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受降城
位于内蒙古地包头的唐朝建筑
中受降城城址位于九原区共青农场所属的敖陶窑子,平面呈方形,周长约1500米,残高约1.5米,不见与马面和瓮城遗迹。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在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的大皇城,中受降城城址在今包头市敖陶窑子,西受降城城址在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库伦补隆村。
建城目的
李显时,后突厥汗国势力强盛,屡次兴兵渡河南省下,构成重大威胁。708年(景龙二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乘突厥首领默啜可汗啜西征之机,在黄河北岸的阴山山脉以南地带建筑了东、
中、西三座受降城,割断突厥南下的通道。这三座重要军事据点,各距约四百余里,各据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应,因此有着战略上重要作用。
战略意义
中受降城建筑在距黄河岸较远些,而东、西两城选择在河岸上,受到河水的冲涮,东城后来不得不迁移至绥远峰甫。《元和郡县图志》上说中受降城在拂云祠地方,以前唐王朝与突厥以黄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人要南渡时,必先到神祠内祈祷,然后备足军马渡河。张仁愿渡过黄河筑城,就以拂云堆下的神祠所在地为中心据点。这处名为拂云堆的山岭,应是今包头市昆都仑区沟西山峰中的一座形似笔架的高峰。
三受降城建成以后,唐王朝的防御势力确实有了保证,阴山以南地带便安定下来,后突厥汗国终于被回纥汗国灭亡。回纥汗国与唐王朝之间,在较长时间处于和平交往局面,回纪使者入朝中原,回纥及西方的商贩往来于内地与漠北之间,也较频繁,于是将这条自漠北通往长安的回纥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各部族的首领称为可汗,各部族称唐王朝皇帝为天可汗。参天可汗道自漠北草原,经呼延谷(今包头市昆都仑沟)至中受降城,再由中受降渡过黄河,穿越沙漠,经麟州而进入长安城。另一条是自中受降城沿大青上东行,经单于大都府,取道今山西省境内,而进入洛阳市,称为单于路。中西交通史有着盛名的大道,经由中受降城中转,这时候中受降城的功能作用有了很大的转换。五十年代降城以东的大青山南麓,发现了一批以东罗马金币为的、反映中西交通史迹的文物,也就是可以相信的。
地理概述
唐王朝建立后,为了抗击突厥,在今内蒙古地区的黄河以北、阴山山脉以南兴修了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据点。张仁愿筑城时,就不曾筑有瓮城及其它军事设施。有人认为边防城不能没有守备设施,而张仁愿却认为,如果敌人来了,当奋力作战,不应再想到城上还有防御设施,如果回头望城还要斩首,有了设施发而要想到退却。
现今城址内迭压有辽朝和元代的文化堆积层,表明这座城址曾经后代利用过。辽代初年耶律阿保机平定党项族,破天德军,将天德军人口全部东迁,先迁至中受降城,后来建置了丰州,于是又将迁到中受降城的天德军治所迁到丰州,称为丰州天德军,军和州的治所均同在一城内。天德军自中受降城迁走后,这处地方便划归云内洲管领。
史书记载
唐朝初年兴建三受降城后,巩固了北方边防,为各族群众所赞赏。唐代吕温著有《三受降城碑铭并序》一文,载入《全唐文》中。文中说:“景龙二年,默啜可汗强暴,渎邻构怨,扫境内伐,漠南空虚,朔方大总管韩国张仁愿蹑机而谋、请筑三城夺据其地,跨大河以北向,制胡马之南牧,中宗诏许,横议不挠,于是留及瓜之戍,斩奸命之卒,六旬雷动,三城岳立,以拂云祠为中城,东西相去各四百里......"这段。兴筑三受降城的经过,已阐述在本节前段,不再一一注释。边塞诗人李益曾亲临三受降城,并写出一些著名的诗篇,题为“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写道:“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上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应是中受降城夜景的写照,回乐烽是戍卒屯住的烽隧名称,分布在受降城附近。诗人夜晚登上受降城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同情驻守边防兵卒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反映了各族群众的和平心声,因而成为千古绝唱,长期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建城目的
战略意义
地理概述
史书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