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雨平
民国陆军上将
姚雨平(1882年—1974年9月19日),原名士云,字宇龙,号立人,生于中国平远县大柘镇超竹乡丰光村,“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指挥领导者之一,民主革命家、诗人。
姚雨平年少时入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及广州黄埔两广陆军中学学习,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来陆续参与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起义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光复后,姚雨平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第四军军长,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姚雨平率领的北伐军在固镇、宿州、徐州三战三捷,打败张勋,从而迫使清帝于2月12日退位。随后,姚雨平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在广州市任军政府顾问、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广东治河督办等。1931年,姚雨平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46年任南京国民政府顾问。1949年广州解放后,姚雨平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返回广州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多次当选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4年9月19日,因病逝世于广州。2007年,姚雨平入选“广东百贤”榜单。
姚雨平是辛亥革命元老,一生业绩彪炳,为孙中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是中国现当代的重要爱国人士。曾著有《广东北伐军回忆》《武昌起义后广东出师北伐的经过》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姚雨平出生于一个小康水平的农民家庭,先祖几辈均以耕读为业。姚雨平7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秀才,次年在乡间私塾执教。1905年赴汕头市,以第一名考入岭东同文学堂。该校由丘逢甲等先进创办,从此与丘逢甲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同年秋天,弃文就武,考入广州黄埔两广陆军中学(次年改为陆军速成学堂)。自幼受太平天国排满复明思想和孙中山反清复明”革命思想影响的姚雨平常与同村志向相合者姚万瑜、姚竹英等聚会,谈论革命,在校期间,姚雨平也积极开展革命宣传,进行秘密策反工作,在学生中反响很大,致校方颇感头痛而严加限制,使姚雨平的革命联络工作受阻,便想要提前退学,下一学年,姚雨平开学时即刻意迟到违反校规,后被学堂以“学术无进步”为由革退。
屡次起义
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香港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南方分会后到广州发展组织,姚雨平化名姚汉强,由谢良牧、张谷山等介绍加入该会,并被同盟会委派为主盟人及军事联络员。从此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和张醁村等潜入虎门讲武堂联络学生多人参加革命,还承担了运动新建陆军巡防营的任务。在同盟会,姚雨平结识了朱执信胡汉民等人,先后在军学两届及平远县、兴梅地区发展同盟会员数百人,曾被南方支部称誉为“运动广州军学两届最著者”。
同年5月,姚雨平到香港参与策划黄岗起义,失败后由港返乡,和谢逸桥、温靖候等集资筹办“松口体育会”,以培养军事人才,姚雨平担任教员。“松口体育会”的学员大多都是同盟会会员和倾向革命的人士,共180多人。后来因被清政府地方当局所注意,体育会只办了1期即结束。
1908年,姚雨平在广州市与姚万瑜等密谋策应云南河口起义,事情泄露而未成功,遂返回平远县,应聘担任平远县平远中学堂文史教员,在校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先后吸收了数百人。
