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中学
浙江省省级重点中学
浙江省开化中学创建于1944年秋,前身为“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该校原校址占地近百亩,总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近年来,该校新建了多功能餐厅、学生公寓、400米标准田径场、秀球场(内有五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两个,电脑房三个,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学生心理咨询室等。为适应发展需要,该校于2008年春季整体迁入位于开化县城关镇山甸村马金溪以东的新校区。新校区坐落在依山环水的清水湾畔,占地面积260余亩,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主体建筑包括综合楼、图书馆、艺术楼、学生公寓、教师工作用房、食堂和风雨操场等,建有400米塑胶跑道、游泳池、千人报告厅等。整体设计美观大气,布局合理,设施一流。
学校简介
1981年正式定名为“浙江省开化中学”,同时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2年被认定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5年升格为省二级重点中学。2017年1月成为第五批浙江省普通高中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五十多个春秋,学校已培养了一万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他们当中有奥运会冠军、名流学者、部队将领,更多的已成为建设开化县山区的中坚力量。2019年学校有教学班48个,学生2000余人。
校址搬迁
学校原校址占地近百亩,总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硬件设施除原有的办公实验大楼、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外,近年新建了多功能餐厅、学生公寓、400米标准田径场、毓秀球场(内有五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此外还有多媒体教室两个,电脑房三个,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学生心理咨询室等。
为适应发展需要,该校于2008年春季整体迁入位于开化县城关镇山甸村马金溪以东的新校区。
新校规模
新校区坐落在依山环水的清水湾畔,占地面积260余亩,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主体建筑包括综合楼、图书馆、艺术楼、学生公寓、教师工作用房、食堂和风雨操场等,建有400米塑胶跑道、游泳池、千人报告厅等。整体设计美观大气,布局合理,设施一流。
师资建设
该校师资实力雄厚,有教职工192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83人。学校有获得首届名校长称号的程航琛、市首届名师骆少华浙江省优秀教师钱明生等。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该校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开展“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事业”的主题师德教育活动,着力抓好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知名教师三个层次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培训和新课程培训,打造“勤教善导、身正学高”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究有学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大力倡导“苦读乐学、品端体健”的学风。学校坚持以课堂为中心,以竞赛为抓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高考成绩都稳定在较高水平。
教育理念
开化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建“书香校园、生态家园”。学校坚持“关爱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素质教育扎实、教体结合突出、学科竞赛活跃”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学校注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承担省级课题5项,市级重点课题12项,市级一般规划课题17项,县级课题23项。一批教科研成果获市一、二、三等奖
取得成绩
该校教育教学质量高,高考上线人数逐年递增,升学率达90%以上,有十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造。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专门设置了音乐教室、练琴房、美术创作室等,许多爱好音体美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跨进了大学的殿堂。
所获荣誉
该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集体,系省文明单位、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首批绿色学校、省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学校简史
开化中学简史
开化中学创建于1944年,最初校址在马金徐塘崇化书院,历称开化县立初级中学、开化县简易师范、开化县城关镇五七中学等,1958年迁入现校址。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重点中学,定名为“浙江省开化中学”。学校自创建至今已有60个春秋,经历了创建、发展、受挫、开拓、创新几个阶段。当前,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自创建以来,学校已为祖国培养出初、高中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许多人成为四化建设的骨干,有的被评为教授、副教授、高级教师、工程师、农艺师、劳模等,有的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修深造,有的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或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工作、生产骨干。
抗日烽火中创建
(1944年——1949年)
