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查尔斯·布考斯基(又名:查尔斯·布可夫斯基),德裔
美国诗人、小说家、短篇故事作家。布可夫斯基的作品受家乡
洛杉矶的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很大,他喜欢描写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穷苦白人的生活。查尔斯·布考斯基热爱写作,嗜酒如命,离不开女人,干过苦差,喜欢跑马。布可夫斯基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写了数千首诗歌,数百篇短篇故事,6部小说,总计出版了110本书,人们常常将他称为“
贫民窟的
罗伯特·骚塞”。他的写作涉及美国贫困人口的普通生活、写作行为、
乙醇、与女性的关系以及工作的苦差事。布考斯基的作品在美国的学术评论家中受到的关注很少,但在
欧洲,特别是在
英国和他出生的
德国,他受到了更好的接待。
人物经历
查尔斯·布可夫斯基1920年出生于德国的安德纳赫(Andernach),出生时,取名为“海因里希·卡尔·布可夫斯基”。其母凯瑟琳娜·费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遇到了查尔斯的父亲,查尔斯的父亲当时是一名德裔
美国军人。查尔斯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在教堂里将查尔斯养大。查尔斯喜欢称自己为私生子,而安德纳赫的有关记录则显示,他的父母实际上已经在他出生的前一个月结了婚。
布可夫斯基生前的好友,
传记作家本·普莱森茨(Ben Pleasants)在其作品《查尔斯·布可夫斯基:洛杉矶作家中的狙击手》(Charles Bukowski: The Sniper Landscape of L.A. Writers)中称,布可夫斯基的外祖母是犹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德国经济崩溃,布可夫斯基一家于1923年移民美国,在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定居下来。为了让布可夫斯基的名字听起来更像美国人,父母叫他“亨利”(Henry),并将家族姓的拼法从“Buk-ov-ski”改为“Buk-cow-ski”(这是波兰人、乌克兰人或者
白俄罗斯人的姓)。在攒足钱之后,一家人于1926年搬往
洛杉矶郊区,布可夫斯基父亲的家就在那里。布可夫斯基童年时,其父经常失业,经常辱骂他,对他拳脚相加——布可夫斯基曾在自传体小说《火腿黑面包》(Ham on Rye)中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
布可夫斯基经常遭到邻居——一群
英国孩子的歧视,他们嘲笑布可夫斯基浓重的
德国口音,嘲笑他父母强迫他穿的“娘娘腔”的德式服装。布可夫斯基幼年时饱受羞辱和被人疏远的痛苦——后来,青春期时长出的
痤疮,令这种痛苦无以复加。
从朋友秃子威廉(William "Baldy" Mullinax)那里接触到酒之后(威廉的父亲是一位
酗酒的外科医生),十来岁的查尔斯·布可夫斯基便接受了一次
洗礼。“它(
乙醇)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帮助我,”后来,他在描述自己为何终生爱酒时这样写道。
从
洛杉矶高中毕业之后,布可夫斯基在
洛杉矶城市学院(Los Angeles City College)学了两年的艺术、新闻和文学。在这两年里,他曾与纳粹组织德美同盟(German-American Bund)有过短暂的联系,他曾在小说《火腿黑面包》(Ham on Rye)里恶搞过这个团体。他还在短篇小说《政治》(Politics)里大肆讽刺
极右,这篇小说被收录在文集《无北之南》(South of No North)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我在
洛杉矶城市学院里冒充纳粹。我甚至都不能将
阿道夫·希特勒和
赫拉克勒斯(Hercules,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区分开来,我也懒得去区分。那时我坐在教室里,听着所有的爱国者都在宣讲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应该杀死这个畜生——我厌倦极了。我决定跟人们对着干。我甚至都懒得去读希特勒的文章,我只是简单地喷射我认为十恶不赦的言辞。”
1944年7月22日,二战仍在猛烈进行中,布可夫斯基在
宾夕法尼亚州的
费城(当时他在此地居住)以涉嫌逃避兵役的罪名被FBI特工抓捕,在费城的摩亚门森监狱(Moyamensing Prison)关押了17天。16天后,他没能通过身体和心理上的考核,被划到了义务兵役制中的4-F等级(不适宜从军)。
早期创作
24岁时,布可夫斯基的短篇小说《超长退稿信的余波》(Aftermath of a Lengthy Rejection Slip)在《故事》(Story)杂志发表。两年后,另一篇小说《来自凯赛尔顿的二十辆坦克》(20 Tanks From Kasseldown),发表在单页文集《作家代表作·第三辑》(Portfolio III's broadside collection)上。由于闯入文坛失败,布可夫斯基开始对出版心灰意冷,辍笔将近十年——这个时期被称为“烂醉的十年”。这些“迷失的年头”,成了他后来创作自传的基础,尽管常有人质疑他的记录是否真实。在这期间,他继续住在
洛杉矶,不过,他会时不时地在美国各地做一些散工,住在廉价租来的房子里。在20世纪50年代初,布可夫斯基在洛杉矶邮局找了一份送信的工作,但在干了快到三年的时候,他辞职了。
1955年,一场差点致命的
