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村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下辖村
黄贤村位于奉化区 东南滨海地区,在裘村镇西南6公里处。东西北面青山挺立,西北大脉溪和东北岭西溪于此相汇成黄贤溪,往南2公里注入象山港。村前公路西经河泊所村接奉化(城区)-桐照线,东北经应家棚村、杨村接奉化(城区)-湖头渡线,距奉化城区50公里。
1950年属杨村乡。1992年5月改属裘村镇。辖黄贤、大脉岙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黄贤。有387户,1150人。姓氏20余个,其中林姓占总人口1/3;次为陈姓,占1/5。并有外来做工人员800余人。耕地926亩,山林4918亩,海面300亩,海涂500亩。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兼有茶叶、林果生产及海带养殖。工业以服装、机电为主。
黄贤村近几年着重建设的黄贤森林公园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海岸沿线山水风光型景区。相传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曾在此隐居,村名由此而来。人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出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整个森林公园区主要有红岩飞瀑、庙山亭、清和门、蟠龙寺、东祠庙、张铁岙农家乐、黄贤湖、黄公墓、向阳海岸等28个景点。
2020年3月,黄贤村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
2020年3月,黄贤村被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2019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名人
五代十国时已有林姓定居。宋《(宝庆)四明志》已载黄贤村名,相传以村西黄公里(汉四皓之一夏黄公曾居于此)得名。自宋景德三年(1006)至清末属忠义乡,民国初属东忠义区二十一都。
黄贤村为宋代著名隐逸 诗人林逋故里。据《黄贤林氏宗谱》载:先祖从福建省迁来定居,初居大脉岙,后移黄贤,故称初居处为上林,清康熙前有香火院祀祖。林为黄贤林姓第二代。
林逋,字君复,宋干德五年(967)出生于黄贤,少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及长,漫游江淮间。后隐居西湖,结庐孤山,植梅养鹤,以湖山为伴,与高僧诗友往还,20余年足不及城市。诗自写胸臆,多奇句,风格澄澈淡远。《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咏梅千古绝唱。其《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诗,抒发思念故乡之情。其作诗随就随弃,后人辑成《林和靖诗集》传世。还擅绘画、书法。天圣六年(1028)卒。赵祯赐谥号“林逋”。
林逋侄林彰官至朝散大夫,侄林准至盈州令,林逋卒时皆赴杭州市治丧。至本世纪50年代初,黄贤林氏族人还赴杭州祭扫林逋墓。现村前商山桥(古石拱桥)下抛珠潭,相传为林逋少时与县官抛珠吟联之处。清代村人重修清鹤桥,1984年建梅鹤剧院,均有缅怀先人林逋之意。
经济建设
旅游资源
1972年,上海市回乡青年林孝良利用本地野生剑竹为原料,创办天竹筷厂,是为 黄贤兴办工业之始。1977年,向栖凤渔业队借款2000元,办起综合厂,生产木钮扣、草包、电池底片及加工服装等。1981年创办第一家服装厂--黄贤服装厂,主产衬衫。此后又先后办起多家服装厂,形成以生产优质衬衫为主的工业格局,1985年产值162万元。1990年产值增至250万元,固定资产240万元。1991年3月,又投资120万元新建特种电机厂,职工200余人,主产各种家用电器专用电机,产品畅销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等省市,当年创产值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100万元,利润50万元,为村级经济注入新的活力。1992年,投资200万元的特种铸造厂正在兴建中。同年,全村有特种电机厂、机械元件厂、黄贤服装厂、旅游服装一厂、旅游服装二厂、华美衬衫厂、飞达衬衫厂、安远衬衫厂、荣峰衬衫厂、荣昌衬衫厂、兴达衬衫厂等12家,拥有固定资产850万元,其中服装生产流水线23条,汽车3辆(不包括运输专业户车辆)。因企业发展迅速,本村劳动力有限,外省、外县和外村职工占2 3左右。年工业产值1700余万元,其中特种电机厂产值达1200万元,服装行业产值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45万元,利润60万元。
黄贤村山林
黄贤村有山林近5000亩。1956年强台风登陆和1958年的“大办钢铁”,使山林严重损毁。至70年代初,多数已衰败为薪炭林和荒山。1972年始重视封山育林。80年代,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除一部分柴山分给社员承包外,余由大队统一规划育林,制订了一系列封山育林的措施、规定,并组成一支由16人组成的专 职山林管理队伍,由一名党支部委员直接分管。此后,荒山逐年栽上松树苗。同时,又陆续发展经济特产林850亩,其中茶山370余亩、桑树80亩、桔林120亩、桃林151亩及梅果、李子、杨梅林等。1986年,经济特产林产值9.6万元,利润5.5万元,次年产值增至13.4万元,利润7.5万元。至1992年底,荒山全部绿化,其中有松林750余亩,株高在3-10米之间,香樟、木荷槠树等阔叶林300余亩,竹林100余亩,余为薪炭林。当年经济特产林利润15万元。
