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杨梅
灯心草科地杨梅属植物
地杨梅(学名:Luzula campestris),又称田野蔷薇、耶稣受难日草或扫帚刷,是灯芯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直伸或横走,具细弱须根。高成都地铁10号线30cm。茎丛生,地下有小块根。生于山坡、草原或平地,喜温暖的气候,耐严寒。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北地区河北省河南省等地,原产地为温带欧洲,南至北非,东至高加索地区,并广泛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至北纬63度左右。在温带欧洲的所有类型的天然草地和栽培区域都很常见,如草坪、高尔夫球场和田地。
形态特征
地杨梅为多年生草本,高10-30cm。通过短匍匐茎和一簇无茎的花朵以及三到六个有茎的花朵产生的种子来传播。根状茎粗壮,较短,匍匐,须根褐色。茎直立,疏丛生,圆柱形,直径0.8-1.5毫米,具纵条棱。叶基生和茎生,禾草状;基生叶长3-8厘米,宽2-4毫米,顶端钝加厚成胼胝状,边缘具缘毛;茎生叶常1-2枚;叶鞘筒状紧包茎,鞘口有较密的丝状毛。花序由3-7个头状花序组成,排列成聚伞状,各头状花序具长短不等的花序梗;总苞片线形,长1.5-2.5厘米;头状花序半球形至球形,直径6-8毫米,含花5-10(-12)朵;花梗甚短,基部常有2枚苞片,宽卵形至卵状三角形;每朵花下具2枚膜质小苞片,宽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4毫米,顶端锐尖或撕裂状,边缘有稀疏小齿或近全缘;花被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1-1.5毫米,内、外轮近等长,顶端锐尖,边缘膜质,淡红褐色或黄褐色;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长1.8-2.2毫米,黄色;花丝长0.4-0.5毫米;子房卵形,长约1毫米;花柱长约1.1毫米,比子房稍长;柱头3分叉,长约2毫米。蒴果黑三棱状宽长圆形至球形,或有时倒卵形,长2.5-3毫米,短于花被片,黄褐色。种子长圆形,长1.1-1.3毫米,红褐色,基部具黄白色的种阜,长0.4-0.6毫米。染色体数目为12、24或36。花期5-6月,果期6-7月。地杨梅在北温带地区的三月至六月(南半球的九月至十二月)开花。
分布范围
地杨梅原产地是温带欧洲,南至北非,东至高加索地区。该物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的北纬63度左右有一个北限。与之密切相关的多花地杨梅是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本土植物,并且在《北美植物志》中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一些植物学家将其视为变种,即多花地杨梅(Luzula campestris var. multiflora)。地杨梅已经在其原产地之外的全球范围内引入,进入了南半球的适宜生境。在温带欧洲的所有类型的天然草地和栽培区域都很常见,如草坪、高尔夫球场和田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北地区河北省河南省等地。
主要价值
地杨梅可能成为观赏草坪中的顽固禾本科杂草,因为它能够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并且通过短匍匐茎和种子传播,能够在栽培区域广泛扩散。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