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石疏林图》是元代画家
赵孟頫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作者“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全图巨石疏空,竹叶秀润,枯木荒简,自成一股浑然天成的文人清气。
画中作一巨石;又画古木丛篁,分置巨石隙间;巨石前,生长着一簇簇的竹丛,地上长有
小草。尾纸上有作者自题一首
七言绝句:“石如飞白木如,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拖尾有元代
柯九思等6家题记,元“柯敬伸氏”、清“
梁清标粱氏书画之印”等多方。
水墨枯林竹石,大抵始于
唐朝,至
北宋文同、
苏轼有较大的发展,
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至
赵孟頫加以强调,形成一时风气,盛行于整个元代。此图后纸的自题诗表明他主张用书法的
飞白画石,以写籀之法画枯木,以“
永字八法”写竹。这幅《秀石疏林图》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该图拖尾有柯九思、
危素、
王行、卢充赖等元代中后期宫中官宦们的题文,很可能是赵孟頫在大都任上完成的,其作留在了大都。
在画作多变的笔法中,可窥到作者的情感特质,看那兰花似乎被雨水或露水浸透,晶莹洁润,异常可爱。石头虽是以急促而宽博的飞白线条勾出,但由于转折力度弱,加之淡墨多,故萧散而不苍涩,仍显得玲珑剔透。全图如散花
织女,珠玉环佩,玲当作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纯洁生灵的深挚的爱和对秀美的追求。
画中巨石全用草法,横拖竖抹,忽行又止,树与
荆棘用楷法和隶法,
南天竹用篆法。于是石之苍朴、兰之滋润、棘之挺拔,相互辉映,秀丽、萧散、幽淡诸种味道交织并纳、浑然一体。
从这幅《秀石疏林图》可以看出,坡石的勾以侧锋扫,苍劲的笔道中丝丝露白,正是典型的“飞白”书体;枯木则笔笔中锋,点划凝重,曲折重迭,顿挫有致,显出篆籀的意趣;写竹筱、踢枝用行草法,劲利而有弹性,撇叶用
隶书法,丰腴而又敦实,侧、勒、努、趯、策、掠、啄、,悉合“
永字八法”,枝叶纷披,摇曳生姿。整个描绘,以轻重疾徐的笔势,配合了干湿浓淡的
墨彩,来摄取对象的形质、态势、情趣,朴实利落中,特别显得格局宏敞,
意象高华。
此图中的拳石,以侧锋“飞白”笔法绘成,极显空灵洒脱之意,而
疏林的竹、点叶树、枯枝,包括石根下之
小草,则运用了中锋的勾、撇、点。竹为
新竹市矮篁,以浓墨之
笔画叶,笔力凝重。画草则用弧曲自下向上掠去,显出草的秀气和生命力。三支枯干,似鹿角形状,其线条圆曲坚挺,有
北宋画风遗韵。图左边一株点叶树,枝干硬曲,可看出用笔顿挫转折,用中锋直点树叶,含蓄内敛。
当代书画家陈振濂:
砾石峻嶙,枯枝槎牙,在画面中心聚集起一丛
荆棘横生的线条组合,组合中疏密有序,密集参差,连空白都似乎是信手拈出中含有无限的生机。
该图成为后世“书画同理、
同源论”的例证。
赵孟頫书画相通的画学思想深化了元代
文人画的艺术追求,在画枯木竹石时,赵孟頫强调了书画用笔的内在联系。赵孟頫的“古意论”和“书画相通论”导引了元代宫廷和
江南文入画的发展趋向,故该图在文人画中的艺术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该图在《石渠宝·初编》、《虚斋名画续录》著录。经元
柯九思、明
项墨林、清
梁清标等人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7年9月—12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在
武英殿举办“
赵孟頫书画特展”,《秀石疏林图》在其中“第二单元:书画交辉——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书法艺术”中展出。
赵孟頫(1254~1322),
赵匡胤十一
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字
陈子昂,号松雪,
赵孟頫,又号水精宫道人、
赵孟頫,中年曾作孟俯,
湖州市(今浙江吴兴)人,故画史又称“
赵孟頫”。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学士,死后,追封
徐辉祖,谥文敏。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领域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造诣高深,早年学
赵构,后取则
王羲之、
王献之,末后复学
李邕,以完全唯美的风格见称,被誉为“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之一,是唐以后书法的集大成者,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