呕血让他住进医院。出院后,他开始写诗。1957年,他同意与德州素未谋面的小镇诗人芭芭拉·弗莱伊(Barbara Frye)结婚,不过,1959年他们便离婚了。弗莱伊强调,他们的分手与文学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她经常质疑他写诗的水平。据霍华德·桑纳斯(Howard Sounes)《查尔斯·布可夫斯基:困于疯狂人生》(Charles Bukowski: Locked in the Arms of a Crazy Life)称,后来,她在
印度神秘地死去(有人说,她被某个
无名教派的狂热教徒斩首)。离婚之后,布可夫斯基继续
酗酒写诗。
60年代
1960年,他回到
洛杉矶邮局,做信件管理员,这一干就是十余载。1962年,简·库尼·贝克(Jane Cooney Baker)之死给布可夫斯基带来重创。她是他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浪漫恋人。布可夫斯基将他的悲伤和毁灭感转化为一连串的诗歌和小说,以悼念死去的爱人。据
传记作家乔里·谢尔曼(Jory Sherman)、桑纳斯(Souness)、布鲁尔(Brewer)和哈里森(Harrison)称,简是布可夫斯基一生中的最爱,也是他那一长串“缪斯女神”(是她们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名单中最重要的一位。1964年,玛丽娜·路易斯·布可夫斯基(Marina Louise Bukowski)出生,这是他和弗朗西斯·史密斯所生的孩子。弗朗西斯与他未婚同居,被他蔑称为“白毛嬉皮”、“姘头”、“老帮子”。
被现在的人们称为战后“小型出版物运动”巨子的乔恩(Jon)和路易斯·韦伯(Louis Webb),发行了文学杂志《
局外人》(The Outsider),曾刊登过布可夫斯基的诗歌作品专题。他们以“路乔出版社”(Loujon Press)的名义,出版了布可夫斯基的《它攥住我的心》(It Catches My Heart In Its Hands,1963年),1965年,又出版了《死神手中的十字架》(Crucifix in a Deathhand)。
从1967年开始,布可夫斯基开始为
洛杉矶的一家地下报纸《不设防之城》(Open City)写专栏——专栏名为“老淫棍手记”(Notes of A Dirty Old Man)。由于他在该报纸上的专栏,联邦调查局对他进行了调查。1969年,《不设防之城》被关闭,专栏内容被洛杉矶自由出版社和
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诺拉快报》(NOLA Express)编选出版。1969年,布可夫斯基和朋友尼利·切科夫斯基(Neeli Cherkovski)创办了他们自己的
油印版文学杂志《笑文学和男人隆起的枪》(Laugh Literary and Man the Humping Guns)。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共制作了三期。杂志对他们的职业和文学都没有带来什么影响,之所以被记住,只不过是因为它与布可夫斯基有关。
黑雀时代
1969年,他从黑雀出版社(Black Sparrow Press)出版人约翰·马丁(John Martin)那里谋得一份差使,辞去了邮局的工作,专心于全职写作。那是他49岁。在当时的一封信里,他这样解释道:“我有两个选择——待在邮局,直至发疯……或者是离开这里,当个挨饿的作家。我选择了挨饿。”离开邮局不到一个月,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说《邮局》(Post Office)。为了向马丁表示敬意——当时布可夫斯基还没什么名气,马丁却很信任他,为他提供经济支持——布可夫斯基之后的作品,几乎全部都在黑雀出版社出版。
人气日旺的布可夫斯基,名声也越来越差,他艳遇不断,常常搞一夜情。这些性伙伴中,最重要的几位是:诗人和雕塑家琳达·金(Linda King)、
唱片公司主管莉莎·威廉姆斯(Liza Williams),还有一位红头发的单身妈妈“塔米”(Tammie)。所有这些关系,都为他的小说和诗歌提供了素材。此外,布可夫斯基还有一位重要的性伙伴“塔尼亚”(Tanya)——“安波儿·奥尼尔”(同样是假名)的假名——在《女人们》(Women)中,他把她描写成一位笔友,他们有过一次周末约会,地点是布可夫斯基20世纪70年代在
洛杉矶德隆普雷(DeLongpre)简陋的家。
1976年,布可夫斯基邂逅了琳达·贝格(Linda Beighle)——这位保健餐厅老板、有抱负的演员、
印度一个宗教社团领袖摩诃·巴巴(Meher Baba)的信徒。两年后,布可夫斯基搬离东好莱坞——他度过大半生的地方——来到了洛杉矶最南部,海滨社区圣佩德罗(San Pedro)。贝格间断地跟着他同居了两年,布可夫斯基有时候会厌倦他们的关系(他自己这么说)而把她打发走。
在贝格进行了多次“绝食抗议”和恳求之后,布可夫斯基心软了,他把贝格带回了家。1985年,他们终于结婚了,证婚人是曼利·帕尔默·豪尔(Manly Palmer Hall),一位生于
加拿大的作家和神秘主义者。贝格就是布可夫斯基的小说《女人们》和《好莱坞》中萨拉(Sara)的原型。
1994年3月9日,布可夫斯基在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佩德罗死于
白血病,享年73岁。死前不久,他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说《果肉》(Pulp)。未亡人贝格请来佛教僧人操持了葬礼。各种细节详见杰拉尔德·洛克林(Gerald Locklin)的著作《查尔斯·布可夫斯基:稳操胜券》(Charles Bukowski: A Sure Bet)。他的墓碑上刻着:“不要尝试。”这个
墓志铭引发了各种与实际意义相背离的推测。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