开化中学的前身是“开化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秋由马金镇地方人士发起,县长汪振国主持集资筹办,原地址在马金徐塘崇化书院,由原崇化小学改为崇化初级中学。始定名“开化县立崇化初级中学”,报请省教育厅审核备案,删去“崇化”二字。首届招生2个班级,共有70人,教职员工10人,首任校长汪成俊,学校聘请了著名的史学家叶左文,大学毕业的骆丙荣、吾宗彭等人来校任教。1945年,在学校东侧操场上,兴建了教室一幢,面积约240m2,并新辟大操场约500m2。但因马金地处开化偏北,关河阻塞,交通不便,远道学生就学困难。1946年秋学校由马金迁至县南卧佛山市下原天香书院旧址,是时学生增至4个班级,140余人,教职员工22人。学校原先借用基督教教会的一所平房做教室,后兴建教室一幢,于1947年竣工,面积为260m2左右。1948年4月因财政困难,裁并机构,奉教育厅指令将中学并入简师,称“开化县立简易师范附设初中班”。同年9月,又因“简师、初中性质不同,课程各异”而分别设立。1949年4月,因中国国民党溃军过境,学校解散,5月开化县解放,6月奉命复课。
建校初期,抗日战争尚未胜利,正是国家多事之秋,学校条件较差,但师生们勤学共勉,学风严谨,生活俭仆。如叶左文先生,以60多岁的高龄,每次从县城家中到学校,都是手提行李,往返步行,不辞跋涉之劳。他还自编讲义,组织课外辅导等,并以“勤奋读书,诚恳为人,为民众出力”为座右铭教育学生。叶老是一位热情的爱国主义者,抗日战争胜利,他欣喜若狂,在庆祝胜利后第一个元旦时,他和一位年青教师吾宗彭合作写两幅对联贴在学校的大礼堂中,其一:
浩浩神州,鸡唱千门除旧岁;
桓桓多士,春阳万里颂新年。
当时吾宗彭老师还写了剧本《天亮了》,由吾导演,演员在师生中挑选,演出时,四乡群众纷纷前来观看。
1945年,自上饶集中营中逃出的中共党员杨庆繁同志潜来开化县,并在开中教书,宣传革命道理,不久离去,后教师张恭曾作《金镂曲·笼鹰》送给他。1946年冬,郑士魁(1938年加入中共党员)离开中国国民党的中央航空学校,返回开化,任简师附小主任,并在开中兼课,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气息。他主张并选用“五四”以来鲁迅茅盾的语体文作教材,并在教师中展开了一场“文白”之争,国文教师余章瑞就写了《请别唱老调了》的文章,对守旧观点进行了驳斥。在郑的倡仪下,学校组织并演出了吴祖光编写的话剧《风雪夜归人》,由郑导演,演员在全校师生中遴选,排练了40多天,于1947年元旦在江西会馆演出,由于情节精彩,一时轰动山城,在群众的心田里播下了进步的种子。
1946年秋,学校创办了《开化新报》,由郑祖范、林友刻写油印,特别是“风雨声”和“也是新闻”两个专栏,以短小精悍的笔法,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面,深受读者欢迎,后不到一年,即被当局查禁。
1948年下旬,在全国性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影响下,由郑士魁秘密带头,学校教师和当时县师范部、师范附小的同仁签名,油印并散发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我们要和平,反对中国人打中国人;要吃饭,反对拖欠薪金;要自由,反对政府迫害……”在签名的同时,一些教师还摘要翻印了一些宣传品,寄送到各乡镇小学,并准备于6月2日举行全县性的罢课罢教,示威游行,后因当局的恫吓、弹压,游行半途流产。
建设中壮大
(1950年-1957年)
1949年5月开化解放,6月学校复课,但因土匪骚乱,人心未定,学生人数骤减,来校复课的学生仅50余人。年底,州专署决定,凡学额不足一百名的中学,暂时停办。学校因经费短缺,原马金崇化还有部分学田未土改,故于次年上学期根据县军管会的指示,暂迁马金崇化小学,实行半耕半读,分为种作、畜牧、砍柴、保管、社会服务六个小组,生产自给,经费自谋。时有2个班级,学生57人,教职员工6人。1950年下学期又奉专署指示迁回县城旧址——天香书院,并附旧万寿宫,开化简师的一部分校舍划归使用,时有4个班级,学生105人,教职工14人。学校由著名人士龚壮甫先生任主任委员。龚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主撰有民国《开化县志》稿12册24卷,并于解放初呈交县人民政府。
解放初期,学校为配合镇压土匪、斗争恶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师生共同排练了《刘胡兰》、《大榆林》等节目,到马金、苏庄等乡下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后,学校取缔了原以“三民主义”为宗旨的训育制度,取消了“公民”、“童子军”军课程,重新调整并开设新课程,如开设政治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师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1950年秋季开始,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化学、物理、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十二门课程,其中英语课于1956年停开。1950-1951年,学校通过各科教学,配合各科课外活动向学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1951年寒假,部分教师赴衢州专署参加“镇压反革命”的学习;1952年全校教师又赴杭州市参加“思想改造”的学习。1954年张树藩调到开中任副校长,并于1957年学校建立了党支部。
因学校规模扩大,原来的天香书院校址已显得陈旧拥挤,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县长、书记亲自选择学校新址,并组织人马建设新校舍。1955年秋,学校迁入城北花山东麓的新校舍,校舍面积217m2,时有7个班级,学生308人,教职员工31人。1956年,学校开始使用新教科书,语文分为汉语与写作两门。1957年,学校规模迅速增至10个班级,学生520人,教职员工40人,校舍又进行了扩建,其中教学用房与生活用房共达3730余平方米。是年,因反右运动扩大化,部分教师受到冲击,有8名教师被划为右派
调整中充实
(1958年—1965年)
1958年秋,学校增设了2个高中班,自此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称“浙江省开化中学”。是年,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学校为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开展了教育革命,办工厂,办农场,师生员工不分昼夜砌起土高炉大炼钢铁。学校在高坑坞种田100亩,总产53000斤。在大炼钢铁的同时,还试制了芳番油、活性炭等工业产品,烧出耐火砖,参加了省里的展览,并登上了浙江画报。这一时期,学校还组织了师生下乡支援农业,到苏庄、马金等地改田,修水库,采茶等。当时中共建德地委还在县召开了全区勤工俭学现场会。这些活动,一方面密切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了一些人才,另一方面也一度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年,为了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又附设农业高中班、初师班、幼师班各一(两年后停办),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后来国务院发出《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对中学每学年的教学、劳动、睡眠时间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这样,保证了基本的教学时间,使学校的教学秩序趋向正常。因受大跃进影响,是年在校学生猛增至1013人,共19个班级,教职员工有50人。
