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愿
唐朝的宰相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显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阳市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内蒙古地区,极大的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国力。
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又加镇军大将军。开元二年(714年),张仁愿去世,追赠太子少傅。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张仁愿原名仁亶,因与李旦李旦名字的发音相似,故改名仁愿。
张仁愿年轻时文武全才,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都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
不久,夏官尚书王孝杰担任吐刺军总管,率军抵御吐蕃。张仁愿时为监军,因与王孝杰关系不睦,便派人去向皇帝告状。因此,王孝杰被削官为民,张仁愿则升为侍御史
屡战突厥
697年(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出任清边军监军,战后虚报战功,称自己每战必身先士卒,亲临矢石。武则天闻讯后,对孙承景非常赞赏,将他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并令张仁愿为其部下记功。张仁愿先向孙承景询问作战经过,孙承景本是虚报战功,支支吾吾无法回答。张仁愿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便上书弹劾孙承景欺君犯上。武则天将孙承景贬为崇仁县令,任命张仁愿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
698年(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入侵唐朝,先后攻陷赵州(今赵县)、定州市(今河北定州),进犯幽州。张仁愿出城迎击,激战中被冷箭射中手臂,突厥军见不能取胜,也自行退去。武则天派出使者慰劳军队,并赐给张仁愿药品,命他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702年(长安二年),突厥攻破石岭关(今阳曲县北),攻打太原市。武则天任命武威郡长史薛季昶代理右台大夫,充任山东防御军大使,又命张仁愿负责幽州、平州(今卢龙县)、妫州(今怀来县东南)、檀州(今密云区)四州防御,与薛季昶互为犄角,共拒突厥。
706年(神龙二年),李显任命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阳市长史。当时,洛州粮价飞涨、盗贼横行。张仁愿到任后,将抓捕的盗贼全部乱棍打死,尸体陈列在府衙前。远近百姓无不惊骇,从此无人再敢偷抢。李治时的洛州刺史贾敦颐也是政绩突出,所以时人都称赞道:“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同年十二月,突厥入侵鸣沙(今青铜峡市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区(今宁夏固原)、郭城驿镇(今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707年(景龙元年),张仁愿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防御突厥。张仁愿到达朔方郡后,突厥已退兵而去,便乘胜追击,夜袭敌营,大破突厥。
修筑三城
当时,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而在黄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出兵,都要在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708年(景龙二年),默啜可汗统帅全军西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后方兵力空虚。张仁愿便上奏朝廷,请求乘机夺取内蒙古地区之地,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以断绝突厥南侵之路。
奏疏送至京城后,李显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表示反对,并道:“两汉以来,朝廷都是北守黄河,如今在敌虏腹地筑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最终只怕还是要被敌虏占据。”张仁愿执意请求,最终得到中宗同意。
张仁愿又上表请求留下戍边岁满的兵士,以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二百多咸阳籍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张仁愿抓回,全部斩于城下。从此,筑城军民无不尽心尽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将三城全部筑成。
三座城池中,拂云祠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对朔方郡,而西城南对灵武,东城南对榆林,三城相距各有四百多里,北面都是沙漠。张仁愿又向北拓地三百多里,并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敢度山放牧,朔方不再受其攻掠,每年节省军费上亿,裁减镇兵数万人。
后突厥汗国非常强大之时,唐朝张仁愿在内蒙古地区突厥之地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三受降城体系是唐朝建立的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使突厥汗国的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内的军事地区,被唐朝控制。后突厥默啜可汗无力返回漠南,不得不返回漠北。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自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后,后突厥汗国的国力大为削弱,最后被唐朝与回纥汗国联合攻灭。后突厥汗国的衰弱与灭亡,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是其重要原因
晚年拜相
不久,张仁愿回朝任职,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并拜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同年秋,张仁愿再次返回边地,李显还亲自赋诗饯行,后又加镇军大将军。
710年(景云元年),李旦即位,张仁愿因年老致仕退休。不久,朝廷又加张仁愿为兵部尚书光禄大夫,但依旧让他退休在家。
714年(开元二年),张仁愿去世,追赠太子少傅。
轶事典故
张仁愿筑受降城时,没有设置壅门、曲敌、战格等守备设施。曾有人问道:“边城没有防守设备,行吗?”张仁愿说:“兵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如果敌人打到这里,应当全力出战抗击,敢回头望城的人都该斩杀,何必设置守备,养成退守的习惯呢!”后来,常元楷接任朔方军总管,开始修建壅门,议论之人更推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
人物评价
李显:持节朔方道大总管右屯卫大将军张仁愿,器宇端雅,风神秀杰,谋韬玉帐,寄重金坛区。故得累司文武,历参边镇。州作牧,既东顾之忧;榆塞总兵,方释北垂之虑。
苏颋:镇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上柱国韩国公致仕仍给全禄及品子课朔望朝参张仁愿,有将相之才,树忠公之绩。入称三杰,帷幄所以运筹;出总六师,塞垣由其卧鼓。悬利器而御物,自中於桑林;推素心以得士,更成於李径:故能居室而应,在邦必闻。
李华:公总戎疆外,悬衡审政,拒陇循河,绵亘万里,坚城雄防,扞蔽三辅。介胄之士,垂十万人,瞻我麾节,以为进退。
刘昫:①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等,皆韬武干,亟立边功。然孝杰失于再擒,休璟亏于余行。先败后胜,薛讷何惭;止雪回风,王难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②拯物之心,不形于色。将相之材,人何以测。臣有始终,功无爽忒。多忌梁公,自招惭德。唐、张、讷、晙,善阵能师。共服戎虏,不忧边陲。
欧阳修:①仁愿为将,号令严,将吏信伏,按边抚师,赏罚必直功罪。后人思之,为立祠受降城,出师辄享焉。宰相文武兼者,当时称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愿云。②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夫宰相代天秩物,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愿,用以丞弼,非强所不能邪?据功名之地,则绰绰矣。
张预:孙子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仁愿筑受降城,而绝虏南寇路。又曰:‘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阙。’仁愿不置壅门,而令使并力拒敌。又曰:‘赏罚孰明。’仁愿赏罚必直功过是也。
陈元靓:耽耽将军,唐之虎臣,筑垒受降,全境庇人。虏气曰夺,皇威益振,功育塞门,于今不泯。
丘濬:夫自古守封疆者必据险阻,然守险也不守其险而守于险之外,若即险而守则敌与我共其险矣,是以古人之守江也必守淮而河亦然,唐人御突厥也,始以河为界,其后张仁愿乃建三城于河之外焉,是即守江之意,盖择其要害之地扼其吭而折其胁也,是以唐自有此城之后朔方益无寇,岁省费亿计,减镇兵数万,此其明验也。
后世地位
779年(唐大历十四年),李豫评定前代功臣,张仁愿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十四位凌烟阁功臣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780年(唐建中元年),张仁愿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782年(唐建中三年),李适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张仁愿)”。
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朝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张仁亶(张仁愿)。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张仁愿亦位列其中。
家庭成员
祖父:张德言,官至龙州刺史
父亲:张荣
儿子:张之辅,官至金吾将军、赵州刺史。
孙子:张通儒,效力于安禄山
孙子:张知微,官至仓部郎中。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唐纪二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参考资料
临渭历史名将——张仁愿.今日头条.2023-12-1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屡战突厥
修筑三城
晚年拜相
轶事典故
人物评价
后世地位
家庭成员
史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