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坂镇位于
新罗区东北部,东南与
漳平市的西元乡、
拱桥镇交界,西南与
雁石镇相邻,气候温和。乡政府驻苏坂村,距
龙岩市城区55公里。全乡辖
石城县、红邦、芦林、黄地、美山、苏坂、易家邦、东联、合溪、下村、瓦洋、西楼、岭兜、
黎山、大坑、和目16个行政村。全乡总面积为127.88平方公里,有实际耕地面积10838亩、林业用地15万亩,林业蓄积量2346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占85.7%,水利资源较为丰富。
苏坂镇常住人口为587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历史沿革
明代为九龙乡万安里苏坂社,有石盂营、洋濑山、赤尾山、杨坑、硿溪、章家邦、大洋坑等村落。
清代至民国初,仍称苏坂社。民国22年,属福苏区,辖美山、
东平县、云潭乡。次年属第三区(雁石)。民国26年3月,划美山、东平、
云潭镇、高山乡联保。次年缩为东美、云潭、高山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云设乡,辖仑村、瓦洋、中洋、岭兜、西楼、和睦、赤村、
溪山镇、高中保;美和乡辖美头、美中、美尾、苏坂、易纹、王坑、芦邦保。民国31年赤村、溪山、高中保划属
漳平市。民国33年,设美和乡,辖东美、苏坂、易纹、美山、芦邦、
云南省、云北、云中保。
1949年11月属沙和区,设云潭、
集安市、东平村。1951年10月,改庆云、
东平县、集安乡。1956年属白沙区。次年改称庆美乡,辖集安、庆云、东平、上洋坑、下洋坑村。1958年,成立庆美公社。翌年并入白沙公社,设庆美管理区。1961年,恢复庆美公社,辖黄地、庆云、下村、梧地、石城头、芦林、美山、大坑、一山、二山、东星、东红、东南、东联、东风、东兴、鲤鱼、上家邦、云潭、和睦20生产大队、103生产小队。1965年改称苏坂公社。
1984年7月改设苏坂乡。1987年,面积121.78平方千米,总人口163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1人,辖14村、143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苏坂村,距市区35千米。1997年至今,苏坂乡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石城、红邦、芦林、黄地、美山、苏坂、易家邦、东联、合溪、下村、瓦洋、西楼、岭兜、黎山、大坑、和睦16个村委会。
2014年1月撤乡建镇。
人口民族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龙岩市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苏坂镇常住人口为5872人。
地理环境
苏坂乡处于北纬24°45'—25°35'、东经116°40'—117°20'之间,属低纬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热为七月,平均温度为27.7℃(最低气温23.2℃、最高气温34.1℃),极端最高气温38℃;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为10.8℃(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16.9℃),极端最低气温-6.6℃,低温期短,无霜期达11个月。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850毫米,雨季多在四、五、六三个月,尤以五、六月为雨量最多。
经济
苏坂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化发展,把实施工业突破作为全面加速、奋力跨越的根本途径,我镇提出了建设“民俗文化基地、高优农业基地、钢铁制品基地”的全新定位,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更加坚定了“工业兴乡”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五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2个,总投资18.8亿元。其中入驻工业园区企业16家,投资上亿元项目9个,已完成投资项目9个,完成总投资6.51亿元。2011年新增新建项目5个,总投资3.32亿元;在第九届“6.18”交易会上企业对接项目3个,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个,参会意向对接项目2个。闽沪铁合金、建盛塑料物流配送中心、石盂营闽台生态旅游开发等三个项目已被列入区委、区政府2011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闽沪铁合金项目已落户龙州工业园苏坂工业片区。由于项目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我镇荣获“十佳项目服务单位”。全面完成龙州工业园苏坂工业片区项目建设储备用地预征地1000亩,闽沪铁合金、新钢二路等项目征地300多亩,坑口火电厂二期工程贮灰场等征地工作。
苏坂镇张工业园备选址位于苏坂镇西北部的
美山村,位于
龙岩市中心城市下游,距城区55公里。该备选厂址东至美山枫林坑,南至美山洋坑自然村,西到九龙江,北至美山村张厝,该地块多为低海拔缓坡地,相对海拔高度落差为39米,平均海拔高度为210米,工业用地面积可达6646.5亩。该园区具体水利资源丰富、电力充足、交通便捷(“双永高速”在苏坂路段设有美山互通)、征地难度小等多方优势。为使该工业园尽早得到开发,以拉动全镇经济的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方面积极与上级沟通和准备,并对园区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推介,效果显著,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冶金设计院的专家、宝钢和三钢的领导、市区领导多次到此地块进行调研)。现在该地块已被确定为市、区工业储备用地。
农业生产
近几年来我镇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特色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和竞争水平。
农业“三边”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即河边:发展绿色农业---
绿竹,现全乡镇植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300多万斤。路边:发展高优农业---花生、小西瓜、
甘蔗等经济作物,现花生全年种植2500多亩,年产量60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小西瓜种植1000多亩,年产量300多万斤,产值近200万元;甘蔗全镇种植2500亩,年产量1000多万斤,年产值400多万元。山边:发展特色农业---
蜜柚、
油茶,现全镇种植蜜柚1.3万亩,年产量近5000吨,产值900多万元;全镇种植油茶4000多亩,年产值近250万元。
2009年至今我镇在苏坂、易家邦、东联等村建立了300亩冬种
紫云英示范片;在美山中间洲建立300亩
绿竹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在美山、苏坂、下村、西楼、瓦洋、岭兜等13个村建立千亩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暨
槟榔芋高产栽培示范片;在云潭新建了一座米粉
加工厂,可
日产汽车公司米粉400公斤。
全乡镇着力打造“
蜜柚之乡”品牌,成立
