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属是由
法国动物学马修兰·雅克·布里松在1760年引入的,以
柳雷鸟(Lagopus lagopus)作为模式物种。属名Lagopus源自古希腊语lagos(λαγος),意为“野兔”,加上pous(πους),意为“脚”,指的是这个适应寒冷的群体通常具有羽毛覆盖的脚和脚趾(如
白靴兔)。英文名ptarmigan源自
苏格兰盖尔语对这种鸟的称呼tarmachan,指的是鸟类的蛙类叫声。
雷鸟属是典型的
寒带鸟类,四季
换羽。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夏羽和冬羽完全更换新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替换;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羽。
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除中央1对尾羽黑色外,其余为白色。春回大地,冰雪融化,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也换成了有栗
褐色横斑的春羽。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夏天大地披上了绿装,雷鸟上体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秋季
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
栗色。终年留居在严寒的北方,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形成一系列适应
冻原生境的特性,例如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距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便于在积雪上行走而不至于下陷;鼻孔外披覆羽毛,可抵挡
北极的风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
雷鸟嘴粗壮而短,善挖食雪下
根状茎,几乎完全吃植物性食物。以
苔藓植物、植物的嫩芽,嫩枝和根等为主食,冬季时藏在雪穴中躲避北极的
白毛风。
冬季的雷鸟生活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冻原灌丛森林和多岩石的
草甸地带,非常耐寒。喜欢在树林中活动,有时也会到农田地带。
雷鸟非常耐寒。喜欢在树林中活动,有时也会到农田地带。除了繁殖期外大多成群活动,冬季甚至可达百只以上。活动范围广,冬季会进行长途迁移。雷鸟与一般鸟类不同,北方地势平坦,因严寒又缺乏
植被,雷鸟没有天然隐蔽所,它四季
换羽正是生存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很早就引起
动物学的注意,成为研究物种进化与
自然选择的典型例子。雌鸟羽色不如雄鸟艳丽,便于隐蔽自身和保护幼雏。是典型的植食鸟类,很少吃昆虫。但所食植物随季节不同也有变化,冬季和早春食植物芽苞和微枝,夏季吃绿叶,夏末和秋季吃草籽和
浆果。植物以桦、杨、柳等为主。除了
柳雷鸟外,其他物种的雌鸟负责筑巢和照顾幼鸟,这在鸟类中是典型的。
在中国的繁殖期是4-5月,1雌配1雄,两性共同筑巢。巢置于地面草丛中或灌木下,为1椭圆形小坑,深40-80毫米,径100-200毫米,内铺少量枯枝、草叶和残羽。每窝
产卵8-12枚,淡黄色,满布
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8×30-33毫米。
雷鸟是重要的猎禽,肉味鲜美,
绒羽价值高。但分布有限,数量不多。
该属物种分布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
巴尔干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辽阳龙石风景旅游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