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坊,土壤化学家。致力于红壤及水稻土的土壤化学研究近50年。研究土壤对
吸附特点及机理,丰富了
土壤吸附性能的理论;阐述了“以水调肥”、“因土耕耙”和“因土施肥”的理论依据,从而论证了水旱轮作是保持和提高水稻土肥力的重要措施;及时开展并推动了对土壤
氧化物及其表面化学的研究,为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和防治土壤污染工作提供土壤学方面的依据。治学严谨,待人诚恳。是自学成材的典范。
人物生平
陈家坊,又名陈坊杰,1921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今义乌市)西门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祖父依靠卖田押地送子女读书,除老五外其余子女均上了大学,其中陈家坊的父亲在
天津大学读书期间因病辍学,他们的家庭被左邻右舍嘲讽为“培养蛀
米象之家”,意为不种田务农而靠卖祖宗遗留下的田产去读书。虽然这个大家庭在1931年因祖父去世而解体,但“唯有读书高”、“身怀一技走天下”的观念在陈家坊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暑假陈家坊从义乌初级中学毕业,不幸的是其父也于同年10月因病去世,使陈家坊及其母亲和五个兄妹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一家人如坠深渊。此时,适逢陈家坊的二
伯父(地质学家)回家,在了解了家庭实际困难后,决定让陈家坊继续升学,以求更大的发展。
1938年春,陈家坊进入
浙江省金华中学高中部春季班继续就学,并于1941年1月高中毕业。在
高中的3年中,陈家坊学习刻苦勤奋,但同时今后的出路和生计问题又总是困扰着他,因此他曾两度想报考军校以求出路,均因班主任的劝阻和母亲的反对而作罢。当时,金华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科,陈家坊就读理科。3年的学习使陈家坊在数、理、化基础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尤其是二、三年级每半月一次的物理和
化学实验课,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和兴趣,还初步使其了解到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由此影响到他此后在
福建省工作时宁愿放弃收入较高的政府部门雇员的职位,而甘当收入只有前者一半的化学实验室练习生。
1941年1月高中毕业后,陈家坊为了谋生和逃避服兵役,经介绍进了金华县政府建设科当雇员,从事城市扩建中的测量和所需材料的计算工作。1942年
日本侵略军侵犯
浙东地区,义乌和
金华市先后沦陷,陈家坊出走福建永安,同年10月考入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化验室,当了一名练习生,由此开始了他从事土壤科学研究工作的漫长生涯。当时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是福建省建设厅下属的一个单位,并于1946年从
永安市迁回
福州市。1946年8月福州解放后,该所被
福建省人民政府实业厅接管,名称和任务均未变动。在
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工作期间,尽管该所图书及仪器设备匮乏且简陋,但陈家坊虚心向高级技术人员求教,勤奋学习,刻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土壤样品的常规理化分析和部分矿产样品的分析任务,较好地掌握了
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并因此在1942-1949年的7年工作时间内,先后由练习生晋升为技助、技佐、技士,从而获得了进一步从事土壤科学研究的“入场券”。并养成了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和生活勤俭的优良作风。
1952年
中国科学院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为基础,并召集
江西省、
福建省两省地质调查所的部分土壤技术人员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筹备处,所址设在南京。陈家坊于1953年3月从福建调入该所,继续从事土壤科学研究工作。
由于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视,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现名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1953年正式成立以来,在人员、仪器设备、图书等各方面均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很快就成为一个被国际土壤学界所瞩目的土壤科学研究机构。陈家坊在调入条件优越的土壤研究所后,倍感应更加珍惜这一有利机遇,格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多项出色的研究成果,学术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渐成为国内土壤学界知名的学者之一。与此同时,由于陈家坊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目睹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水平也迅速提高,于195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土壤所工作的40多年中,陈家坊曾于1964-1966年赴
古巴参加土壤考查和土壤专家组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后曾被选为江苏省土壤学会的秘书长和副理事长,担任了两届
中国土壤学会主办的《
土壤学报》的编委,并参加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的编委会工作,主编了其中有关土壤化学的部分。虽然陈家坊只是高中毕业,在学者林立的土壤研究所中其所受过的学历教育可谓极为简单,但通过努力钻研,虚心求教,边工作,边实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所从事的土壤化学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誉为国内土壤学界自学成才的典范。
技术成就
土壤研究所成立初期,陈家坊参加了红壤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中发现应用常规法测定出的红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数值常大于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这一现象违背了公认的有关土壤吸附性能的原理。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陈家坊通过大量的对比和模拟试验,弄清了红壤对铵的
吸附可分为两种吸附机理和性质的形态,并分别称为紧吸附态和松吸附态。前者只能在碱性条件下
蒸馏出来,后者在100℃条件下即可从土壤中分离,甚至在土壤干燥过程中,该形态铵也可从土壤中解吸出来,其数量受测定时
电解质的pH、水土比等条件制约,但其释放
速率却符合一级反应
动力学原理。同时,应用溶液化学原理,在测定CEC时的氯化钠提取液中分别以蒸馏法和甲醛法测定
铵根的数量,表明吸附性铵进入氯化钠提取液中的形态分别为NH4Cl和NH4OH两种,并且与土壤粘粒中
氧化铁的含量有关。此后,陈家坊在其他中性土壤中(
生石灰性土壤除外)也发现有此现象。20世纪90年代,陈家坊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成果并总结他人的成果,提出了中国土壤铵的
吸附特点及机理,这项研究成果已被收集在
