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钟琳
邹钟琳
邹钟琳(1897—1983),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我国水稻虫防治研究的先驱。他首次提出栽培治螟的防治方法;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昆虫生态学》专著。
生平简介
邹钟琳1897年9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17年毕业于常州市第五中学。因受学监史哲夫劝导,邹钟琳立定学农志向,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在校期间,受农科主任、植物病理学家邹秉文教授实干精神的感召,暑假都是在杭州市安庆市郊区农场里度过的;他利用实习机会,抽空采集植物病虫害标本,带回学校供同学上实验课用。他还对南京市附近发现和搜集到的15种植物真菌病的标本作了整理、鉴定,写成论文,经邹秉文推荐在《科学》杂志上发表。1920年邹钟琳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留校任助教。他在邹秉文的指导下,从事采集标本,做显微切片,安排学生实习,管理仪器和进行真菌分类等一些具体工作。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改为本科。邹钟琳一边担任助教工作,一边补学本科的课程。正值回国不久的著名动物学秉志博士在该校创建我国第一个生物系。邹钟琳十分敬仰秉志博士,在主修植物病理学的同时,还选修了秉志讲授的动物界和动物生态学课程。他认真学习秉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不久,通过考试才获得学士
1922年设在东南大学农学院内的江苏省昆虫局成立,由于初建,人少事多,邹钟琳毅然服从校方决定,到昆虫局转而从事水稻螟虫防治的研究。1924年爆发了江浙军阀战争,殃及宜兴市昆山市松江区一带农民,使大片土地荒芜。黄炎培、邹秉文等发起组织“战后农复兴调查团”,邹钟琳同过探先等15人参加,他们到农村帮助农民回乡安居,备耕播种。
1929年秋,邹钟琳得到江苏省昆虫局的补助,前往美国深造。他先进明尼苏达大学从师于著名生态家Dr.查普曼(Chapman)学习昆虫学和昆虫生态学,1931年获硕士学位,继而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料1932年因美国经济波动,邹钟琳终因学费拮据,不得不提前回国。回国后,于中央大学农学院(东南大学前身)任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部主任,继续从事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邹钟琳主持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搬迁。他公而忘私,随船运送器材去重庆市,待他安排好公务后,日寇已占领南京市,无法返回,多年积累的图书资料、昆虫标本,连同家中财物,丧失尽。爱人只身从无锡老家携带孩子,几经转辗才到重庆,刚满月的幼儿因肺炎途中夭折。1945年春,邹钟琳曾只身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短期代理院长。当时院内中国国民党派系倾轧,他从不介入,只是一面整理教务,一面调查西北虫害情况。暑假后回到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校长吴有训任命邹钟琳兼任二部主任(包括农学院、医学院和新生院)。1948年,中央大学二部取消后,他兼任农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校长周鸿经奉教育部命令,强行要将中央大学迁往台湾,遭到邹钟琳坚决抵制,因而邹钟琳更受到全院师生尊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邹钟琳到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当教授兼昆虫教研组主任、院教务处科长。后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7月23日因病逝世于南京市。(1984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农学院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邹钟琳曾被选为江苏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四届特邀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曾担任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顾问、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个人简历
1897年9月12日 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后宅镇。
1917年 毕业于常州市第五中学
1920—1929年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留校当助教;选修了动物界和动物生理学等课程,获学士,并提升为讲师。
1929—1931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学及经济动物学系进修昆虫学及昆虫生态学,获硕士学位。
1932—1945年 任中央大学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部主任,教授、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理院长。
1945—1948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兼二部主任。
1948—1949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
1949—1983年 任南京大学教授。
1983年7月23日 逝世于南京。
相关记载
昆虫学家邹钟琳
邹钟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六日生,鸿山镇后宅中街人。民国2年(1913年)考入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民国6年毕业,考人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在农村实习时,他爱采集标本。民国9年,他将在南京市郊区采集到的15种植物真菌病标本进行研究,写成《中国菌病见闻录》一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是年毕业留校当助教。同年12月,南京成立东南大学,他转入东南大学农科执教。后调入江苏省在东南大学农科内建立的昆虫局,开始进行螟、蝗虫的防治研究。他经常在水稻田边观察螟虫产卵、孵化、生长和发育情况,摸清了螟虫的生长规律和一年的繁殖代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江苏地区的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民国18年秋,他由江苏省昆虫局资助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系深造。民国20年获硕士学位,后再入康奈尔大学深造。民国21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训主任。在华北蝗虫灾区调查中他曾发现东亚飞蝗种群密度不同而发生变形现象,掌握了蝗虫的生态特点,提出了预防蝗害的有效方法。他又进一步研究螟虫白背飞虱等水稻害虫的生长规律和防治方法,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对防治水稻虫害作出了较大贡献。民国22年,邹钟琳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他亲自搜集资料,编写出《农业病虫害防治法》、《普通昆虫学》、《经济昆虫学》、《昆虫生态学》、《中国果树害虫学》等教材。