损伤。
肾衰竭型
各型钩体病都可有不同程度
肾脏损伤,黄疸出血型的肾损害最为突出。单纯
肾衰竭型较少见。
脑膜脑炎型
出现严重头痛,烦躁,颈强直、克氏征(Kernig征)、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阳性等
脑膜炎表现,以及嗜睡、神志不清、妄、瘫痪、抽搐与
昏迷等
脑炎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
脑疝及
急性呼吸衰竭。
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钩体病急性期过后,在恢复期的早期或晚期,可出现发热、眼部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是由机体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所致,称为钩体病的并发症,出现时间可在病后2周左右,亦可长达病后6个月,以波摩那型及犬型
钩端螺旋体属感染最常见。
后发热
热退后1~5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不需抗生素治疗,经1~3天而自行退热。后发热与
苄青霉素剂量、疗程无关,主要与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
眼部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包括巩膜表层炎、中心性
视网膜炎、
玻璃体混浊及葡萄膜炎等,以葡萄膜炎最常见。葡萄膜炎常侵犯双眼,对视力影响较大,尤其是重症患者病情迁延,视力不易恢复。以炎症累及的部位不同,表现为
虹膜睫状体炎、
脉络膜炎及全葡萄膜炎。在波摩那型钩体病流行中,其发生率可高达30%-50%。
神经系统并发症
钩体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
脑膜炎、
脊髓炎、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和脑动脉炎,以脑动脉炎最常见和最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最常发生于急性期症状不典型或隐性染病者,其出现时间较晚,多数在发病后2~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是由动脉炎所致
缺血性脑血管病,因而引起渐进性瘫痪,常表现为短暂的反复发作,其瘫痪随着血管病变的好转或侧支循环的建立而逐渐恢复。
此外,有临床研究显示
急性胰腺炎亦为黄疸出
血型钩体病的并发症,但比较罕见。
检查诊断
诊断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般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外周血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
计数大多增高,半数在(10~20)×109/L,高达70×109/L,少数病例可出现
白血病样反应。
中性粒细胞增高,多数在81%~95%;出血患者可有贫血、
血小板减少,最低达15×109/L。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中70%的患者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
3.血生化检查
黄疸病例有
胆红素增高,2/3的病例低于342μmol/L,最高达1111μmol/L。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1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不能以
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50%的病例有肌酸激酶增高,平均值是
正常值的5倍,值得重视。
血清学检查
显微凝集试验(MAT)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一般在病后1周出现阳性,15~20天达高峰。1次凝集效价≥1:400,或早、晚期两份血清比较,效价增加4倍即有诊断意义。此法是中国最常用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国际已较广泛应用ELISA测定血清钩体IgM抗体,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显微凝集试验。该法还可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钩体IgM抗体,在鉴定原因不明
脑膜炎的病因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
发病1周内抽血接种于
柯姓培养基,28℃培养1~8周,阳性率20%~70%。由于培养时间长,对急性期患者帮助不大。
分子生物学检查
应用聚合酶
链反应(PCR)可特异、敏感、简便、快速检测全血、血清、脑脊液(发病7~10天)或尿液(发病2~3周)中的钩体
脱氧核糖核酸。适于钩体病发生血清转换前的早期诊断。
暗视野镜检法
病程第1周取血,有脑膜炎者取脑脊液,第2周取尿为检材。离心后取沉淀涂片,可直接镜检或经镀银染色后镜检,阳性率50%左右,有助于早期诊断。
其他检查
约70%的脑膜脑炎型患者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蛋白增加,
白细胞多在500×106/L以下,淋巴细胞为主,糖正常或稍低,
氯化物正常。脑脊液中分离到钩体的阳性率较高。肺出
血型X线胸片可见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散性点、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鉴别诊断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特别是病程早期极易误诊,尤其在非流行的年份,误诊率可高达30%以上。此外,钩体病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
钩体病早期或感染中毒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肌痛等症状,极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多数早期钩体病患者都被初步诊断为上感,但如有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钩体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上呼吸道感染者一般卡他症状较明显,而钩体病具一定特征性的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不伴
畏光,突出的腓肠肌疼痛及
淋巴结肿大以及化验检查,均有助于
鉴别诊断。
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型肝炎与钩体病均在中国南方各省农村中广泛流行。黄疸型肝炎偏重型在临床上极易与黄疸出
血型钩体病相混淆。除流行病学资料有一定帮助外,钩体病出现黄疸及黄疸高峰多在起病后1周内,黄疸持续时间较短,常与发热同时存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发热不高,常在热退后出现黄疸,逐渐加深,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明显食欲不佳、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有关项目的检查对鉴别诊断帮助极大。
细菌性肺炎
钩体病的肺出血型极易与细菌性肺炎相混淆。
肺出血型钩体病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时,可能会被误诊为休克型或
休克型肺炎。此时可能给予强有力的抗菌药物治疗及抗休克治疗,病情不能改善,反可诱发赫斯-海默反应;或血容量的大量补充,促发肺弥漫性出血的迅速发展,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应特别注意两者鉴别,注重流行病学史的追询,警惕钩体病肺弥漫性出
血型的进行性呼吸循环障碍的发展,特别在短期内动态观察症状和肺部
湿啰音的发展,或X线肺部动态检查其阴影的迅速扩展融合,对诊断该型钩体病具有重要价值。
患者如具有发病早期的“三症状三体征”,尿常规有明显变化,或X线检查在肺部融合阴影中发现夹杂有不规则的斑点状透明区,均与
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区别。此外,在一般肺出血性病例,其发热、咯血及肺部阴影,病情发展较缓慢者,可误诊为
肺结核。取痰标本反复查
分枝杆菌,或钩体病的血清学检查,均有助于
鉴别诊断。
其他
钩体病有脑膜脑炎表现时,应与其他原因的脑膜脑炎进行鉴别。钩体病一般有更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眼充血及淋巴结肿大,结合流行病资料及化验检查,不难鉴别。在钩体病流行中,尚有以胃肠炎及