三年困难时期,一方面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学校,关心知识分子,对教师生活作了许多特殊照顾,如优惠供应糖、油、烟、虾皮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师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耕种土地,生产粮食瓜果,共度难关。有的教师还将节约下来的供应粮捐献给了灾区人民。
1962年,为了贯彻中央“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学校的办学规模进行了调整与紧缩,是年共12个班级,学生人数降为404名,教职员工49人。
1964年,学校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政治课教学、共青团、少先队为阵地,以雷锋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公而忘私,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为榜样,深入开展“学雷锋、争三好”的活动,涌现出不少雷锋式的班级和个人。学校还组织老师到社会上宣传雷锋的事迹,其中许志衡老师讲述雷锋事迹,声情并茂,影响很大,传遍了全县城乡的各个角落。6月学校实施教育部重订的《中学生守则(草案)》八条。通过一系列的整顿、充实,学校的教育工作得到了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浩劫中受挫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搞乱了教育思想,破坏了教学秩序,学校陷入混乱的局面,开化中学也是如此。
文革始初,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就受到严重的冲击,不久学生开始造反、串连、夺权,进行所谓的“停课闹革命”,许多老师遭受批斗,曾有三名教职工被迫害致死,学校处于瘫痪状态。
1968年进入“复课闹革命”阶段,把初、高中的学制均由原来的三年改为两年,教学秩序仍极不正常。
1969年9月,学校“下伸”,改称为“开化县城关镇五七中学”,由城关镇工、贫管会领导。原校部分教师跟着下伸到城关镇五七中学,还有的教师下放到各公社中学。当时,学校的编制是初中8个班,高中1个班。城关镇把桃坑一个叫姣池移民生产队的房屋、土地计30余亩划给学校作为学农基地。
1971年5月,学校又归县领导,称“开化县五七中学”。这时,学校主要贯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学校相继办起电镀厂、肥皂厂等。1975年,学校在桃坑建立了学农分校,上课劳动一个月。当时学校仿部队编制,以排(相当于现在的班)、班(相当于现在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1970年到1973年教学工作基本正常。“批林批孔”运动开展后,1974年6月,工宣队进驻学校进行管理。当时物理课改成了机电课,写大批判文章代替了语文课等等,采用实用主义的教学方法。
改革中振兴
(1976年——1994年)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化中学拨乱反正,还其学校的原貌,教学工作走向正轨。
十年,足以使一切毁灭尽。然而这十年过去,越来越多的教师回到千疮百孔的校园。他们带着重建希望的理想,在党的领导下医治满目疮,再次重申知识的尊严和力量。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时,学校初、高中各8个班;
1978年秋,开始施行教育部重颁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加强思想工作,强调基础知识教学;
初、高中学制先后在1978年、1981年恢复为三年制,这时学校初中、高中六个年级共24个班;
1981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化中学成为省重点中学,校名确定为“浙江省开化中学”,同时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从1984年开始编辑《耕耘集》,这一本本荟萃了辛勤的园丁们晶莹汗水成果的小册子虽然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它们记录着教师们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而踏出的笃实而闪光的足迹。
学校对校园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在花山脚下六十四亩并不宽裕的土地上,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分布井然有序,互不干扰。
1985年竣工的教学实验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楼内有10个理科实验室、2个阶梯教室,以及计算机房,语音实验室,教师阅览室和25间教学办公室。1994年10月新的教学大楼竣工,共有16个教室。
动乱后的十年是学校恢复生机的十年,是开中人紧密团结奋发努力的十年。八字校风深入人心,蔚为风气。
1989年,在教学第一线成长起来的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工作岗位。以傅梦德、程航琛、朱俊为核心的学校党政新班子发挥有能力、有干劲、年富力强的优势,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建设。他们在“八字校风”的基础上更具体、深入地提出并倡导由“一个宗旨,两个提倡,三个讲究”组成的“开中人精神”:
“一个宗旨”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结合开化县及开化中学的实际提出“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两个提倡”就是“提倡团结协作精神,提倡苦干奉献精神”;
“三个讲究”是指“讲究科学管理,讲究教学实绩,讲究服务育人”。
