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
安徽黄山市歙县太平桥
太平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别名万年桥、河西桥、人皮桥、寡妇桥。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
老桥年鉴
一座古桥诠释着一段尘封的历史,走在古桥之上,让我们尽情穿越吧。走进徽州古桥系列之——太平桥,太平桥位于黄山市歙县城北门外,渔梁村渔梁坝练江上游,别名为万年桥、河西桥、人皮桥、寡妇桥。
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明、清两代修过多次。原桥心建有碑亭,镌刻建桥始末。解放后为便利交通,桥心亭已拆除。
站在太平桥上,可以观赏四方景致;北望黄山巍巍,隐现于霞霭之中;下看练水潺潺,荡漾着西干山倒影;东瞧秀丽的河西公园,游人双双对对;西观太白楼和新建的新安碑园,古朴典雅。
历史沿革
太平桥又名河西桥,始建于宋端平(1234年),初为浮桥。元朝末年(1310~1360年)因兵乱被毁,改建 为木桥。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改建为石桥。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整修1次,清康熙56年(1717年)重修,清乾隆9年(1744年)扩建为大型石拱桥。清道光17年(1837年)和道光22年(1842年)2次遭洪水冲击受损。道光23年(1843年)重修,历时7年,于清咸丰2年(1850年)竣工,用银10万余两。清光绪11年(1885年)和光绪23年(1897年)先后整修2次,每次用银千余两。民国18年(1929年)芜屯路歙县至屯溪段建成后,该桥被利用通行汽车。
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县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生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1969年7月5日,徽州发生特大洪水,练江水位高出太平桥桥面3.4米,全桥淹没。沿河地带许多房屋倒塌,而大桥(除桥面、条石栏杆、桥墩分水尖局部损坏外),基本无损,水退后车辆仍通行无阻。为保护这座珍贵古桥,1969年8月省交通纵队投资9万元,由徽州专区交通支队机动养路队施工,技术负责:凌应之,对该桥进行整修加固,并加铺钢筋水泥混凝土桥面,增设悬臂式挑梁钢筋混凝土微弯板人行道及桥面照明设备。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典故
传说,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之罪。歙县一寡妇为修善事,建造了这座16孔桥,因为双数而犯了王法,钦处剥皮之刑,致使此寡妇含冤而死。所以后人称太平桥为“人皮桥”,也称“寡妇桥”。
历史典籍
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兴建石桥,桥洞九孔。
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松明山人汪道昆,曾有一首七律 《万年桥》记其功云:
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
地踞金汤三铺郡,天回砥柱万年同。
参差石势疑乌鹊,缥渺江流见白虹。
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
周边景致
长庆塔、徽州古城斗山街、渔梁古镇、渔梁街、渔梁坝、紫阳山、紫阳桥李白问津处、太白楼等等 站在紫阳桥上北望,可见滨江而建的渔梁街市,白墙青瓦,栉比而立;高眉、紫阳两山,东西对峙,色彩如黛;练江水流越渔梁坝,奔腾而下,水势迅猛,浪花飞溅;渔梁坝下,桅杆如林。水声、浪声、搬号声溶为一体,协调和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老桥年鉴
历史沿革
历史典故
历史典籍
周边景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