这些教材后为其他高等农业院校所采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农学院内迁重庆市。在川东农村,他发现螟害和水稻品种、栽种时间关系密切,在国内首先提出改良水稻品种,合理安排栽培时间、避开螟害高峰的理论。民国34年春,他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理院长。民国35年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市,邹钟琳任二部主任,负责农学院、医学院和新生院的工作。期间,他将防治蝗害的研究成果撰成《中国最近十年(1937--1947)间迁移蝗的发生状况及防治结果》一文并发表。民国37年中央大学二部撤销,他专任农学院院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邹钟琳调任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兼昆虫教研室主任。每年暑假,他都奔赴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于1956年写成的《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一文,对30多年来防治螟虫害作了科学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后又从事李实峰、小地老虎、土居天牛、大小地老虎等虫害的防治,积极推广研究成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江浦农场劳动,但依然利用一切机会观察昆虫、采集标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回校,指导学生科研,并潜心修改《昆虫生态学》。该书于1980年出版。
他历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植保学会理事、《昆虫学报》编委、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并当选为江苏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和第四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7月31日病逝.终年86岁。临终前他说:“我死后,为我采一朵鲜花,戴在胸前,放上一只捕食害虫的益虫——瓢虫,和我一起火化。”学院遵从了他的意愿,并根据家属要求将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学院试验田中。
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1922年毕业校友
邹钟琳,著名农业昆虫学家,教育家。1897年9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留校任助教。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改为本科,邹钟琳一边担任助教工作,一边补修本科的课程,不久,通过考试获得学士。1922年设在东南大学农学院内的江苏省昆虫局成立,邹钟琳毅然服从校方决定,到昆虫局转而从事水稻螟虫防治的研究。1929年秋,前往美国深造。他先进明尼苏达大学从师于著名生态学家查普曼博士学习昆虫学和昆虫生态学,1931年获硕士学位,继而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料1932年因美国经济波动,终因学费拮据而不得不提前回国。回国后,任母校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江苏省昆虫局技术部主任、继续从事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
1937年抗战爆发,邹钟琳主持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搬迁,他公而忘私、随船运送器材去重庆市。至1945年春,他只身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短期代理院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市,校长吴有训任命邹钟琳兼任丁家桥(二部)主任。1948年兼任农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邹钟琳到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任教授兼昆虫教研组主任,后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邹钟琳曾被选为江苏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四届特邀代表、第五届委员。曾担任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保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顾问,江苏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22年在江苏省昆虫局时,他就开始从事水稻螟虫的防治研究。他经常到农村搜集螟害标本,进行防治试验。经过几年努力,查明了江苏省螟虫发生的代数并总结了各种防治方法的效果;发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数篇研究报告和论文,为水稻螟虫防治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932年从国外归来,继续对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受三化螟为害轻重有很大差别,于1936年发表了《江苏省数种水稻生长期与三化螟为害的关系》的论文。抗战期间,在重庆继续水稻螟虫研究达6年之久,查明三化螟第三代幼虫侵害水稻的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25日。在我国首次提出合理安排栽种时间,避开螟虫为害高峰的理论。这种采用栽培措施防治螟害的办法,在生产中反复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邹钟琳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上造诣颇深。1932年回国后,他对中国飞蝗分布与气候地理关系;东亚飞蝗变型现象以及飞蝗发生状况与防治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东亚飞蝗因种群密度不同而发生变型现象,其种群密度与蝗区的生态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了蝗害的预防方法。为当时国内消灭蝗害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国迁移蝗之变型现象及其在国内之分布区域》获得1941-1942年度高等教育学术三等奖
50年代李实蜂南京市发生严重,当时学校园艺场里的中国李,年年收不到果实,郊区农民纷纷把李树砍掉。邹钟琳于1951年着手进行李实蜂防治试验。1954年,他与尤子平等一起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经过细致观察,发现李实蜂产卵于花萼组织内,幼虫孵化后,爬过花瓣钻出,然后钻进幼果,噬食果心。邹钟琳提出在李花开放前数天和盛花期喷撒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他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编著了《中国果树虫害》一书,几经修改于1958年出版;1982年又委托他培养的第一个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曹骥帮助修订再版。
邹钟琳60年如一日,为农业教育、科研事业鞠躬尽。1983年7月23日邹钟琳在南京市逝世。
主要论著
1 邹钟琳.中国菌病见闻录之二.科学,1920,4(12).
