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巫溪县下辖镇,位于巫溪县城东北部,
大宁河上游,距县城仅11千米,是巫城路、巫十路、巫恩路的汇合之地。截至2023年1月,宁厂镇幅员面积97.2平方千米,辖6个村4个社区,共3417户7926人,常住人口2526人。
宁厂镇由古盐场发展而来,早在先秦以前,因猎人袁氏逐鹿至此,发现盐泉以后,人们置锅煎盐,人烟云集形成盐场。因两边山上,古木参天,故称“大林场”,后写为大宁厂。明时,称该镇曰袁溪镇。明清两代,皆属大宁县石门里所辖,民国年间,建立镇公所。1935年以后,
国民政府先后设立大宁盐税局、大宁盐场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宁厂镇。
宁厂镇文化底蕴深厚。巫文化、盐文化和红色文化交融,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宁厂古镇和
重庆市传统村落猫儿滩,还有古镇、盐泉、灵巫洞、大官山、
大宁河五大景点。2010年,宁厂镇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古镇简介
宁厂古镇古称“袁溪镇”,因宋置大宁监称大宁厂而得名,位于重庆
巫溪县附近,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早期
制盐地之一。《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当虞夏之际,巫国以
盐业兴",距今约5000年之久。《
蜀中广记》记载明洪武时“产量居
四川省产盐到20%之多,各省流民一两万在彼砍柴以供大宁盐井之用”。
因此,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而1506年爆发在这里的盐场灶夫起义,比欧洲产业工人运动早300多年,更应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
宁厂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古朴,山水灵秀幽静,是
重庆市古镇文化鉴赏游的旅游新品,是西安--三峡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旅游精品, 是新三峡旅游中的古镇亮品,是渝、陕、鄂结合部的古镇绝品,是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古镇旅游极品,是中国的“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人口数据
根据重庆市巫溪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宁厂镇常住人口为2552人。
历史发展
古镇·以往
古巴国重要产盐地
在千里峡江,当地老百姓要在“盐”字后再缀个“巴”字,叫盐巴。据专家考证,巴楚战争不断,就为了一个“盐”字,
巴国因盐兴国,失盐国衰,对于巴人来说,盐运与国运密切相关,而今
巫溪县的宁厂古镇则是古巴国的重要产盐地,也是我国早期
制盐地之一,距今约5000年之久。
公元前316年,宁厂镇就开始熬盐。
东汉永平七年(64),曾试图引宁厂盐卤到巫山未成功。
东汉
建安十五年(210),
刘备为巩固荆州,加大
盐业控制,废巫县设北井县,是为巫溪建县之始。
公元991年,大宁监雷悦于盐泉口建龙池,上凿30眼。
赵扩时,大宁监孔嗣宗“创篾过虹横跨溪面”,从此南岸开始熬盐。
清康熙四年至
乾隆三十七年(1665~1772),宁厂镇达到顶峰,全场336灶。
公元1935年,大宁场长公署合并于盐税局,称大宁盐税局。公元1938年,大宁盐税局更名为大宁盐场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宁厂镇奉命川盐济楚,加大
盐业生产力度。1941年,日军飞机7架,投弹35枚,轰炸宁厂盐场,企图切断食盐供应。
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古老的青石板路,
吊脚楼以及古建筑,诉说着古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古镇·如今
重庆历史文化名镇
据
巫溪县旅游局长刘成林介绍,宁厂古镇是
三峡库区成库后,唯一一座不被淹没、不搬迁,保留三峡人家的历史古镇。
重庆市政府正式将宁厂古镇列为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并批复同意了《关于审批巫溪县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请示》。
按照规划,宁厂保护与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保护区面积是12.57公顷,一般保护区面积7.91公顷,环境协调区面积1.42公顷。将保护好宁厂古镇的
山系、
水系、社会文化风貌和景观视线走廊,特别是保护好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向家老屋、方家老宅、盐厂三车间、过街楼等重点文物建筑。
已公布的县、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实体边线外10米以内为重点保护范围,边线外20米以内为一般保护范围,边线外3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其他重点建筑,保护范围为被保护建筑外墙5-10米,将按有关规定加强保护和管理。
古镇·未来
拟引资1.7亿开发老街
据刘成林介绍,县旅游局近日完成了对宁厂古镇的总体旅游规划,计划投入1.7亿元予以整体包装。据悉,目前正在进行
招商引资,已有企业前往实地考察。据悉,古镇是一条古老的石板街道,全长3.5公里,将重点进行4个方面的旅游开发,首先是在盐厂三车间,修建一座盐历史文化博物馆,向游客展现古巴人系列熬盐传统工艺;然后重新修复龙君庙、秦家老宅、方家大院3大古建筑;完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向家老屋、方家老宅;修复老街两旁的
吊脚楼等。刘成林称,当地还有一口独特的盐泉,有碗口粗,常年不枯竭,届时还将开发该盐水资源,建成
重庆市最大的盐水温泉。
文化名镇
2010年,宁厂古镇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荣誉称号。
景致概述
天然盐卤泉自镇北宝源山洞流出,从先秦
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中国十大盐都之一。
过剪刀峰,绕"
十八罗汉",跨过又一道索桥,西进后溪河,便是盐泉古镇--宁厂。宁厂古镇,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不少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
吊脚楼",貌似东侧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复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又有江南水乡之妙。
游览宁厂古镇,不觉她旧,只觉她新,更觉她奇,这里的山,自然的美,这里的水,美得自然,这里古老纯朴的建筑,奇得迷人。镇东有守卫它的青狮白象岩,还有一群似人非人的石蹲,谓之"
十八罗汉",是
白莲教起义军的据点遗址。镇南半山腰上的女王寨,是明末清初
李自成起义军扎营抗清的山寨。镇西一山耸峙,状若金字塔,其名二仙山,山腰一洞,乃远近闻名的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该洞不仅景物别致,且有"一局残棋说烂柯"的神奇传说。镇北宝源
山麓,又有一洞嵌于其上,洞口有一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这便是地地道道的自流井--白鹿盐泉。
传说先秦时代,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
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便成了中国早期
制盐地之一。在清
乾隆,有盐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锅一千零八口,号称"万号盐烟"。
古盐场遗址
分布在宁厂镇的王家滩、衡家涧、沙湾、麻柳树等地。王家摊30余个盐灶,保存完整的有8个,面积1万平方米;衡家涧18个,保存完整的3个,面积5000平方米;沙湾20余个,保存完整的4个,面积7000平方米。
古居民老街
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
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3.5km,俗称“七里半边街”。
旅游指南
特色美食
宁厂镇
进出交通
从
重庆市客运站乘班车到巫溪,也可在重庆坐
快艇到巫溪。
停留住宿
住宿比较便宜,镇内有园丁招待所、桃源招待所。
气候与游季
属
亚热带暖湿性季风型气候。
秦岭、
大巴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湿润。因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为典型的立体气候。四季游览皆宜。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政府.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