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武汉大学二级学院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8月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学校独立建制的直属系之一)。
学院设置戏剧影视系、表演系和戏剧影视研究所、古琴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形成了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科互补性较强的学术梯队。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8月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学校独立建制的直属系之一)。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院系专业
学院设置戏剧影视系、表演系和戏剧影视研究所、古琴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一个博士点: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点;
两个硕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点(包括戏剧戏曲学、电影学、表演学等特色方向)和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表演、戏剧编导、电影编导等特色方向);
两个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表演专业。 
学科建设
学院现拥有一个艺术学博士点。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并聘请了谭霈生曾永义郑洞天刘纲纪冯天瑜梁伯龙尚长荣吴雁泽王晓鹰沈虹光朱世慧冯远征沈铁梅、胡应明、么红等著名学者、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来校授课、讲学,形成了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科互补性较强的学术梯队。
学科体系
学院已形成戏曲文化学、戏剧影视理论、戏剧影视编剧、电影理论与批评、东方电影、表演诗学、影视传播、音乐教育学、现代艺术美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艺术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了一批戏剧戏曲、影视、艺术学理论专著和音乐、表演专业教材;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得中国戏剧“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楚天文华表演奖”等奖励;师生创作的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大奖。 
人才培养
学院将抢抓发展机遇,整合资源,激发潜能,彰显优势,建设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并在中南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内综合性大学一流艺术学院,成为集科学研究、教学、文化交流、创作实践于一体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重镇,并在湖北乃至国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和滚动扶持剧目遴选工作结束,《有爱才有家》入围滚动扶持剧目。原创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由公安县人民政府、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湖北省交响乐团联袂推出,是一部以麻豪口镇福利院已故院长刘德芬的事迹为蓝本创作的民族歌剧。 
艺术学院先后创作了一系列戏剧:如大型校园话剧《西望乐山》 、《地质师》 等;一批DV作品获奖,如《大山里的梦》 、《今年夏天》 等。
学术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康奈尔大学莫斯科艺术学院、韩国中央大学岭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多次互派访问学者和交换培养学生。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从2015年至今,保加利亚卡丽娜教授、意大利国际合唱节组委、著名音乐剧导演DonFrantz、世界级电影大师陶尔·贝洛、挪威易卜生研究中心主任FrodeHelland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何成洲教授等先后来我校讲学。  
校园环境
校内环境
 
参考资料
艺术学院.艺术学院.2021-06-03
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2024-01-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交流
校园环境
校内环境
参考资料