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中有关朱兴隆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仅知其在元大德年间出生于盱眙县津律镇(今津里镇),元至正四年(1344年)5月27日因旱灾去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列祀家庙,此后又诏祀为靖江王始祖。朱兴隆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朱圣保与其同年死去,后被追封为山阳王;次子朱文正投靠朱元璋后被封为大都督府大都督,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战功,后被朱元璋以“逆天之罪”处死;女儿被封为福成公主。
朱元璋对于这位长兄的评价为“因皇考惜之甚,及壮无状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甚言”,认为其从小受父亲宠爱,长大后行为失检,没有礼貌,对待父母也并不孝顺。
据现有资料记载,朱兴隆出生于
盱眙县津律镇,其出生时间,学者们推断约为元
大德七年至大德十年(1303年~1306年)。
天历元年(1328年)7月,朱兴隆在
钟离县金桥坎(今
凤阳县燃灯社区金桥村)与王氏结婚,婚后二人先后生下二子一女:长子圣保、二子驴儿(即
朱文正),女儿即后来的
福成公主。至元五年(1338年),朱兴隆随父亲举家迁往钟离县孤庄村(今位于凤阳县
府城镇)。至正四年(1344年),江淮大地遭受严重旱灾,土地龟裂,庄稼枯萎,紧接着又爆发蝗灾和大
瘟疫。同年四月初九日,朱兴隆去世,其父亲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亲陈氏以及长子圣保也都相继去世。
朱兴隆去世后,
朱元璋与朱重六在邻居刘继祖等人的帮助下,为父母以及朱兴隆举办了丧事。事后,妻子王氏带着次子朱文正和女儿回到娘家,至正十四年(1354年)10月,三人又同往
滁州市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追封朱兴隆为豫章王,后改为南昌王,列祀家庙,此后又诏祀为
朱守谦始祖,其子
朱文正为二世,首靖江王封号的朱守谦为三世。
朱元璋曾对朱兴隆做过评价:“且从孙守谦之祖,幼因皇考惜之甚,及壮无状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甚言。呜呼!尝云孝顺还生孝顺子,逆还生忤逆儿。守谦之祖无道,致守谦父幼随母而孤……”从
朱元璋的话中可以看出,朱兴隆作为长子,从小备受父亲
朱世珍的宠爱,但他却有不孝顺父母的行径,因此朱元璋对这位大哥是较为不满的。
明皇陵位于
凤阳县西南7公里处,是明代皇帝三陵(南京孝陵、北京十三陵)的第一陵。陵中葬有明太祖朱元璋之父朱世珍、母陈氏。其大哥朱兴隆、二哥
朱兴盛、三哥
朱兴祖及3个嫂嫂、2个侄儿(
朱文正未在内)也附葬于此。
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筑有土城、砖城、皇城三道城墙。
皇陵内外有祠祭署衙门、酒房、膳厨、
寝殿等建筑。其中皇陵正殿最为宏伟,共有9间,丹陛3级,是举行祭祀的场所。神道极为宽敞,两侧有碑亭、文臣武将石像以及高大的石雕战马、雄狮等。皇陵竣工后,
朱元璋亲撰《大明皇陵之碑》碑文,碑高约7米,宽约2米,是一件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现皇陵建筑群仅存遗址,但神道两侧的石雕群像、皇陵碑、无字碑仍巍然迄立。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
明皇陵列为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皇陵石刻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