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幅员达10余万平方公里,集中了
重庆市、
贵州省、
湖南省、湖北等四省市的区域,辖区人口近3000万,主要聚集了一些少数民族。目的在于谋致富新出路,为全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协作发展探索新路。
概述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要求,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发展,成立国家战略层面的“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是加快推进以
土家族、
苗族、
侗族等聚居主体的武陵山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低碳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范围及区域
国务院3号文件所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系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的
湖南省三市州(
张家界市、
怀化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重庆市一区(
黔江区)五县(
武隆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贵州铜仁地区,基本涵盖了其地理区位内自然功能与经济社会基础水平的同质性区域。从自然地理、行政沿革、民族文化、经济条件以及资源统筹上考究,还宜将
武陵山绵延区域内
湖北省宜昌市二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常德市一县(
石门县)、
邵阳市三县(
绥宁县、
城步苗族自治县、
新宁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纳入其规划范围之内,基于其空间属性的归类特征,统称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协作区定位
1、国际旅游胜地。旅游发展方式得到显著转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旅客进出便利化、
生态环境优质化的国际旅游胜地。
2、
中原地区生态绿心。
武陵山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心脏位置,也是中国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根据其良好的绿色
植被资源,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物种保育、
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自然功能,培育中国生态“绿心”。
3、城际中央公园。充分依托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的独特资源,激发优势潜能,深度融入
成渝铁路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创建连接并服务大都市圈的巨型原生境中央公园。
4、碳汇储备基地。探索大空间、多层面、跨行业的生态补偿与
碳汇交易,建立域外横向支付的生态资源互换机制,成为以低碳发展、
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为主要标志的国家示范性先导区。
5、内陆和美新区。通过点轴开发,推进区域一体,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治,品牌共创,培育具有强势性后发竞争力的内陆腹地新兴增长极。
战略布局
经济协作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
BOBBIN,以资源环境承裁能力好的地区为开发重点,沿路兴城、以点带线、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加快形成以“一纵三横”“丰”字型经济带为骨架,以怀化、吉首、
张家界市、黔江、恩施、铜仁等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县(市)城为基本单元的空间发展格局。为此,必须优化四大布局:
首先是优化城镇布局。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大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城镇布局关键在于培育中心城市增长极。根据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较高水平的工业园区。适当扩大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序承接人口转移。加快建设
怀化市、
吉首市、
张家界市、
黔江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铜仁市、
凯里市等综合服务和集聚辐射功能强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地区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
第二是优化园区布局,
武陵山区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名优特产众多,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发挥
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布局与区域功能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协调,积极探索产业分工协作和加强产业集聚的有较途径,从培育和发展山地型生态农业、特色资源
加工业、民俗风情旅游业和区域商贸物流业等特色产业出发,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形成对区域经济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和基础性影响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
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优化交通布局,以资源开发为主旨,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加快公路、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大空间、多层次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不断改善乡、村出入通行条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交通设施水平,全面实现区域交通主骨架内的干线互通,构建畅达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大通道,形成连接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环线和方便快捷的现代化运力体系,缔造联接
长沙市、
武汉市、
重庆市、贵阳、
南宁市等周边
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
经济圈,培育吸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及
哈尔滨市、
呼和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拉萨市、
昆明市等重要城市的旅游热线,开辟直达欧、美、日、韩、俄、澳及东南亚各国游客来往的航空
内蒙古省际大通道。