学校党政领导是“开中人精神”的倡导者。学校党支部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支部生活正常开展,党内民主气氛活跃,教师政治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学生思想工作开展得活跃而有效。事实证明,统一的指导思想、稳固的行政班子、正确有力的领导使学校教学秩序进一步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92年被认定为省三级重点中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教委的具体指导下,投资180多万元,加上学校勤工俭学投入的100多万,使学校建设初具规模。学校档案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1993年学校实验室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1994年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学校工会在加强学校工作民主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真正起到了“职工之家”的作用。1988年、1990年两次被评为衢州市工会先进集体。
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学校团队工作成效显著,1986年,学校创办了全市第一所“少年团校”。1989年,初二(1)、(4)中队获全国中学少先队创造杯奖,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十分重视体育教学。在抓好体育课教学的同时,学校长期坚持“两操两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型田径运动会。1984年、1986年、1988年三次被评省人民政府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田径、篮球运动先后成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
1994年,学校以校庆50周年为契机,狠抓校风校纪教育,搞好校园文明建设。开展“三禁、三查”活动(“三禁”,即禁止学生在校内抽烟,禁止学生外出打电子游戏,禁止学生外出看录像和进入营业性舞厅和卡拉OK厅;“三查”,即查无故缺旷课,查破坏公物,查赌博、斗殴等违法违纪行为),校风校纪明显改善。高考取得好成绩,上省专科线人数达95人,其中余江腾同学获得市理科状元。校友占旭刚获得第12届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子70公斤级举重冠军,全校上下为之欢欣鼓舞。因成功举办50周年校庆活动受到县政府通报表彰。12月,成立了“开化中学校友奖学基金会。”
第二次创业
(1995年-2002年)
1995年3月15日,第一幢新教学大楼通过验收。新添学生课桌凳400套,学校还建造了男生宿舍盥洗室,学生宿舍的条件得以改善。学校领导、部分教师两次赴湖北省黄冈中学参观取经。高考上省专科线人数首次突破两位数,达139人。其中,胡先琴同学取得了省文科第三名的佳绩,并获市文科状元。6月,成立国防法制教育学校。经县政府同意,学校初中部实行自主单独招生。9月,在校学生1426人,班级25个,教职工104人。完成校园内线路整改,加大图书设备投入,开办家长学校,举行18岁成人仪式,启用“学生心声”信箱,修改教职工考核制度,举办第二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十所省重点中学校长联席会议。结合学校实际,层层签订《治安责任书》,加强学校治安保卫工作。
1996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共开化中学总支委员会,程航琛校长兼任总支书记。按年级组建立党支部,在党员教师中广泛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吴启福副校长任组长。学校印发了《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关于进一步搞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意见》和《验收考试暂行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学校成立了教研处、保卫科,方光雄、陈维秀分任教研处副主任,保卫科副科长。高考上省专科线人数达158人。7月22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调整,余金继、吴启福、张敬政任副校长,严生明任校办主任,骆少华任教务处主任,程绍生任总务主任。学校不适时机地提出了“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推进开中第二次创业”的口号。自筹资金15万元,购置486电脑32台,加强计算机教学。自筹资金9万元,新建第二个语音室。8月25日,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拜访母校,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学校被团省委确定为《中学生跨世纪素质培养曙光计划》试点学校。9月份,学校提出要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希望青年教师“一年两年适应成长,三年四年合格成型,五年六年成熟成才”。县委书记居亚平参加该校教师节团拜会。10月18日—20日,在齐溪电站召开第四次党总支扩大会议,讨论如何推进开中第二次创业并作出了有关规定。1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五批省级文明单位。成功地举行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暨首届艺术周文艺晚会。
1997年1月,第二幢新教学大楼竣工验收,并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护公物”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名师工程”,完成原看守所划拨房整修工作,解决了14位教师的住房困难。召开军警民共建单位领导座谈会,使共建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加大投入,添置教师办公木折椅和实验室、会议室座椅。党总支举行“迎香港回归,重温入党宣誓”仪式,2名高三学生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高考上专科线人数突破200大关,达201人,再创辉煌。食堂“粢饭制”改为“买饭制”。实行学校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由“教研组、年级组两组并存,教研组集体办公”改为“教研组、年级组两组并存,年级组集体办公,党政工基层组织落实在年级组”。学校加强了对备课组的领导管理,教务处制定了《备课组工作手册》。教研组进行了调整,化学组、生物组合并为生化组,政治组、史地组合并为政史地组,体育组、劳艺组合并为体艺组。9月,钱江电视台专题介绍该校。县人大代表视察该校,高度评价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0月,投资近4万元组建钢管乐队,程航琛同志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个人,并赴上海市出席全国1997年八运会。“金龙卡”售饭系统安装完毕,投入使用。隆重举行第2届艺术周活动,展现全体师生精神风貌,展示素质教育成果。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工作。
