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豆芽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无根剂。无根剂,又叫无根豆芽素,是一种能使豆芽
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
2015年,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强调为确保豆芽食用安全,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
乙酸钠、
赤霉素等物质。
无根的
豆芽与有根豆芽相比,大多数是白色,这主要是因为在浸泡过程中添加
过氧化钠,使豆芽看上去更加新鲜亮丽。
无根水”俗称“速长王”,在豆芽的制发生产过程当中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芽率、调节豆芽
根状茎生长。主要成分是“6-
苄基6-氨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和“赤霉素”。
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是一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
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
核酸和
蛋白质分解,调运氨基酸、生长素、
无机盐等多种效能,广泛应用于农业、果树、
园艺等培育生产过程中,在植物增产和保鲜等方面有良好效果。
无根豆芽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无根剂。无根剂,又叫无根
豆芽素,是一种能使豆芽
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这些无根剂虽然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但没有所谓的“致畸、致癌”等危害理论被证实。此外,像
尿素一类的增粗剂、
防腐剂、
漂白粉等其实与“豆芽是否有根”并无直接关系,而且这些物质在
食品加工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其实所谓的“有毒”并不是因为在某种食品中添加了这种物质,而是由于过量食用。
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文章阐述谣言产生经过:2011年无根豆芽生长调剂其中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双双排除出
食品添加剂目录后,无根豆芽自此被归为“毒豆芽”开始遭到各地清查。随后几年间多家媒体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乌龙报道,夸大无根豆芽的危害,以至于坊间的以讹传讹让无根豆芽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说。
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8月22日之间,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有关生产销售“毒豆芽”相关案例709起,有918人被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获刑。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改判两位芽农郭林、
鲁花无罪,成为首例无罪判决。
豆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
家常菜,但一些不法商家使用“
无根水”催长豆芽。
海南省食药监局针对“无根豆芽”多次开展专项整治,严打添加“无根水”违法行为,但由于气温高的自然原因,难以彻底消灭此问题。为改变
豆芽菜落后的小作坊加工方式,实现豆芽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海口市菜篮子集团联系省外多家具有工业化生产豆芽经验的企业,与山东庆华豆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联营筹建海口市新苗豆业有限公司,引进先进、规范、卫生的工业化豆芽加工生产项目,已于2017年3月31日试生产,7月1日正式投产,日生产量最高可达到20吨。届时将极大压缩“无根
豆芽”市场空间,使市民吃上合格放心豆芽。
消费者在市面上购买豆芽应选择正规渠道选购,避免购买路边摊贩的豆芽。选购时注意以下三点:闻正常的豆芽气味清爽,无异味、无怪味。看正常的豆芽根须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芽身为清白色或奶白色、有光泽。掐掐开豆芽观察其水分,优质的豆芽无水分冒出。
2015年,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强调为确保豆芽食用安全,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
乙酸钠、
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农药残留联合专家委员会(JMPR)评估确定,6-苄基腺嘌呤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5 mg/
千克bw。人体过量摄入6-
苄基6-氨基嘌呤,会刺激皮肤黏膜,损伤食道和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按照GB 2760-1996中残留量不超过0.2 mg/kg计算,一个体重60 kg的成年人,不考虑其他食物来源,每天食用15kg以上这样的
豆芽,会超过6-苄基腺嘌呤健康指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