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沙蜥
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
西藏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theobaldi ),是鬣蜥科沙蜥属爬行纲。四肢短小,背和胸、腹鳞光滑无棱,无腋斑。第三、第四趾有弱栉。成蜥腹部常有大型黑斑。尾的腹面黄白色,无黑环。
西藏沙蜥是沙蜥属中的高寒种,营卵胎生繁殖。广泛地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部地区,主要生活于3000-4800米或更高的高山荒漠环境。活动的频繁程度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常在草丛、石块间和灌丛中觅食,以小型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食。
西藏沙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西藏沙蜥体及四肢短小,头体长40-52毫米,尾长45-55毫米。头似倒 心脏形,长、宽大致相等,眼前部往上唇斜下,眼间凹陷。吻尖,鼻鳞2-3(4)枚,鼻孔朝向前上方,鼻间鳞3-4枚。头部背面的鳞片平滑而大,眶上鳞较小。鼻孔至眼前鳞之间有鳞2-3枚。上睫鳞除最后二、三枚外,前面诸鳞扁平,覆瓦状排列。上、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唇鳞13(14)-16枚,下缘呈缺刻状。下唇鳞12-15枚。颊鳞大,由此至喉褶的一纵列鳞41-52枚。
西藏沙蜥体平扁。背、腹之鳞光滑,无棱或突起的鳞丛。四肢短小,前肢贴体前伸仅拇指不超越吻端,指、爪均短,栉缘不发达,指长顺序4-3-2-5-1。后肢贴体前伸到达腋部、肩部或部,腿的背面被少数棱鳞,第三、第四趾外侧的栉缘不发达,内侧之栉更小,趾长顺序4-3-2-1-5,趾爪尖长。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以上,后部的背、腹面覆有弱棱鳞。背面灰色、浅棕色或浅蓝灰色,有2纵列浅色镶边的圆形黑斑,但也有背斑不显或为4纵列圆斑之蜥体。四肢和尾背也有同样的斑纹。腹面连同尾下黄白色,前胸有黑色小点,腹面有大型黑斑。尾梢腹面深黑色,但雌蜥腹面及尾梢的黑色较浅。幼蜥的纵列背斑不显,腹面全为黄白色。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于3000-4800米或更高的高山荒漠环境。栖息在山麓冲积洪积的倾斜沙砾地带、丘陵缓坡、河湖沿岸的干燥沙砾地或沙丘上,植被的覆盖度低,生长着驼绒黎,而在基岩显露和植被茂密的山岭坡地,以及草木繁盛的山间谷地与河岸湿地则杳无蜥迹。
生活习性
西藏沙蜥活动的频繁程度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气温升高时极其活跃,行动敏捷,阴云蔽日或天阴刮风时,常匍匐于地面很少活动。只在风雨或冰雹交加之际,才深居洞内不出。夏天的活动时间为8:30-20:00,然其活动高峰在中午11:30-12:30和下午15:30-18:00,傍晚即返回洞中。受惊常迅跑2-5米,立即止步昂首侧视,若有危情迫近,则急速逃窜,奔跑虽甚迅速,但不能持久。
西藏沙蜥常在草丛、石块间和灌丛中觅食,以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小型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食,其中尤以鞘翅目的步行虫科、伪步行虫科、鞘翅目豆象科和叩头虫科数量最多。此外还兼吃少量植物的花和幼茎嫩叶。当发现捕食目标时,即伏身地表,摇尾徐进,俟近昆虫后便纵身跃起张口咬捕。
分布范围
世界:印度尼泊尔
中国:西藏自治区(定脊吉那、扎达、莎尔、江孜县、柳区、日喀则、拉萨市吉隆县聂拉木县噶尔县、普兰、日土县狮泉河、斑公湖、改则县)、新疆(于田县、喀什)。
繁殖方式
为适应高寒气候特点,西藏沙蜥营卵胎生繁殖,未成熟卵为圆形,成熟时呈椭圆形,无卵壳,7-9月曾于母蜥输卵管内发现1-3个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幼蜥胚胎。8月上旬起,母蜥相继产仔,初产幼蜥头体长约23毫米,与尾长略相等。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沙蜥,腹面有大块黑斑,但幼蜥刚产出时腹部白色。以后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黑斑,并不断扩大,在雄蜥中甚至布满整个腹面和尾基部,以利吸收更多的地表辐射热量。
亚种分化
西藏沙蜥分化为2个亚种
种群现状
由于农业扩张和采矿可能导致西藏沙蜥的栖息地局部丧失,但西藏沙蜥在栖息地分布密度低,因此种群数量不太可能受到重大的威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