1998年3-4月,学校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关心和帮助贫困生。5月,开展文明教师评比活动。中考成绩斐然。高考上专科线人数161人。8月,首次赴温州市招生。在校生总数为1626人,班级25个,教职工108人。11月,省教委领导视察该校。省“普实验收组”来该校检查验收。芹江钟厂向该校捐赠一批时钟。学校后山花园“国本园”开始新建,共投资近20万元。
1999年1月,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开工,至2000年9月启用,总投资600余万元。省教委主任侯靖方来该校视察,充分肯定该校的办学成就。该校召开第一届教学工作会议,表彰了部分教师和学生。2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4月30日,衢州市市重点中学校长联谊会在该校举行。高考上省专科线人数达179人。9月,在校生总数为1768人,班级31个,教职工为116人。学校投入近50万元,大力改进电化教学设施,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双向闭路电视,新购电脑83台,广大教职工掀起学习电脑高潮。11月,全校首次集中召开了家长会,校长作电视讲话,家长会开得很成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2000年1月,召开了第四届教育教学研讨会。3月,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社论《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针对“减负提质”工作,学校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关于减负工作的八项规定。4月,成立心理咨询室,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成才、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学校多功能餐厅、学生公寓破土动工。校团委组织优秀团员、学生干部考察钱江源社会实践活动。6月邀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康承彬老师来校讲学,并作师德报告。高考上省专科线人数达211人。暑期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夏门之旅”度假活动。9月,在校生总数为1936人,班级32个,教职工115人。9月,400米标准田径场竣工,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变,改写了开化县没有标准田径场的历史。10月,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实习小组来该校教育教学实习。市青语会常务理事会在该校举行。两届奥运冠军占旭刚回母校,赞叹母校的巨变。12月,省英语特级教师王三立先生来校讲学。成功举办第5届艺术周活动。
2001年组织学生学习《浙江省中小学安全工作暂行规定》,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6月,举行“党在我心中”师生征文比赛,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文艺晚会。高考取得辉煌成绩,上省专科线327人,上重点线102人。文科600分以上3人,理科600分以上34人,其中,余向荣同学获得市文科状元。中考500分以上费城76人队,创历史新高。自此开始,初、高中分离,初中停招新生,高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投入巨资搞建设,学生多功能餐厅、学生公寓先后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并开通校园IP宽带局域网,先后建成学生自行车棚、学生浴室、中型多功能会议室和体育健身中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近2万m2,占校园总面积的40.3%。校团委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签字捐款活动。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学校档案室达省二级标准,为衢州市教育系统首家。新进教师21人,学校推行新老挂钩制度,大力培养年轻教师。
2002年,学校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委《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学校被评为首批省浙江省绿色学校,程航琛被评为市首届名校长,骆少华被评为市首届名师。学校成功举办第5届教育教学研讨会,加强了课题研究工作,有省级立项课题2项,市级立项课题4项(含一项市重点课题)。程航琛校长主持、江成风老师执笔的《大语文教育观的实践与研究》被评为市重点规划课题一等奖。开展整顿校风活动,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举办了两届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班,促进了教师学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积极性。有14人次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获奖。高考上重点线82人,本科线309人,专科线391人。学校建成第二个语音教室和新的电脑房,新建15张露天乒乓球台,装修了新会议室、体操房、学生阅览室,重建全校排水系统,加强校园基本建设。
抓住机遇谋发展
2003年4月,学校主要领导调整,陈勇平同志任开化县中学校长,程航琛同志任党总支书记。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强预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炎”的宣传教育,将非典的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要求,宣传教育到每个学生,消除对“非典”的恐惧心理,学会科学预防。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该校抗击非典工作取得重大胜利,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抗击非典工作先进单位。最后一届初中中考成绩辉煌。高考上重点线81人,本科线347人,专科线408人,其中,张宙获得市理科状元。