全村926亩耕地中,一半为黄泥土高田,经常受旱,另一半为海塘围垦田,经常受涝。经十几年封山育林,生态环境和农田耕作条件得到改善,促进粮食种植业发展。1992年,种粮800亩,总产46.7万公斤,自给外,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5万公斤。是年农业产值200余万元,其中种植业82.7万元。
文明建设
1972年,修筑至杨村机耕路一条。1985年,村投资2万元筑桐照-杨村公路。1988年,投资8.5万元建自来水站。1981-1992年,投入资金约45万元,改造村内道路、桥梁。1991年,投资4.4万元,整改照明、工业用电线路。同年装直拨电话一门。1992年有村电话总机1台,分机50部。
1981年开始新村建设规划,对旧房拆迁户实行补贴,优惠供应建筑材料,提供建筑条件,当年建楼房768平方米。至1992年,97%村民迁入新居,人均建筑面积70平方米。1982年开始对妇 女年满60岁、男子年满65岁者发放养老金。1990年,建立老年活动室,并规划筹建黄贤公园。1992年,月均发放养老金2000元。1992年全村80%以上户收入超万元,村民生活安定,村风良好。
1983年,投资32万元建梅鹤剧院,次年建成,座位1160个,配专职电影放映员,每月上映电影10-12场。1984年,投资2.5万元建电视差转台,并自办录像放映节目。
1984年实行小学免费教育,对小学优秀学生及考入初中以上各类学校者分别授奖学金(每学期初中50元,高中100元,中专200元,大学500元),对教师月人均补助45-65元(后为65-85元)。1986年考上大学3人,中专1人,高中3人。1990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840平方米。1992年村校教师8人,学生150人。在大中专院校就读或已毕业者10余人。1981年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奉化区(市)、宁波市先进支部。黄贤村为奉化区、宁波市文明村。
工业致富
黄贤村历来靠手工制作砖瓦为生,故亦称瓦窑村。从明朝弘治年间始有人填湖置窑,嘉靖年间,烧制砖瓦达数百户。据清《(乾隆)萧山县志》载:砖业各村,皆业陶。到1925年沿湖住308户,有大小土窑63座,砖瓦品种35种以上,年产砖瓦1250万块,小瓦560万张,已具相当规模。抗日战争前后,逐年减少,砖瓦业趋于萧条。1949年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黄贤村在附近浙江省杭州市两家砖瓦厂的影响与帮助下,于1963年建立湘湖、跨湖两个砖瓦社,才结束了世代单家独户的手工劳动。为了便于工农业的管理,1970年4月,湘湖砖瓦社实行工农分别建置,一部分为黄贤砖瓦厂职工,另一部分为黄贤大队。时黄贤村村民多为老人和幼童,且人多耕地少。遂于1974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南端投资102万元,建造第一个村办企业--砖瓦厂。现该厂已有36门、22门轮窑2座,有日可产2万张平瓦的挤出机一台。年可产砖5000万块,平瓦100万张。1992年产值达535万元,净利35万元,职工471人,有固定资产308万元。在已举办的10多次浙江省杭州市砖瓦协会 质量抽检中,产品质量均名列前三名。产品在萧山区和邻近县(市)有较高的声誉。靠砖瓦起家的黄贤村,用滚动积累资金,充分发挥靠近城区信息灵交通便的优势,发展村办工业。1977年创办萧山散热器厂。1979年后,又相继办起了杭州钱江食品厂、萧山通用塑料厂。1991、1992年萧山散热器厂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工业先进企业和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年产值601.7万元,利润55.07万元。1991年钱江食品厂获杭州市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产品销往全国。1992年城厢砖瓦厂被评为萧山区一级工业企业。到1992年底村办的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2617.5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8.2%;有固定资产979万元,年净利107万元,共有职工892人,能解决村民的就业。
生态环境
在发展工农业生产同时,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净化优化人类生存资源。村里又投放资金40万元,建造大型甲烷工程,利用猪场、鸡场粪源和农田稻草秸秆生产沼气供应全村农户廉价使用。沼气工程建成和科学化、现代化养猪养鸡,不仅改变了村民祖祖辈辈家庭饲养畜禽和烧草秸的生活习惯,为群众带来了方便;更使村区脏、乱、臭的卫生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加上这些年,村里有规划地逐年在村庄周围、河边、路旁、宅边,种上1300余株水杉、香樟等常年绿叶树,主要通道建起花坛,种上各种花卉。在通往农田的机耕路和大田埂上种水杉7600多株。在12亩渔塘边种上苹果葡萄。这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0%以上。