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蜥属(拉丁学名:Phrynocephalus)是Kaup于1825年所建立的新属,模式种为Phrynocephalusgut—tatus,系
鬣蜥科中的古北界类古群,也是欧亚大陆
荒漠和草原地带的常见优势蜥种。沙蜥具有一系列适于荒漠、半荒漠及草原生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分布于中国的沙蜥属种类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学史
沙蜥属是Kaup于1825年所建立的新属,模式种为Phrynocephalusgut—tatus,系蜥科中的古北界类群,也是欧亚大陆荒漠和草原地带的常见优势蜥种。关于沙蜥的分类研究始于19世纪而盛于20世纪初,持别是Bedriaga在《普热瓦尔蜥基第三次中亚科学考察成果》(1907-1909)一书中详述的沙蜥种类和编制的检索表,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沙蜥的经典著作,书中记载的沙蜥共37种。
1967年,H.Wermuth出版了著作《现代两栖爬行动物名录一鬣蜥科》,列出全世界现存沙蜥共38种,分布于中国的有28种。1979年以来,经学者们(赵肯堂,1979,1992,1995;
赵尔宓等,1980; M. L . Goiubev等,1905;
王跃招,1996)调查研究得知,中国现有沙蜥18种。
形态特征
沙蜥具有一系列适于
荒漠、半荒漠及草原生活的形态特征。除
大耳沙蜥个体较大外,所有沙蜥成体的头体长均为50-60mm,背部大多呈现黄褐色或灰褐色并饰有深色斑纹,与沙地背景协调一致,起着有效的隐蔽保护作用;腹面洁白或黄白色。能反射沙面地表的辐射高温而散热,与此相反的是分布在
青藏高原海拔高3000米以上的种类,在成蜥期不仅背色暗晦或呈现砖红色,而且腹面还出现大面积的黑色斑块,以利在高寒地带摄取地面的热量,升高体温,增加活动能源。头形似蟾,故又有蟾头蜥之称,鼻孔位于吻前或两侧;颅背后部有圆珠状的半透明顶眼;眼周的上、下睫鳞外缘尖出呈锯齿形;鼓膜隐于皮下或消失;口大,两颌长有端生齿,并有初步分化的雏型;鼻孔内所具有的活动性皮瓣及上、下睫鳞在闭眼时能紧密合拢。均可用于防止刮风时沙砾灌入鼻、眼。颈部有明显的喉褶。蜥体背腹扁平,分别被以细
圆鳞和覆瓦状排列的菱状鳞;四肢发展平衡,避敌或追逐异性时能抬高身躯急速奔驰,爪尖锐利,宜于挖掘穴居;指、趾两侧常饰有发达的栉缘。是趾下鳞变形的适应结构,可借此增大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以免跑动时陷足沙内。尾是维持蜥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器官,受挤、压、拉等外力作用时不会发生“身残”断尾现象,尾的长度因蜥种的生态类型不同而异,也与其活范围及强度有关,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沙蜥具有一系列适于
荒漠、半荒漠及草原生活的生活习性。沙蜥在运动过程中停歇时,有甩尾到背部上下卷绕的习性,似有可能以此向同类展示不同尾色的性别标志。不需饮水,可直接从
捕食的大量蚁类和昆虫中获得生理所需的水分。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沙蜥属的分布东起中国
河北省承德(117.9ºE)至北京(40.0ºN,116.4ºE)一线,西止欧洲黑海南岸的
土耳其(30ºE),北及俄罗蜥的(53ºN,55ºE)地区,南界可越过
喜马拉雅山脉抵达
尼泊尔境内的28ºN地区,整个分布范围地跨欧洲东南部及与之邻接的
亚洲西部和中部。在现知的41种沙蜥中,有40种分布在西亚、
中亚荒沙漠地带,其中有4种可西延至
黑海或黑海沿岸,而往东扩展到亚洲东部地区的只有1种。鉴于现代沙蜥的分布状况以及世界各地至今尚未出土过任何沙蜥化石的事实。有理由可以推断,沙蜥的起源地及其分布中心位于中亚
荒漠地带,当是勿庸置疑的。
中国分布
蒙新高原和
青藏高原是中国沙蜥属种类的主要分布区,仅
草原沙蜥可自
内蒙古自治区高原的干草原延扩到
黄土高原边缘和华北平原的北部,分布区包括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新疆、内蒙古、宁夏以及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四川等省区的北部,大多数沙蜥的分布海拔高度为1000-1500米,但
叶城沙蜥可分布到接近或低于海平面高度的新疆南湖
戈壁和
吐鲁番盆地;青藏离原上的沙蜥分布高度为3500- 5300米,而
红尾沙蜥的最高分布点甚至能达到海拔6000米的
申扎县(30.9ºN,88.7ºE)。
分布在中国的18种沙蜥中,
青藏高原区的成分有5种,占27.8%,蒙新区成分有13种,占72.2%。而白条沙蜥、叶城沙蜥、
南疆沙蜥、
草原沙蜥、东疆沙蜥、无斑沙蜥、红原沙蜥、红尾沙蜥、
青海沙蜥、
白梢沙蜥、
宽鼻沙蜥、泽当沙蜥等为中国的特有种。中国辐员广阔,适于沙蜥栖息的荒摸和草原地带极为辽阔,分布区内的生境也甚复杂,从已知种类的情况估计,随同对沙蜥研究的继续深化,今后在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不断发现新种或增添新记录是完全有可能的。
生态类型
由于栖息生境的差异,特别是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受到各分布区内不同自然条件(海拔高度、湿度、气温等)的影响,因而使得分布在
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沙蜥,分别演化成高寒型、
荒漠型和草原型等生态类型,并相应地分化出高寒型沙蜥(
西藏沙蜥、泽当沙蜥、
红尾沙蜥、
青海沙蜥、红原沙蜥)营
卵胎生和草原型、荒漠型营卵生等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以适应借母蜥体温或依靠日光辐射热进行孵卵。
南疆沙蜥分布区的海拔高度为1300-3100米,未归入高寒型生态类型,但在新疆西南部却是与西藏沙蜥同域分布的蜥种,且均系卵胎生繁殖方式,估计两者很可能存在着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沙蜥的幼蜥与成蜥在某些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各种幼蜥尾部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色型,并于成长期间有一色泽逐渐消褪的变化过程。
主要物种
根据已有记录,中国新疆还分布有以下6种沙蜥,但因资料不全,加之有些种的分种尚有异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在此仅列出其种名及分布区。
库车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ludovici),据俄文资料分布于
塔里木盆地北部。尖吻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acutirostris),分布于
准噶尔盆地和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学名:
阿勒泰地区除外...察汗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alpherakii),据俄文资料分布于新疆察汗河沿岸。
准噶尔汗国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arcellazzii),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塔城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haeckeli),仅分布于塔城盆地。沙布尔特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isseli),分布于准噶尔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