朱兆良主编的《中国土壤氮素》专著中,分别以中英文在国内外发表。
陈家坊从事水稻土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主要集中在50年代和70年代。作为研究项目的主持人之一,陈家坊通过对农民群众的水稻丰产和土壤培肥经验的总结,辅之以田间试验和室内研究,阐述了“以水调肥”、“因土耕耙”、“因土施肥”等论点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从而丰富了土壤学的内容。例如,就“以水调肥”而言,就是借灌溉、排水、烤田等措施,以调节土壤中水、空气、温度等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释放,达到水稻高产的目的。同时,陈家坊还提出了肥沃水稻土的某些表观性状可以集中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论点。例如,土壤的通透性是影响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环境更新,影响土壤中的化学过程的表观性状,因此,平原地区水稻土凡是具有良好通透性的或是具有适当的土壤渗漏的“爽水田”均属于群众所称的“高产田”。他还发现,肥沃水稻土的高产性是不稳定的,稻田土壤常因渍水时间过长或其他措施未能落实(如稻田耕耙遇雨而未能达到晒垡等),常会导致耕层土壤发僵,即土壤粘闭性加强,从而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研究表明,土壤发僵实际上是土壤微团聚体的退化,实质则是形成水稳性微团聚体的胶结物质老化度不足所致,原因则是土壤缺乏干燥过程。陈家坊所论证的水旱轮作能保持水稻土肥沃性的原理是与群众经验完全一致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土壤资源开发重点向
热带转移,以及微量营养元素广泛应用于实践和土壤污染问题的出现,土壤粘粒中氧化物矿物及其表面化学的性质成为土壤化学研究的重点。70年代陈家坊在
熊毅教授的支持下,全面地向国内同行引荐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包括土壤粘粒中
氧化物类型、形态及其转化和转化条件,以及它们的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多价含氧根的专性
吸附和吸附机理,同时也介绍了各种研究方法和区分技术,促进了我国土壤化学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和及时开展研究,从而为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和防治土壤污染工作提供了土壤化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多年的研究工作使陈家坊养成了治学严谨的美德,特别是对实验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为此,他要求合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根据有效数保留位数的要求,正确选择度、量、衡器,以保证实验原始数据的可置信度。
陈家坊待人谦虚诚恳。每当开展一项新的研究工作,他总是首先与合作者详细讨论,就研究课题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选择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当合作者各自完成学术论文时,他总是十分尊重作者提出的观点,当觉得实验结果反常时就耐心地帮助,从方法查起,直至得到满意的解释,若无法解释则在文中点明,决不掩饰。在审阅稿件时,陈家坊每当遇到一些自认把握不大的问题时,总是主动请他人再审阅,以确保稿件的质量。陈家坊的学风和为人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简历
1921年10月7日 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原义乌县)西门。
1942-1952年 任
福建省地址土壤调查所练习生、技助、
技佐、技士。
1953-1996年 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主要论著
1 陈家坊。中国某些红黄壤中吸附性铵的解吸作用。土壤学报.1957 (5):331~304
2 陈家坊,高子勤。中国某些红黄壤中吸附性铵的特性。土壤学报.1959 (7):78~84
3 陈家坊。水稻土的
吸附特性。见: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第五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33~162
4 陈家坊。程云生,
刘芷宇。
陈永康水稻高产的措施和理论初步总结。土壤.1961(8):6~11
5 陈家坊。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中“以水调肥”论点的初步分析。土壤通报.1962(4):1~6
6 陈家坊。肥沃水稻土的肥力特性及培育。见:中国土壤(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72~585
7 陈家坊。
氧化物。见:土壤胶体(第一册)(第二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32~275
8 陈家坊。红壤的
吸附特性。见:中国红壤。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91~121
9 陈家坊,何群,邵宗臣。土壤中
氧化铁活化过程的探讨。土壤学报.1983(20):387~383
10 陈家坊。氧化物研究的动态和展望。土壤.1984(2):45~47
11 陈家坊。何群,许祖贻。水稻土发僵原因的初步分析。土壤通报.1984(15):53~56
12 陈家坊。
何群。土壤胶体中氧化物矿物的
化学区分。见:土壤胶体(第二册)(第五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3 陈家坊。土壤粘粒中的
氧化物。见:土壤化学原理(第二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3~114
14 陈家坊。徐瑞薇,陈怀满。化学物质的土壤化学行为与环境污染研究展望。环境化学.1988(2):8~12
15 陈家坊。土壤
分析化学和土壤化学。见:土壤分析化学(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8
16 陈家坊。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和组成。见:土壤分析化学(第七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92~223
17 陈家坊,何群。土壤中的
氧化铁。见土壤分析化学(第十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37~363
18 陈家坊。四十年来土壤化学的发展。土壤学进展.1989(4):17~22
19 陈家坊。土壤发生和化学过程。见: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7
20 陈家坊。袁朝良。土壤粘粒的表面性质。见:土壤胶体(第三册)(第二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1 陈家坊,何群.M—粘土的
水解及其对粘粒矿物的影响。见:土壤胶体(第三册)(第二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2 陈家坊。关于土壤
可变电荷数量和表现的讨论。土壤.1991(23):50~54
23 陈家坊。铵的
吸附和扩散。见:中国土壤氮素(第五章).南京: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4 陈家坊。水稻土的
氧化物。见:中国水稻土(第九章).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