当人们踏进黄贤村区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空气清新、花木葱翠。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收入的增加,村里按规划对旧村进行改造。户户住新房,收入高的住进三层楼房。三条“工”字形河道,两旁砌好块石。改建一座农民文化宫,建造灯光广场一个,供村民纳凉休息的仿古式六角亭3座,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一个,使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晨曦初现,一批太极拳、舞剑爱好者,迎着朝霞在河边、球场上锻炼。夜晚,华灯初上,农民文化宫迎来了一批球迷、书迷、棋迷,各显身手。重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黄贤村党支部工作的优良传统。1991年2月,浙江省村落文化研讨会在此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黄贤村各方面工作都给予高度评价
发展选择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以工业发展闻名附近的黄贤村,如今却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道路:以村为单位开发省级森林公园,这在浙江尚属首例。
三十年,“种”出森林公园
奉化区市区驱车40多分钟,位于东南海滨的黄贤村才展现在游客面前。然而,就是 这样一个偏僻、尚未开发完毕的村落,今年国际劳动节长假,访客数量就达到16000人次。 “村里三四个快餐店都忙不过来,”农家饭店老板徐贤忠认为,这些兴致勃勃的游客,基本上都是奔着省级森林公园的风光来的。村里最先完工的明珠湖景区,由于是宋代隐逸诗人林逋的故里而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村民将之视为黄贤的“西湖”,湖上的清鹤桥、九曲桥寄托着对先人的追思。而湖畔的南山,又被戏称为黄贤的“孤山”。说到宁波市的森林公园,位于革命老区的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佛教圣地的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无不名声在外。而黄贤的独特之处在于,小村就是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就是小村。
规划中的黄贤森林公园,面积达10200亩,共分3个景区28个景点,预计总投资超3亿元。公园建设顾问韩仁建透露,村里的旅游公司正在报批中,预计今年10月份,森林公园将正式对外开放。
不少参观者自然而然地认为,黄贤之所以成为今日的黄贤,其天赐禀赋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海边小村,坐拥万亩山林,南濒海岸线,东西北三面都是群山环绕。密林、丽湖、茶庄、果园、海岸、滩涂、新农村、古典主义建筑,村里一应俱全。但对于“黄贤是天然森林公园”的说法,78岁的老村长林仲并不认同。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山洪暴发、村庄被淹,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还记忆犹新。天灾人祸,使得上世纪70年代初的黄贤山林,多数衰败为薪炭林和荒山。生态破坏和经济窘迫,交织成村庄发展的困境。有几句形容村集体经济的打油诗这样说道:“欠债三万八千,年终不能兑现,只能向山要钱。” 30多年前环村的秃头山,是怎样被村民“种”成森林公园的?
不分山林,但“分树到户”
用“种树”、“养山”代替“砍树”和“毁林”,得益于黄贤人一个持之以恒的举措。从1972年村里决定全面封山护林之后,30多年来,黄贤的万亩山林,除了1000多亩经济林由村民承包外,其余都归“集体养护”,统筹发展和利用。
合理使用”相配套的山林管理措施,还包括“科学种植”和“集体养护”。
“科学种植”意味着从实际出发,哪片山适合种啥就种啥,“黄土种茶树,黑土种果树,后山种茶树”;“集体养护”的实现途径是:村里组建近30人的护林队,分守在20多个山坳里,阻止“偷砍偷伐”。
从那时开始,每年一过正月十五,黄贤村就会出现持续半个月的“集体种树”场面。村里、生产队、乃至每家每户都会相应领到种树数量的“硬指标”。除了面积较大的南山运用“播籽法”外,其他山林的“山下五里路、山上五里路”,都是村民用人工一棵棵种出来的。
与周边村落不同的是,即使是在“分山到户”流行一时时,黄贤村也顶住压力,坚持“集体护林”制。事实证明,附近一些自然条件并不逊色于黄贤的村庄,在分林之后,几天内就把林木砍得精光。村里的治安调解员林伟表,对村里“分树到户”的举措印象颇深。上世纪70年代末造进村公路时,村两委决定在路旁栽种水杉树,却屡屡没有成功:树苗不是被放牛娃随手用柴刀破坏了,就是被在路两边稻田里劳作的村民贪方便踩坏了。经商议,村里开始实行“分树到户”:四人以下的家庭一人一株,四人以上家庭每户5株,挂上“责任牌”,每户保证自家树木“必须要成活”。稚嫩小苗终于郁郁成林,林伟表至今仍能在千棵大树中指认出,哪些是“自家”的水杉树。
参考资料
宁波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撤销江东区撤奉化市设奉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7-03-22
目录
概述
名人
经济建设
旅游资源
黄贤村山林
文明建设
工业致富
生态环境
发展选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