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海(1856年—1906年5月),字之,安徽省
建德市人,
清代医学家、政治人物,重臣
周馥长子。周学海早年潜学儒学,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
进士,任补
内阁中书,又出任
浙江省候补道。
咸丰六年(1856年),周学海生于建德纸坑山。幼年避
太平军,随父母至江西彭泽九都山避难。父周馥从
李鸿章在外,周学海随母居家苦读。
同治三年(1864年),被父接往
江宁区,补县学生员。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
贡生。光绪十四年(1888年)秋应
江南乡试,中第二十九名
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三甲第三十九名进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不久,分发南河同知,未到任,遵父之命,任扬州河捕同知,期间根据父亲治水经验整治淮堤,赏戴花,加二品衔。后改江苏候补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周馥升署
两江总督,周学海回避,改任
浙江省候补道,因病体不支,乞假返回江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病故。
周学海总结
中医学“位、数、形、势”的脉诊纲领,发扬形色诊法;
并集中医理论之大成,系统阐述气血精神论、升降出入论、承制生化论、虚实补泻论等,提出诸多创见;还校勘评注《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等古医籍,辑为丛书,推广传承。
他认为气血精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
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周学海继承前人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辨证体系——升降出入
辨证论治体系。
三阴三阳,来自阴阳三分法,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
太阳、
少阳病。主要用以标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和阐释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周学海采用阴阳分类之法,探究形体之分类,以达临床应用之效,其意明矣。通过以阴阳为总纲,分析了
五行人、二十五种人的阴阳属性及气血盛衰之能事,推演了各种类型之人阴阳气血盛衰而致各种疾病的变化方式,及采用治疗的依据,对后世医家的体质分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周学海在《
读医随笔》“虚实补泻论”“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发明欲补先泻夹泻于补之义”等篇论及虚实证治规律。
他的著作包括《脉学四种》《
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
诊家直诀》2卷、《
辨脉平脉章句》2卷、《
形色外诊简摩》2卷、《
伤寒补例》2卷、《读医随笔》6卷、《评注医书》等,共114卷,刻于1891年。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对于诊法理论体会深刻,尤其是论述脉诊内容最为详尽。
其后多学界名人,长子
周达,为数学家;次子周逵,承父业赴美学习医学;三子周(周叔),实业家。孙辈有
周以良,中国植物学家,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
周一良,
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学家。
周学海总结
中医学“位、数、形、势”的脉诊纲领,发扬形色诊法,
并集中医理论之大成,他的学术成就卓著,为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清末一位在伤寒学研究和脉诊望诊方面颇有成就的医学家。(中医药传承网评)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博览群书,潜心医学,其所著脉学著作《
脉义简摩》论述脉诊内容详尽,广采各家之长,对于诊脉理论有独到见解,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胡玲、焦振廉、张琳叶评)
周学海是《
清史稿》中寥寥有传的医家之一,作为近代安徽中医的杰出代表。对
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程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