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游蛇(拉丁
学名:Fowlea piscator),别名水草蛇、小黄蛇、鱼蛇、红糟蛇,为游蛇科渔游蛇属的动物。
渔游蛇全长0.5—1米,头长并呈椭圆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头背灰绿色,体背橄榄绿色,自眼向后向下有二黑色细线纹达唇缘;颈背有一“V”形黑纹;体背橄榄绿或灰褐色,具黑色网纹;腹面白色,每一腹鳞基部黑色,整个腹面呈
黑白相间的横纹。鼻间鳞前端极窄,鼻孔位于近背侧。
渔游蛇生活在沿海低地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或山间盆地的稻田、流溪等水域及其附近。其世界范围内主要是分布在南亚及东南亚,自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向东到中南半岛各国,向南经马来半岛到
印度尼西亚。中国境内主要是分布于
江苏省、
浙江省、安徽、
福建省、台湾、
江西省、湖北、
湖南省、
广东省等地区。
渔游蛇主要以昆虫、鱼、蛙、
蟾蜍、鸟及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其繁殖方式是卵生,每年5-7月产卵,自然孵化,孵化期约需87日(Kopstein, 1930, 1932),每窝产卵11—88枚。
渔游蛇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保护等级被列为LC(无危)。同时,渔游蛇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中。
渔游蛇全长0.5—1米,头长并呈椭圆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头背灰绿色,体背橄榄绿色,前端两侧隐约可见数行黑色棋斑,自眼向后向下有二黑色细线纹达唇缘;颈背有一“V”形黑纹;体背橄榄绿或灰褐色,具黑色网纹;腹面灰白色,每一腹鳞的基部黑色,整个腹面看来呈多数黑白相间的横纹。
渔游蛇吻较窄,瞳孔圆形;鼻间鳞前端窄,略呈三角形,鼻孔位于近背侧。颊鳞1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3枚,个别一侧为2枚;颞鳞2(1)+2(3);上唇鳞3-2-4或3-1-5(3-1-4、2-2-4、3-2-3)式。背鳞19-19(17)-17行,除外侧2—3行外,余均具棱;腹鳞126—148;肛鳞二分;尾下鳞65—89对。
渔游蛇吃昆虫、鱼、蛙、蟾蜍、蛙卵、
蝌蚪、
四脚蛇,鸟及小型哺乳类。其受惊时可抬起体前部,采取攻击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