宣统三年(1911),同盟会筹划广州“三·二九”起义,姚雨平任统筹部调度课课长,掌管运动新旧军及调集人员。然而起义再次失败,姚雨平本想乔装出城,但在城门遇巡警盘查,假辫子不慎落地而被捕,经多方营救后获得保释,随后乘船赴香港特别行政区,转游南洋各埠宣传革命,筹募经费。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广东光复。姚雨平即由南洋赶回广州市广东省军政府都督胡汉民与姚雨平商议时局,姚雨平主张广东应急速出兵北伐,支援武汉,进而合击北京。于是姚雨平遂被任命为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当时的北伐军可以说是孙中山唯一依仗的部队,拥有退管炮18尊,步枪弹300万发,机枪弹50万发,炮弹1000余发,军费充足,实力雄厚,是当时革命军中最有实力、或者可与清政府北洋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队。12月中旬,姚雨平率广东北伐军8000余人由广州出发,经海道抵上海市,继入南京。同年底,孙中山由海外归国抵上海,姚雨平由南京前往与其首次会晤。
北伐与裁军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在下关阅江楼召见黄兴和姚雨平,孙中山谈了当时形势,指出“和议难持,我军战斗准备,刻不可忽”“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主张革命如要彻底,必须以武装推翻清廷,并对姚雨平面授机宜。1月上旬,姚雨平率领的广东北伐军作为第二路军的主力奉孙中山令,沿津浦铁路进兵北上,迎击清军精锐张勋倪嗣冲部对南京的进攻。姚雨平亲临前线,先后在固镇县宿州市徐州市三战连捷,逼迫张勋败走济南兖州,期间于1月15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令》,授姚雨平为中央陆军左将军加授大将之军衔。2月12日,清帝溥仪被迫于宣布退位,南北宣告统一,致使中原地区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宣告结束。
南北议和之后,南京临时政府以国家已经统一为由,将广东北伐军改称“广东讨虏军”,姚雨平仍任总司令。同年4月,复将粤军改编成第四军,辖第二十二、第二十四两个师,姚雨平任军长。不久,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为笼络人心,授予姚等南京方面5位军长中将并加陆军上将衔。姚雨平仍率第四军驻南京,归南京留守黄兴节制。继胡汉民任粤督的陈炯明对北伐军军费械弹接济诸多掣肘。当时,袁世凯又借口国家财政困难,提出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就必须向外国借债。南京方面极力反对袁借外债,为杜绝其借口,只好考虑裁遣军队。姚雨平被迫自请遣散所属第四军,并于1912年5月发出裁军节饷倡议的通电,电文写道:“裁一个兵,即少担一分饷,亦即少借一分债。”通电发出后,陈炯明、袁世凯立即复电嘉许此举,姚雨平随即将军队解散,仅留一炮兵营调回广东省,被陈炯明派兵在虎门镇缴械。
继续革命
1912年4月初,姚雨平在上海会见了曾在黄花岗起义和北伐中屡次捐款支持的革命侨商邓树南,当时的姚雨平裁军之后便加入了抗清诗社“南社”,与一批南社人士柳亚子苏曼殊叶楚伧等一起创办《太平洋报》,并自任社长,4月13日,姚雨平在上海愚园的楠木厅设宴,与44位南社、同盟会人士一起欢迎邓树南。8月,姚雨平应袁世凯之聘为南京总统府顾问,遂与叶楚伧等赴北京见袁,陈说民主共和之利,袁世凯假示赞许。1913年,姚奉派为考察东、西洋各国军政专使,领取旅费4万元,准备出国。1913年夏抵沪后,得知中国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的消息,于是紧急与黄兴陈其美会晤商议,并与从日本回沪的孙中山共同策划倒袁,但苦无经费。姚雨平遂将出国考察的费用全部献出,一万交给孙总理,一万交给黄兴作二次革命紧急用款,孙中山亲书“博爱”二字赠予,并应孙中山派遣赴杭州市游说原革命党人、浙江省都督朱瑞,然而朱瑞已经被袁世凯所收买,游说未果。接着袁党蓄意诽谤,说姚雨平领款而不出国,实际上是为了公报私囊。于是姚雨平又请准孙总理,借出国考察之名,东渡日本,来堵住袁党的口舌。四个月后,奉孙总理电召,姚雨平返沪参加二次革命。船刚抵上海,上海已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复赴日本跟随孙中山谋倒袁、护国。期间,孙中山亲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八字条幅,上款为雨平同志,落款为孙文,以资勉励。