2 邹钟琳.中国南部经济植物病害志.科学,1924,9(3).
3 邹钟琳.中国蝶类采集录.科学,1924,9(4).
4 邹钟琳.昆虫与人生.农学东南大学农科专集),1924,1(5).
5 邹钟琳.蝗虫科中之水稻害虫.稻作害虫学.江苏二农印,1925.
6 邹钟琳.三化螟之研究.江苏昆虫局专刊第二号,1925.
7 邹钟琳.昆虫与土壤.科学,1925,10(8).
8 邹钟琳.江苏省水稻害虫录.科学,1925,10(10).
9 邹钟琳.江苏省三化螟虫之研究报告.农学,1925,2(6).
10 邹钟琳.水稻之花飞虱.江苏昆虫局专刊第四号,1926.
11 邹钟琳.江苏水稻之花飞虱.农学,1926,3(2).
12 邹钟琳.江南除螟撮要.江苏昆虫局印,1927.
13 邹钟琳.嘉定区麦类黑粉病调查.农学,1927,3(6).
14 邹钟琳.二化螟虫.江苏昆虫局专刊第七号,1929.
15 邹钟琳.《农业病虫害防治法》.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1930.
16 邹钟琳.南京市柳树干部数种昆虫之生活状况及其随从现象.中央大学丛刊,1930,2(1—2合刊).
17 邹钟琳.中国昆虫事业之回顾与预期.农业周报,1931,1(11).
18 邹钟琳.江苏省蝗类志略.中华农学会报,1933(118).
19 邹钟琳.中国飞蝗之分布与气候地理之关系以及发生地之环境.中央农业实验所研究报告第八号,1935.
20 邹钟琳.吾国过去与现在对于螟虫工作之检讨及其将来应注意之点.农报,1935,2(43).
21 邹钟琳.若干种水稻害虫因气候关系在世界上分布之状况.中央大学农学丛刊,1935,1(2).
22 邹钟琳.江苏省数种水稻生长期与三化螟为害之关系.中央大学农学丛刊,1936,4(1).
23 邹钟琳.普通昆虫学.中华书局,1940.
24 邹钟琳.中国迁移蝗之变型现象及其在国内之分布区域.高等教育季刊,1943,3(3);中央大学科学季刊,1934,1(1).
25 邹钟琳.川东一点螟之发生与一季及两季稻之关系.中华农学会报,1947(184).
26 邹钟琳.经济昆虫学.国立编译馆出版,1947.
27 邹钟琳.中国最近十年内(1937—1947)迁移蝗发生状况及防治结果.科学,1949,31(2).
28 邹钟琳.两种土居天牛纪要.昆虫学报,1953,2(3).
29 邹钟琳.徐州专区的重要害虫及农业改进后害虫发生的推测和预防设计.南京农业大学第一次科学讨论会报告(单行本),1956.
30 邹钟琳.李实峰在南京的生活史和防治试验结果.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1).
31 邹钟琳.昆虫之滞育问题.南京农学院科研专题报告(单行本),1957.
32 邹钟琳.中国果树害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33 邹钟琳.小小地老虎的生物学特性和在江苏省的防治策略.江苏农学报,1962(2).