龙岩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易家邦蜜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于2009年度荣获“市级示范社”荣誉称号,并成功注册“苏坂蜜柚”商标,现正积极争取申请列为市级龙头企业,在美山成立
红心蜜柚专业合作社;苏坂蜜柚协会连续几年荣获省科协、市科协、区委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称号,“苏坂蜜柚”在全省蜜柚鉴评会上荣获银奖。
社会
苏坂镇全力发展关系民生的社会各项事业,推进教育、文体、卫生和
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交通设施持续改善。近年来完成苏坂至美山、苏坂至云潭、美山至八一、八一至雁石开发区、和目至漳平拱桥等十多条公路建设;架设石盂营大桥和修复东联铁索吊桥;建设美山下渡漫水桥;完成云潭、芦林、石城铁路道口“平改立”项目;“双永高速”建设已基本完成;苏坂至白沙连接线建设已基本完工;省道203线苏坂至美山的快速通道已开工建设;苏坂头大桥主体工程已完工;进一步完善
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加大公路安保力度。
农田水利持续完善。完成黄地水库、小坑林水库、凉亭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平整项目的建设;完成苏坂集镇防洪堤(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云潭重点旱片治理工程;完成200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全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完成全镇16个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性工程措施项目。
新村建设持续推进。推进集镇公路两翼的商住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启动商住小区建设。集镇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造福工程,苏坂农民住宅小区(一期)已完成三层建设,大坑等村的造福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完成苏坂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镇控规和14个村的村庄规划;积极推进苏坂、美山、黄地、云潭四个村的新村住宅小区建设。按照建设人居商贸板块的构思,全力推进集镇建设。完成美山和苏坂等13个村的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岭兜、和目、下村等9个村村部新建和修缮工程。
科教文卫持续提高。完成镇农科教大楼、宣传文化中心、
计划生育服务所、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恒亿云潭和易家邦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新建住院部,完成卫生院的提升改造工程。整合教学资源,新建教学楼;成立
新罗区农村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苏坂学校;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筹集教育资金57万元。充分挖掘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龙岩采茶灯内涵;成立采茶灯研讨会,正在建设“龙岩采茶灯主题公园”和“采茶灯陈列馆”;成功举办四届
蜜柚采摘暨乡村旅游节,扩大苏坂蜜柚、采茶灯及苏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持续深入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在美山建立“科技致富帮扶中心”;在苏坂、东联、美山、易家邦建立了健身场所,配置健身器材,在
石城县、红邦等12个村建立篮球场;成立云潭、易家邦老人协会。采茶灯舞、广场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共造林9891亩;持续抓好养殖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作,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巡查与管理,拆除猪圈8000㎡、生猪减栏3330头;建成一座垃圾焚烧炉,实现全镇生活垃圾集中统一清运;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加大“制止两违”工作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镇聘请28名卫生保洁员和建设垃圾中转池49个,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优化村容村貌。认真做好西楼、下村等八个村改厕工作,创建健康文明的人居环境。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补助资金,完成红邦、芦林、美山、苏坂、易家邦等11个村的可研报告和方案评审工作。
文化
采茶灯文化: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龙岩市采茶灯是龙岩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河洛文化的
活化石,也是当前市、区全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之一。苏坂镇作为龙岩采茶灯的故乡,也积极与上级对接,全力打造发源地的采茶灯文化品牌:2008年5月在美山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学术机构——龙岩采茶灯研究会,时任副市长张秀娟亲自到会祝贺,研究会立足于实际,制定了重点恢复采茶灯故乡文化底蕴为切入点的长期保护规划;计划并着手在苏坂镇
美山村建设“龙岩采茶灯主题公园”;初步建设了“采茶灯陈列馆”,着手收集历史资料;组建了各个年龄阶段的采茶灯队伍,以使原生态的采茶灯得以传承。2009年10月,成功举办第二届采茶灯
中国艺术节,并召开了采茶灯艺术研讨会;积极协助和参与区举办的“万人采茶灯舞”,进一步扩大了采茶灯的知名度。目前已由15名全国政协委员提议案力争将采茶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12月,美山村采茶灯队伍参加“厦漳泉龙”四城
元宵节同乐会,进一步扩大了采茶灯文化的影响力。2005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
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12月03日,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苏坂镇界于廖天山和郎车仑山系之间,绵亘于
龙岩市、
漳平市边境,辖区多山、山峦起伏,成为苏坂镇的天然屏障。境内主要河流是
龙川河,全镇16.1公里,另外还有三条支流。全镇森林以天然为主,有15万亩的林业用地。目前,全镇有近80%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因而原始的地形地貌保留较为完整,林业生态也保持良好,且自然景观独特(特别是云潭山区):有闽西最高的天然瀑布(102米),有大小不一、清彻见底的水潭,有造形独特的石头,有保留较好的原生态林,有物种较为丰富的各种野生动物,有恐龙时代的原始植物—莎萝。山上
松属或一枝独秀,或聚木成林,间或分布着少量裸露的怪骨嶙峋的石芽、石柱;山顶上土地平坦,绿草莺莺,由于气候特殊,空气清新,是消署纳凉、亲近自然、体验绿色生活的绝佳胜地。极具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