讨袁战争失败后,姚雨平到日本、广州市等地联络同志,准备再举。粤督军阀龙济光依附袁世凯,命平远县知县张文健收缴姚雨平家里自卫用枪枝及积蓄。1914年春,姚雨平回乡为父奔丧,被秘密监视。次年,姚雨平又由上海市入北京,任南京总统府谘议。袁世凯加紧准备称帝时,姚雨平以“重信”署名,在日人主办的《顺天时报》上发表文章反对帝制。
1916年袁世凯复辟后,谢鲁倩与姚雨平组成广东讨袁护国军司令部,姚雨平任总司令,讨伐袁系军阀龙济光,失败后逃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次年夏天,孙中山率海军南下发动护法运动,在广州市成立军政府,任大元帅,姚雨平随孙中山回粤,担任军政府顾问。同年秋天,姚雨平回乡探亲时还曾题诗一首,表达自己不畏艰难,矢志追求革命的精神“有此巍峨石,不怕地维折。天地虽晦暝,东南支半壁。”
1918年夏,孙中山在西南军阀排挤下辞职赴沪,姚雨平于5月请假回乡省亲,登上南台山时,写下了《游平远南台山》一诗:
1920年,姚雨平随孙中山在上海,孙中山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福建省回师广东省讨伐桂军莫荣新,姚雨平应陈炯明之请到漳州市担任粤军高等顾问,与陈谋划回粤,8月12日漳州誓师,分三路进发,弹械均缺,但因有旧部作内应,敌方广东护国第四军总司令兼潮梅镇守使刘志陆部全线崩溃。粤军自漳入汕,陈炯明委任姚雨平为汕头市卫戍司令,不料接守漳州的浙军陈肇英部背信弃义,乘虚袭击汕头,终因寡不敌众,在坚持了一个月后汕头失守,姚雨平忧劳成疾,赴香港医治。
1921年春,姚雨平担任粤军总部顾问。5月5日,孙中山广州市就任非常大总统职,姚雨平为南京总统府参议。1922年2月,姚雨平任大本营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孙中山由桂林市回粤,改道江西省出师北伐,先免除陈炯明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职。陈炯明退居惠州,声言下野,实则暗中勾结北方军阀与孙中山为敌。姚雨平对陈炯明时加责备、规劝,均无效果。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炮击总统府,孙中山避难于中山舰。姚雨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闻讯后立即返回广州登舰侍卫,策划反攻。两个月之后,随孙中山上海市,陈炯明致书姚雨平,敦促其回广东共商时局。姚雨平派代表持复函赴广东观望陈炯明的态度,知道陈炯明叛意已决,无可挽救,于是与其断绝联系。
1923年春,滇桂粤各军奉孙中山命组成西路讨逆军,驱逐陈炯明广州市。孙中山偕姚雨平由上海返回广州,设大本营讨伐叛逆。陈炯明退居海丰县,命杨坤如守惠州。8月,姚雨平受命为特派惠州安抚使,与孙中山同行亲征惠州,讨伐陈炯明、杨坤如。同月,洪兆麟、杨坤如进攻石龙,滇、桂联军不敌败退。当时政府军的大本营行营尚在石龙车站,而孙中山正在行营督战,形势甚是危急,姚雨平立即率队赶往石龙车站,与李根澐率领的滇军合力击退了敌人,姚雨平保卫孙中山脱险,并护送其返省。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市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姚雨平均表示拥护。2月,姚雨平被委任为广东治河督办。同年冬,孙中山抵达北京,不久便卧病不起,姚雨平也来到北京侍候。孙中山逝世后,姚雨平参加治丧工作,兼第四组组长,曾至南京参加踏勘孙中山墓地,并参与奉安大典,然后南归,从此素食达10数年之久。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姚雨平任参议。1927年蒋介石清党反共,姚被派为中国国民党潮汕地区军事特派员。同年冬,共产党人举行广州起义时他出走香港特别行政区。1928年至1930年,姚雨平居上海市,生活贫困。1931年春,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党员训练科科长,数月后由胡汉民介绍入南京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后来监察院委员三人联署弹劾宋子文为打内战向美国借债的所谓“棉麦借款案”,宋子文于1933年10月被迫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职务,而姚雨平就是三个委员之一。