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藕
晚清重臣李鸿章第三女
李菊藕(1866年—1912年),本名李经,小字菊藕(菊耦),别号兰骈馆主,安徽合肥东乡(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人。晚清重臣李鸿章第三女,现代作家张爱玲祖母。
李菊藕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读书识字,有文化,能写诗。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菊藕时年二十二岁,李鸿章将其指婚给年逾四十的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婚后二人感情融洽,一直居住在李鸿章故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佩纶遭人弹劾“干预公事”,被朝廷下令发回原籍。他的原籍本在河北省,但李鸿章设法让他们夫妇去到南京市,给予丰厚馈赠。之后,夫妇二人移居南京。晚年张佩纶因官场失意常常借酒消愁,对李菊藕影响很大,菊藕性格由此变得孤僻,李鸿章常写信劝导女儿心胸豁达。李菊藕婚后生有一子一女,男孩是张志沂(张爱玲父亲);女孩是张茂渊(张爱玲姑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佩纶南京市病逝。李菊藕独身一人,致力于闭门教子。民国元年(1912年),李菊藕病逝,时年四十七岁。
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在《孽海花》中称李菊藕:“眉长而略弯,目秀而不媚,鼻悬玉准,齿列贝编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贤如鲍、孟,巧夺灵、芸,威毅伯(即李鸿章)爱之如明珠,左右不离。”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同治五年(1866年),李菊藕出生于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街道),父亲李鸿章为晚清重臣,母亲赵小莲太湖县地区的望族,为书香门第。李菊藕受家庭影响,自幼读书识字,颇有才华。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菊藕时年二十三岁。父亲李鸿章爱才心切,将她指婚给年逾四十的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当时张佩纶因中法战争败北被贬充军,期满释归;李鸿章因与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有患难之交,便收张佩纶为师爷。就在张佩纶担任李鸿章幕僚期间,李菊藕认识了他,两人因此结缘。
不久,张佩纶和李菊藕大婚,两人的婚礼极为隆重,扶李菊藕入洞房的,分别是周馥、胡菜的夫人,周馥与胡燔荣都是朝中重臣。婚后,二人仍住在李鸿章府中。同年4月,李鸿章在给台湾巡抚李铭传的信中提到张佩纶与自己女儿的婚事:“幼樵(张佩纶)塞上归来,遂托姻亲。返仲萧于张掖市,至欧火于许昌市,累世旧交,平生期许,老年得此,深惬素怀。”
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佩纶遭人弹劾“干预公事”,被朝廷下令发回原籍。他的原籍本在河北省,但李鸿章设法让他们去了南京,并给予丰厚馈赠。之后,李菊藕和张佩纶离开天津市,移居南京。
晚年生活
李菊藕与张佩纶婚后感情融洽,张佩纶晚年由于官场失意,常自称“生不如死”,只以酗酒解愁消磨残生。这种情绪对李菊藕有很大影响。李鸿章写给女儿李菊藕的信中,总是劝她要开心一点,其文云:“素性尚豁达,何竟郁郁不自得?忧能伤人,殊深惦念,闻眠食均不如平时,近更若何?”李鸿章关切的话语并未奏效,李菊藕后来在亲戚间有孤僻的名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李菊藕生子,张佩纶向李鸿章报喜:“世妹于今日得男,自发作至胞衣均下约计三时之久,尚不过累。儿颇敦实,世妹亦甚平稳,堪以上慰系注。”男孩取名为张志沂(张爱玲父亲)。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菊藕怀一死胎,男孩,小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菊藕又生一个女儿,取名张茂渊(张爱玲姑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佩纶在南京病逝。李菊藕独身一人,心有戚戚,终日致力于闭门教子。李菊藕常给儿子穿颜色娇嫩的旧式衣服,满帮绣的花鞋。此外,李菊藕对儿子严苛要求,一旦背不出来书,(张志沂)是要挨打罚跪的。晚年的李菊藕染上了肺病,于民国元年(1912年)病逝上海市,时年四十七岁。