学校积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总支开展十六大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工会开展“我的师德观”演讲比赛,制订《师德公约》,学校出台《师德规范40条》,广大教职工社会主义、师德师风、学风学识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商瑞才老师荣获省春蚕奖,汪家宝老师获市教坛新秀称号。10月,县委常务会议作出开中整体搬迁新建的决定,成立了以县长徐鸣华为组长,副县长吴小富、县长助理胡青延为副组长的开中迁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学校迁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开中新校址依山环水,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办学场所。学校出台了《开化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继续实施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修订了《教师考核办法》、《高考奖励条例》、《课时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004年,学校进入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做大做强开中为目标,实现第三次创业的良好开局。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建立校内学科带头人制度,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认真做好学校升级评估工作。9月,钱明生老师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0月份,受省教育厅委托,由市教育局领导、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该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督导评估,认定该校符合省二级重点中学的标准,已报省教育厅审批。学校积极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再塑开中新形象。
2005年升格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该校现有在校生2271人,班级42个;现有教职工144人,专任教师122人,中、高级教师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2%,其中高级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6%。学校确立了“关爱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发展学校,培养教师,培养学生”的办学理念。将用两年时间建成新开中——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争取在2008年前建成教学思想有建树,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成才有新路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把开化县中学办得越来越好! 
2017年1月成为第五批浙江省普通高中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五十多个春秋,学校已培养了一万多名高、初中毕业。
70周年校庆
七秩风雨,如歌岁月。钟灵毓秀,春华秋实。10月5日,开化中学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师生汇聚一堂,共庆建校70周年。
创建于1944年秋的浙江省开化中学,前身为“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历称开化县立初级中学、开化县简易师范、开化县城关镇五七中学等,1981年被省政府定为省重点中学,定名为“浙江省开化中学”。七十年来,学校已培养出两万八千多名毕业生,校友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汪燮卿、副市长马梅芝,县领导鲍秀英、谢剑锋、张伟刚、华寿军、姜方云、李华蓉、蒋国强、杨国云、周福云,知名校友赵南明、郑海林、钱国女等,名誉校友解放军总政治部大校姚海根、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等出席庆典活动,副县长程君标主持庆典仪式。
副市长马梅芝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开化县中学全体师生表示祝贺。她说,开化中学在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光荣的办学传统,创造了辉煌的办学业绩。开化中学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开化中学继承光荣传统,开创辉煌未来,紧紧把握当前教育发展脉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升现代化办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要紧密结合开化实际,努力办好山区特色教育,为开化和衢州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县委书记鲍秀英为庆典致辞,代表县四套班子向开化中学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开化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当前,开化正处于开展国家、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将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扎实地做好发展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希望开化中学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抓住机遇,锐意进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为开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庆典现场,开化中学校长余岳峰汇报开中办学情况,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长潘志强致贺辞,校友代表发言。
庆典仪式后,部分领导、嘉宾、校友为开化实验中学奠基,并召开教育发展座谈会,县领导、部分嘉宾与校友召开了国家东部公园座谈会;畅叙乡情,共话开化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校址搬迁
新校规模
师资建设
教育理念
取得成绩
所获荣誉
学校简史
70周年校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