胡汉民被蒋介石囚于汤山后,姚雨平面见蒋要求将其释放,质问胡犯何罪,也差点遭到拘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姚雨平回籍参加广东省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工作,并致力于乡里慈善事业。1938年10月广州战役,他奔走于韶关市及兴梅各县,协助政府,致力自卫,救济难民。1939年春随国民政府入陪都重庆,仍任监察院委员。1944年任国民政府顾问,因母丧回家,家居2年。1946年返回南京任中府委员。1948年,姚雨平离开南家眷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寓居,住在香港九京携龙启德道的一个小旅社里面,因家中人口众多,生活困窘。当时,新界的粉岭有一托老所,名蓬瀛仙馆,需一次性缴纳港元三千元。姚雨平虽有意在此度过余生,却苦于囊中羞涩,拿不出这笔钱来。
解放以后
1949年10月广州市解放不久,姚雨平由香港返回广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提议,担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当时政府特地为姚雨平和家人准备了一套宽敞的居室,但被姚雨平以“国家还处于建设初期的艰难时期”为由拒绝了。随后,他带着家眷住进了租来的一套小居室,直至去世。
后来,姚雨平又陆续当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姚雨平晚年常撰文或写诗向台湾故旧友好致意,希望能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再作力所能及的贡献。1974年9月19日,姚雨平在广州市病逝,终年93岁。2007年,姚雨平入选“广东百贤”榜单。
主要作品
诗词
著作
参考资料:
社会关系
人物轶事
安于陋室
1907年姚雨平加入同盟会后,追随孙中山全身心投入革命,无暇顾及家庭。一次,孙中山无意中了解到,姚雨平参加革命后几乎没有给过家用,家中父母等亲人居住的是破烂的房子,生活异常艰难,于是专门派人到姚雨平老家打听,当得知其家中确实贫寒,便派人送去一大笔钱,姚家人才用这笔钱盖起了后来的宝善居。
敢于发声
1960年,姚雨平从老乡和亲人那里得知家乡粮食收成很低,家乡人民生活困难的情况,恰好这时,广东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姚雨平参加家乡平远县所在的兴梅地区的讨论组。当听到当地代表大谈农村粮食收成如何高,农民足食有余时,姚雨平忍不住直言家乡收成不丰、民食困窘的实情,并批评这位代表浮夸虚假,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耿介清廉
有一次,姚雨平回广东探亲。此时,正是陈济棠主政广东之际。听说姚雨平回乡探亲路经广州市的消息,久闻姚雨平之清廉的陈济棠,特意前往拜访,并送去一笔费用作为路费和开销。姚雨平拒绝道:“多谢老兄美意,本人无功不敢受禄。”
1944年姚雨平从陪都重庆回家乡平远县探亲小住,时任平远县县长的秦庆钧对姚雨平钦慕已久,便前往大柘探望,得知秦庆钧要来的姚雨平一早就站在门外打躬作揖,让秦庆钧感觉受宠若惊。第二天一早,姚雨平还亲自带着猪蹄前往县府探望秦庆钧的双亲,和秦庆钧的父亲谈佛。午饭后,喜欢风水学的姚雨平同旧属严应鱼去行山视察严孝子等名穴,秦庆钧则一直奉陪。后来姚雨平又回到平远返乡小住,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前往探望,秦庆钧陪同前往,秦庆钧发现姚雨平接待李主席反而不如接待自己那样认真,便忍不住向姚雨平表达他的不解,询问他为何如此。姚雨平笑答道:“你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平远县长,我是平远子民。你就是我的父母官,敢不尽礼旧制?即使宰相还乡对父母官亦必须尽礼。至于伯豪(李汉魂)在军历上,是后我三四辈了。”后来,秦庆钧以“耿介清廉”四字描述他印象中的姚雨平。
还有一次,秦庆钧在姚雨平府上闲谈,姚雨平叫家人将所有杠箱、衣柜都摆出大厅,除去锁钥,全部揭开。秦庆钧以为他们搞卫生,晾晒衣服,或者布置厅堂,便起身告辞。谁知姚雨平拉着秦庆钧的手说:“我是监察委员,但不能监察自己。你是父母官,又是会计师,请你为我监察证明。”秦庆钧愕然不解。姚雨平则继续说:“有人传我做大官,捞了大钱。不错,我是当过大官,但并没有捞过大钱。我在乡中没有盖过一间房,没有买过一分田,这都是祖上遗下的。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存款。家中亦无白银、金条、珠宝。我的身家尽在这里了,请县长检查、检查。”秦庆钧也不客气,逐一检视,无非粗衣麻布及一些洗水的旧制服而已。其中最名贵的,有绉纱蓝旗袍三两件,黑马褂两件。秦庆钧说:“将军之廉洁,有口皆碑,请不要顾虑,我更可证明将军家境之非富有。当我初来,无息发贷仓谷时,您府亦贷了三石,夏收后才清还,现尚有帐可查也。”