第四是优化
生态环境布局,树立生态先导观,优化
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持功能。根据区域自然与经济发展特点,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域,做好本区生态建设规划方案,重点是小流域规划、生态林基地规划、生态景观规划、生态县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生态建设方案,按照地理条件的客观实际和自然规律集中成片建设
武陵山地区生态基地,建设
中原地区亚热带和
温带物种基因库。建成中国绿心,加大武陵山环境保护力度。
合作机制
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应建立健全省际高层决策会商、专家咨询论证与地方协作共治制度,探索省(市)际参事共聘、资源开发共谋、设施配置共建、市场营运共体、
生态环境保育共治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构建中央主导、省(市)际联动、城市引领、业界响应、大众参与的区域协作模式。
武陵山地区的各省、市、区、县因行政治区的地理属性与发展层级势差,束缚于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加之交通网络体系的连通性与容纳性尚低,区域旅游资源深广开发的结构性对接不紧,客源融通与旅行社主体横向运作的优势潜能未有效发挥,一体化的无障碍旅游市场亟待培育成长。
按“整体规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产品共推、功利互创”的原则,加速构建区域内一体化、多层面运营的旅游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促进各地旅行社按有关规定在本省开办分支机构,利用各自的客源优势,互为组团地、地接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制定区域总体形象宣传口号,指导和鼓励投资者独资或联合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区域全面合作,实现市场共建、客源互动、协作共赢;通过建立广阔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市场,整合旅游资源,串联经典产品于精品线路之中,全方位延展旅游
触角,营建集神秘山水、原始生态、民族风情、游憩体验于一体的
中原地区内陆腹地的黄金旅游区。
具体来说,一是在省际高层引导下,创建区域旅游市场协同开发机制,共建区域旅游品牌;二是开展区域执法联动,有效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倡导和支持旅游教育、旅游装备、旅游传媒、旅游咨询等新兴
寄生产业的发展;四是全面开放区域旅游市场和服务,健全区域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创建畅游武陵网,构筑集成化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对接外域旅游市场,不断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使其加速成长为国际顶级
生态旅游经济区。
利用优势,突出特色
目前,
武陵山地区的即期工业化水平相对低弱,
生态环境受破坏程度普遍轻微,其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景观吸引力,又具有可享受性的养生宜居魅力,宜将其规划为国际低碳文明示范区,延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模式与低碳路线。武陵山地区的低碳性生态资源是
中原地区未来国土开发的重要功能保育区,保持低碳化发展是实现区域协作的最佳路径。应重点支持培育发展以高度信息化、低碳化为技术支撑基础的环保型、观赏型、游憩型、养生型、创艺型、科研型等无污染、无危害、无破坏产业,如在乡村与景区大力发展
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特别是山地中药材种植
加工业、
园艺花卉业,乃至因地制宜兴办艺术创作基地、宜居养生基地、原生态博物园、田园生活馆等具有山野风情的休憩服务业;在城市积极创兴移动办公、远程商务、国际教育、文体竞技、休闲保健等当代新型服务业。
武陵山地区作为
中原地区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区域,山同脉、水
同源、民同俗、经济同型,历史以来,当地聚居的各族祖先共同创造了特色鲜明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文化、巴文化、
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
苗族和
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三是以民间信仰和儒道释融为一体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四是以贺龙、
周逸群、
贺锦斋、袁任远、廖汉生为首创造的红色文化;五是以
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饰为标识的服饰文化;六是以湘西北“湘菜”和渝东南“
川菜”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七是以转角楼、
吊脚楼、鼓楼和“三房一照壁”为标志的建筑文化,是中华多民族民俗文化中一方色彩瑰丽的
活化石。
该区域地缘性人文历史联系密切而久远,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整体相似性。长期闭塞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滞缓以及现代化影响程度的相对低弱,老、少、边、贫地区居多,不仅更好地保护了区域空间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也更多地保存并延续了本土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尤其是古朴神秘、勇毅刚烈、清逸艳美的少数民族风情在融入现代化过程中更富有备受世人瞩目的个性魅力。
当地社会经济结构明显偏重于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多处于相对粗放的扩张状态,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经济总量规模小,工业化与
城市化程度较低。
目前正面临着全球一体化挑战、经济区域化竞争、新型工业化发育、新型城市化构造以及市场深度化推展的更多压力,担负着本土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开发保育、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际功能配置优化、绿境空间市场整合直至生态文明建设等科学发展的艰巨使命,区域整体开放开发与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根据独特的区域民情,可划定
土家族、
苗族、
侗族原生态环境
文化遗产保护地,深度开发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并传承民族民间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建高品位、规模化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民族历史展览馆等永久性文化工程设施,在区域内各区市县的共同努力下,使其成为全国首个集中连片的土家、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区和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研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