34 邹钟琳.新疆主要农业害虫种类及其发生情况.新疆农业科学,1962(10).
35 邹钟琳.小地蚕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夏季高温对成虫的影响及几种药剂对昆虫的药效测定.南京农业大学科研专题报告(单行本),1965.
36 邹钟琳.大地老虎在南京发生状况及四种药剂对幼虫滞育期试验初报.昆虫知识,1966,10(2).
37 邹钟琳.昆虫生态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8 邹钟琳.我国东方黏虫的发生概况及其防治.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专刊第13号,1984.
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
1922年在江苏省昆虫局时,邹钟琳就开始从事水稻螟虫的防治研究。他经常深入农村调查搜集螟害标本,进行防治试验。他在昆山市松江区丹徒区等县,与当地人士联合组织除螟会,指导做合式秧田、采卵、燃灯;在水稻生长期,夜以继日地蹲在田头观察记载螟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收割后,挖稻根消灭越冬成虫;回到昆虫局,又忙着举办除螟讲习会。经过几年努力,邹钟琳查明了江苏省螟虫发生的代数并总结了各种防治方法的效果;并发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数篇研究报告和论文,为水稻螟虫防治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1932年邹钟琳从国外归来,继续对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受三化螟为害轻重有很大差别,并于1936年发表了《江苏省数种水稻生长期与三化螟为害之关系》的论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邹钟琳在重庆继续水稻螟虫研究达6年之久,查明三化螟第三代幼虫侵害水稻的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25日。如果川东春季降雨太迟,稻秧不能及时移栽、抽穗,则螟虫发生严重。但试种的双季稻,一般早稻在8月中旬收获,螟虫为害较轻,晚稻的螟害也轻。根据近十年研究,发现三化螟为害与水稻品种和栽种时间关系密切。在我国首先提出合理安排栽种时间,避开螟虫为害高峰的理论。这种采用栽培措施防治螟害的办法,在生产中反复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1956年3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上他作了《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上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的报告,总结了1918年以来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发生概况及水稻改制在螟虫防治工作上的成绩,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昆虫生态学研究和应用上的贡献
邹钟琳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上造诣颇深。1932年回国后,坚持用昆虫生态学的理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他在江苏省昆虫局兼任技术部主任期间,深入江苏、华北蝗区调查,对中国飞蝗分布与气候地理的关系;东亚飞蝗变型现象以及飞蝗发生状况与防治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东亚飞蝗因种群密度不同而发生变型现象,其种群密度与蝗区的生态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了蝗害的预防方法。为当时国内消灭蝗害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国迁移蝗之变型现象及其在国内之分布区域》获得1941—1942年度高等教育学术三等奖
50年代,邹钟琳主持全国重点课题“小地老虎的研究”。他从生物学、生态学的观点,对小地老虎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最后汇集成《小地蚕论文集》出版。许多成果在生产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的还拍成科教片,在全国进行宣传。
邹钟琳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掌握国内主要农业昆虫发生的一般规律,经常提出带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60年代初,他就在教研组内提出要着重研究昆虫的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动规律,及作物抗虫性的研究和应用,经过20多年努力,教研组在这两项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已基本摸清,曾获得江苏省、农业部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实践证明邹钟琳指出的这个研究方向,是符合国内外昆虫学发展趋势的。
1980年我国第一本《昆虫生态学》出版。这是邹钟琳数十年昆虫生态研究工作的结晶。为了写好这本专著,他还不断地阅读国内外最新的专著和期刊,从全国各地搜集大量的实际资料和补做一些观察实验。如为了弄清枫蚕在南京的生活史及其习性,他便在自己的卧室里养起枫蚕来。把家里大大小小的篮子用来当笼子,把纱窗与玻璃窗之间的空隙也利用起来。开始,枫蚕怎么也不交配。他经过多方面找原因,终于发现雌虫与雄虫不交配是由于光照太强的关系,于是他把窗子遮得暗暗的,如是枫蚕交配成功。邹钟琳把这些有价值的资料都充实到了《昆虫生态学》中。因此这本专著内容丰富、生动,出版后深受同行的好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个人简历
相关记载
昆虫学家邹钟琳
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1922年毕业校友
主要论著
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
在昆虫生态学研究和应用上的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