心肌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多数仍同时有钩体毒血症表现,发生率很低,导致误诊的机会较少。确诊钩体病的主要依据仍是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与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饮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病原治疗
杀灭
病原菌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和根本措施,因此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轻症者可应用多西环素、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或
阿奇霉素口服;重症者可应用
苄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或
头孢噻肟钠静脉注射,疗程一般为7天。其他抗生素可能有潜在治疗作用,如
氯霉素、
喹诺酮类及
大环内酯类等。
青霉素治疗国际常用大剂量,中国常用剂量为40万U/次,每6~8小时肌内注射1次,疗程7天,或至退热后3天,重症者需根据病情调整用量。青霉素首剂后患者半小时至4小时易发生赫氏反应。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由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表现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少数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赫氏反应亦可发生于其他钩体敏感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
对症治疗
对于较重钩体病患者均宜常规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
异丙嗪或氯丙,必要时2~4小时可重复1次。
后发症治疗
预防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环境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流行和减少发病的关键。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预后
该病因临床类型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因而预后有很大的不同。轻型或亚临床病例预后良好,病死率低;而重症病例如肺大出血,休克,肝、肾衰竭,微循环障碍,
急性胰腺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等病死率高。如能在起病2日内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则病死率可降至6%以下。无黄疸型钩体病的病死率最低为1%~3%。有眼和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可长期遗留后遗症。
历史
发现过程
钩体病作为独立疾病记载已有百余年历史。长期以来沿用外耳氏病这一名称,直到1915年日本人稻田证实该病病原体系一种螺旋体。1917年野口作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纯培养,并将外耳氏病
病原体改称为钩体。而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与外耳氏病相似的其他各种钩体病,并从病人体中先后分离出七日热型钩体(L.hebdomadis)、流感
伤寒型钩体(L.grippotyphosa)、秋季型钩体(L.autumnalis)、澳洲型钩体(L.australis)等。
钩体病在中国存在已久,中国医学将其列入
温病范畴。现代医学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是1939年汤泽光在中国广东报告的3例外耳氏病,1940年钟惠澜等又报道2例有
脑膜炎症状的钩体病病人。
新中国成立后,钟惠澜等在粤中地区对钩体病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和临床方面的系统调查研究。此后全国各地全面开展了钩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查清了钩体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经验,特别是
菌苗的研制和大面积推广使用,为钩体病防治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已证实有28个省(市、自治区)发现钩体病例或带菌动物,后者在南方各省以鼠类为主,北方主要是猪和犬。
大流行
1963年,中国
河北省多地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发生洪水型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发病多达14万多例,平均发病率高达3188.69/10万。1979年和1980年中国
湖南省钩体病陆续增至3600多病例。
2022年3月3日,斐济卫生部表示该国多个区域暴发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已确诊567例钩端螺旋体病,西部地区医院的部分重症监护室里70%是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大约10%的患者在康复后复发,症状更加严重。截至3月3日已造成23人死于钩端螺旋体病。
2023年8月3日,
菲律宾卫生部报告,自2023年初至7月15日,至少10个地区累计上报2079例钩体病病例,已导致至少225人死亡。
2024年8月,菲律宾卫生部表示,自2024年8月8日至13日,菲律宾共计报告钩端螺旋体病523例,其中43例死亡。其病例增多的原因是2024年的第三号台风“格美”引发的洪水泛滥。10月18日,菲律宾卫生部通报,2024年1月1日至10月5日,菲律宾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5835例,同比增加16%。其中,9月8日至9月21日期间,
菲律宾新增774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例,较前两周报告的病例数增加一倍。截至2024年10月18日,菲律宾钩端螺旋体病已致509人死亡。
研究进展
外膜蛋白抗原表位筛选
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对钩体疫苗未包含的血清群感染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研制对不同血清群有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性新疫苗,对于该疾病的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外膜蛋白是
革兰阴性菌主要表面抗原,也是亚单位疫苗研发的对象。表位是抗原蛋白中负责引发免疫应答的小分子肽片段,其中优势表位代表或决定抗原蛋白主要免疫原性。表位疫苗具有能同时提呈多个表位、抗原提呈作用强、分子量小、免疫效果好等优点。通过芯片法筛选
钩端螺旋体属主要外膜蛋白中抗原表位,为后续研制有广泛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钩体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菌种保存研究
不同血清群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代表性菌株是钩体病主要流行菌群监测和疫苗及储备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由于钩体的培养和生长特性,仍没有成功解决钩体冻干保存方法,导致一直面临如何长期、有效保存钩体菌种的问题。常用的保存方式有:
室温定期传代保存: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通常将钩体菌种保存在含兔血清的
钩端螺旋体属基础培养基EMJH、
磷酸盐或其他适宜培养基中,放置室温在18℃~20℃的干燥、通风性好的暗橱中,并定期(每隔1~3个月)传代1次。
低温冻存:低温冷冻是保存
原核生物最简单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应用低温冷冻原核微生物,在微生物体内不可避免地发生结冰,引起其脱水和变性,影响微生物复苏存活。为了提高钩体的低温冰冻保存的存活率,研究人员探索添加不同保护剂和培养基来保护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