人物作品
李菊藕作有一首集句,四十明朝过,犹为世网荣。蹉暮容色,煊赫旧家声。
人物评价
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在《孽海花》中称赞李菊藕:“眉长而略弯,目秀而不媚,鼻悬玉准,齿列贝编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贤如鲍、孟,巧夺灵、芸,威毅伯(即李鸿章)爱之如明珠,左右不离。”
人物关系
人物故居
李菊藕出嫁以前一直生活在李府女眷的住处“走马楼”,李府的前院与后宅有隔开的屏门,走马楼共有两层,两侧走廊互通,整体呈回字形。楼上东首第一间是李菊藕的住处,屋内摆放着绣床、梳妆台、圆凳等红木家具。
李菊藕与张佩纶结婚后居住于南京“小姐楼”(张佩纶宅),位于今南京白下路273号(江苏海院伯利兹科技园),采取中式铺瓦的“大屋顶”,但建筑主体及内部陈设,均实行西式风格。小楼有两层,房屋墙壁上有青砖、粘土实心砖两种颜色砌成;青砖是主体,红砖砌筑的门拱。小楼的每个细节都很精致,二楼有一圈回廊,屋檐下都有砖雕装饰。 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轶事
初次对话
一天李鸿章与张佩纶在议事,关于清廷议论的“迁都再战”讨论的非常激烈,张佩纶表示可以“回师再打”,李鸿章讲起当时湘淮各军因为闹饷哗变的事例。当天恰好是李菊藕的生日,先前说好一起吃午饭,她早就来到客厅等待李鸿章,见到两人依旧在讨论。李菊藕忍不住上前打断,怒问张佩纶,“当初英国人的军舰就在天津市口外,百姓听说英国人要在烟台市扣押我爹爹,不让爹爹出海。爹爹为了国家,冒险前去烟台,家里人为他提心吊胆,爹爹费劲心思消弭战祸,你们在一旁指手画脚,试问你们的尧舜周孔之道何在?忠义良心何在?”李鸿章示意,大人讲话,小伢子不要插嘴。
张佩纶语却说可以插嘴,无分大人小孩。李菊藕又说:“大人说话,小份子当然不能插嘴,你连这个道理也不知道,可见所谓尧舜之道不过尔尔,还在这里与我爹爹争论。”张佩纶大窘,面红耳赤,向李菊藕拱手道:“甘拜下风。”李鸿章邀请张佩纶参加家宴,席间,李菊藕每说一句话,张佩纶都拱手说“受教”。
兰骈馆由来
一天,李菊藕拿出藏于闺房的宋拓兰亭,张佩纶一见大喜,原来他也珍藏了一份,于是相互题咏,随后,李菊藕还挥毫题书“兰骈馆”,作为书房名字。此外,李菊藕别号为兰骈馆主。
婚姻热议
李菊藕1886年生,嫁给张佩纶时已经二十三岁,在当时算是大龄剩女。此时的张佩纶已是三婚,他的原配朱芷芗去世、继室边粹玉病殁,娶李菊藕时已年过四十,比李菊藕大了十八岁。这场婚姻,引发了热议。
晚清学者梁鼎芬作诗:蒉斋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
晚清文人刘体仁在《异辞录》中称: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
晚清官员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记载:“戊予十一月七日,合肥使幼女嫁张佩纶。张年四十,已三娶;幼女年二十,敏而能诗,合肥爱之。”
讨论嫁女
一天,张佩纶闲读宋人笔记《清波杂志》,其中提到宋初学者胡瑗名言:“嫁女须胜吾家者,娶妇须不若吾家者。”张佩纶问菊藕是否认同这个道理。菊藕当即表示,“这只是世人所说的,不是圣贤之言……若果然如此,那么富贵人家的女儿将没有可以嫁的人,而贫穷的人可以把乞丐的女儿为妻了。真是岂有此理?夫嫁女儿要胜过我们家,娶媳妇要不如我家,只是以防其骄傲而已。他们的女人平时如果教给三从四德,怎么会在嫁人后显摆家世,傲视丈夫?不清它的源头治理的根本,而在亲戚的家斤斤计较贫富贵贱,所见看似高明而实际落后了。”
文学作品
孽海花》是1904年由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所著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主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露了清末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败。书中讲述了李鸿章的夫人赵继莲因为李把才貌双全的女儿许配给一个相差十九岁的“囚犯”做继室,曾经痛骂李鸿章“老糊涂虫”,哭闹着不愿认这门亲。但李菊藕却说,“爹爹已经许配,就是女儿也不肯改悔。况且爹爹眼力,必然不差的。”身为母亲赵继莲只好做罢。
参考资料
李鸿章女儿的“小姐楼”.金陵晚报.2024-03-2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晚年生活
人物作品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人物故居
人物轶事
初次对话
兰骈馆由来
婚姻热议
讨论嫁女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