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础审计,又称“面向制度的审计”,是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确定
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范围、深度和时间安排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普及,旨在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制度基础审计是在审计风险模式应用于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程式。尽管内部控制制度早在组织中就已存在,但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历史只有约30年至40年。早期的审计主要关注会计账目的准确性,通常直接基于会计资料进行检查验证。然而,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票上市,以
财务报表为主要对象的信用审计成为必要,这推动了审计方法的转变。审计人员开始在实施账目审查前先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从而确定
审计目标、审计技术和进程,以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这种新的审计方法被称为制度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科学的统计
抽样方法,既节省审计工作量,又提升审计质量。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过度依赖内部控制制度,忽略了审计风险的其他来源。为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
风险基础审计,这是一种更注重对审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审计方法。尽管风险基础审计尚未广泛应用于审计实践,但制度基础审计仍然是当前最常用的审计方法之一。
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检查和评价会计控制制度、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合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确定
经营活动及业务处理与方针政策、计划程序、手续规定的相符程度;确认单位
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鉴定对各种资源获取、保护、使用的控制适当性;以及检查和评价单位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和各部门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这些内容既有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部分,也有
实质性测试的部分,两者之间并非截然分离。
1. 健全性测试方法
这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制度基础审计决策之前,对被审单位的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的内部方法、措施和程序进行调查,并将其与理想内部控制模式进行比较,以评估其健全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单位概况、组织机构及其功能、经营决策、计划预算制度等多个方面。调查方法包括审阅、询问、观察、调查表等。在制度评价时,首先要进行分析性初评,然后实地观察制度的运行情况,最后将现行的控制制度与理想的控制制度进行比较。
2. 符合性测试方法
这是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图示与评价之后,对现行内部控制进行审查与测试的审计技术方法。测试分为业务性和功能性两类,前者针对不应缺少的控制项目的存在性,后者则检查关键控制点的功能发挥情况。具体的测试方法包括会计资料检查、重新处理、实地观察等。
3. 实质性测试方法
这是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合规性检验完成后,对
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进行检验,以搜集确切证据来确定会计记录以及经营情况合法、正确、完整的审计技术方法。其中包括资产负债帐目测试和分析性检查两种方法。
4. 抽查审计技术方法
这是从特定的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总体有无错弊的
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具体包括判断抽查和统计抽查两种方法。统计抽查技术又可分为
属性抽查法、变量抽查法和货币金额抽查法等三种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