“没羽箭”
姚雨平加入南社后曾自号“没羽箭”,这个名号出自《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张清,张清时虎骑出身,曾镇守东昌府区,善用飞石打将,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他先后打伤郝思文杨志鲁智深等梁山17员战将,因为张清与部将归顺梁山后,梁山好汉108将才至此圆满。
纪念场馆
宝善居
姚雨平故居,位于平远县大柘镇丰光村新丰村,始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宝善居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旧居坐北向南,主体三堂四横一围龙,三合土夯墙,杉木王瓦面,木质梁构架,大门券逢顶,大门上的“宝善居”三字为胡汉民题写,柱间、厅门设雕花屏风;屋前有月池一口,屋前右侧建水井一口,门框、天井沿及各檐阶等用花岗石打造,是典型的客家围建筑。2015年12月,宝善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评价
“将军不似赳赳武夫,而像一个恂恂儒者。”(秦庆钧评)
“姚雨平先生,为本党先进,革命钜子,其彪炳之勋业,崇高之人格,早为国人所敬仰。顾素怀谦退,其本人致力革命经过,不惟从无文字发表,且罕与人言。”(《姚雨平先生革命史》朱浩怀评)
辛亥革命元老姚雨平先生是平远县人。他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不辞艰苦,到处奔走,先后参加了庚戌新军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诸役,以及讨袁、护法等斗争,历尽艰险,南北驱驰。尤其率师北伐中,固、宿、徐三战皆捷,重创清军,并和其它各路北伐军共谋北进,造成直捣幽燕之势,京津震动,清帝被迫退位。可见,姚雨平先生在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历史上,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政协平远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刘永华评)
南疆传义举,北伐展经纶。岳飞(岳飞)排胡虏,鲁仲连不帝秦。禅心仍入世,养气迥超尘。晚节黄花秀,思维与日新。”(李洁之评)
“岭峤地灵人亦杰,英年革命誓同盟。黄花岗畔留勋绩,鹦鹉洲前树汉旌。都道威仪真上将,岂知马背是书生。悠悠七十余年事,每忆风徽望石城。”(何孟淳评)
“雨平先生一生,建树殊多,其中以黄花岗起义和辛亥北伐两役较为突出。笔者有诗,简记其事。诗云:‘黄花短接方停手,汉帜高擎又进军。饮马铙歌淮泗月,临戎书剑秣陵春。追奔北指辫兵溃,飞檄南驰半壁新。远播声威惊冀北,首开赢局殄朝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陈方绥评)
“英年革命结同盟,立志兴中誓灭清。碧血丹心昭日月,黄花碑碣记芳名。”(张大华评)
“率军北上讨张勋,百粤人民子弟兵;消灭清妖民国建,王师过处众相迎。”(陈宏章评)
参考资料
姚雨平.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2024-08-11
祖父姚雨平与孙中山.南京民革.2024-08-11
..2024-08-11
姚雨平.梅州市政协.2024-08-11
中国革命元勋姚雨平.南粤驿道网.2024-08-11
邓树南:两次“破家”支持辛亥革命.梅州市人民政府.2024-08-11
影响少年叶剑英的五位老师【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4-08-11
宋子文和中美“棉麦贷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4-08-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屡次起义
北伐与裁军
继续革命
解放以后
主要作品
诗词
著作
社会关系
人物轶事
安于陋室
敢于发声
耿介清廉
“没羽箭”
纪念场馆
宝善居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